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应用脑神经促通仪对慢性脑缺血的治疗,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改善的情况。方法:应用成都迪康医用数字设备公司生产的D/NSJ—I脑神经促通仪进行治疗,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处方,45min/次,10次为1个疗程。应用TCD监测治疗前后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头痛由89%降至13%、头晕由96%降至15%、失眠由60%降至9%、健忘由28%降至9%。治疗前后血流速度的改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单个患者最高血流速度增加67.6%。结论:脑神经促通仪对表现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的脑缺血、脑损伤患者,通过改善脑供血,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延髓内脏带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延髓内脏带在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应激调节作用。方法(1)于大鼠尾状核内注射Ⅶ型胶原酶(0.8U)建立脑出血模型。54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脑出血组(根据出血时间的不同又分为4、8、12、24、36、48h和72h等7个亚组)。(2)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脑出血后延髓内脏带内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各时限c-fos蛋白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延髓内脏带内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的c-fos蛋白阳性表达极少;脑出血组大鼠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c-fos蛋白阳性神经元呈密集表达,于脑出血后24~36h达高峰,其中孤束核在24h的表达密度为(49.58±12.61)μm2,36h为(64.32±15.14)μm2,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迷走神经背核在此两个时限的表达密度分别为(40.74±10.62)μm2,(50.62±12.31)μm2,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至72h仍有阳性表达(P<0.05)。结论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c-fos蛋白的阳性表达提示,延髓内脏带是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应激调节中枢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隙综合征(LS)的病因。方法对218例典型的LS作常规头部CT检查,必要时作增强CT、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其他特殊检查。结果腔隙性梗死(LI)192例(88%),非腔隙性梗死26例(12%)。后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多发性硬化、脑囊虫病、硬膜下血肿等。结论具有LS特征的病人必须作适时的CT检查,以免误诊。LI是LS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4.
背景: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组影像学所描述的临床综合征,对其确切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和早期评估普遍重视不足。目的:探讨单纯脑白质疏松症患的危险因素、认知功能、步态变化与CT及MRI特征以及与Binswanger病(Binswanger disease,BD)、脑梗死的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1995—08/2000—03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门诊或住院的脑血管病患,包括114例LA患,41例BD患,113例脑梗死合并LA患。干预:对参加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科查体,行头颅CT或MRI检查,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主要观察指标:①既往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及脑卒中等危险因素情况。②各组患主要临床特征及头颅CT或MRI表现。结果:单纯LA组危险因素多样化,以轻度记忆力减退、步态欠平稳为主要临床特点;CT显示脑白质异常以1型为主(70.2%),MRI显示脑白质异常以1型为主(71.6%),单纯LA组均无脑室扩大。BD组危险因素以高血压为主(95.1%)、均有神经局灶体征、均有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样发作为主要临床特征;CT显示脑白质异常以3型为主(73.2%),MRI显示脑白质异常以3型(54.3%)、4型(45.7%)为主.BD组均有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CI合并LA组危险因素以冠心病(50%)、高血压(43.4%)、高脂血症(31.0%)为主,除伴有程度不同的偏瘫等神经局灶体征外,较单纯LA组有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CT显示脑白质异常以2型为主(66.4%),MRI显示脑白质异常以2型为主(68.1%)。可伴有脑室扩大(39.8%)。结论:单纯LA危险因素多样化,无明显神经局灶体征,诊断主要以影像学描述1型脑白质异常为依据。BD的临床诊断标准以高血压、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常见脑卒中样发作为主要特征,CT显示脑白质异常3型,MRI显示脑白质异常3型或4型为影像学诊断依据。CI合并LA的危险因素以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为主,较单纯LA有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现将近年来我们遇到的8例混合性中风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52~76岁,高血压病史5~25年。7例系首次中风发作,1例有腔隙性中风史。活动中发病4例,安静状态发病2例,睡眠中发病2例。昏迷伴右偏瘫2例,伴左偏瘫1例;头痛、呕吐伴右偏瘫2例;只表现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2例;眩晕、呕吐伴行走不稳1例。初诊为脑出血5例,脑梗塞2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例。脑CT检查:一侧脑出血伴同侧半球内脑梗塞3例,伴对侧半球内脑梗塞3例;一侧小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急性重症脑出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效果,观察用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脑出血致SIRS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和乙酰谷酰胺治疗组,每组30例。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用药前(发病48h内)、用药后第3、7、14天血清TNF-α、IL-1含量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28名同期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1)两组急性重症脑出血致SIRS患者用药前血清TNF-α、IL-1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醒脑静治疗组血清TNF-α、IL-1用药后较用药前下降明显,用药后3d开始下降(P<0.05),用药后7d下降最明显(P<0.01),用药后14d恢复正常。乙酰谷酰胺治疗组血清TNF-α、IL-1用药后第3天继续上升(P<0.05),用药后7d开始下降(P<0.05),用药后14d仍高于正常(P<0.05)。(3)醒脑静治疗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为6.7%;乙酰谷酰胺治疗组MODS发生率为36.7%。结论醒脑静能显著抑制急性脑出血后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能明显干预急性脑出血致全身炎症反应及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5岁,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人格异常10天,于1999年2月20日入院。患者10天前晨练时出现双下肢无力,以右下肢为甚,起步困难,行走不稳,并进行性加重,且逐渐出现少语,反应迟钝。无头痛、呕吐,无发热及大小便功能障碍。查体:神志清,表情淡漠,言语清晰流利。眼底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8.
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早期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7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状态评定,其中患有卒中后抑郁合并焦虑的81名患者分别接受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以及不干预。采用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测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急性脑卒中病人卒中后抑郁并焦虑患病率为29.78%,抑郁与焦虑共病率为65.85%;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Ⅱ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较治疗组Ⅰ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卒中后抑郁/焦虑病人单用药物帕罗西汀或给予帕罗西汀合并心理干预治疗均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而且帕罗西汀合并心理干预治疗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9.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的骨髓增殖症。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此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同时合并脑出血的尚未见报导,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以脑血栓为首发症状后又合并脑出血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人报告如下: 男,37岁。于1990年9月28日因反应迟钝、语言错乱二周,右侧肢体活动欠灵一周入院。既往有血压增高病史一年(并未诊断高血压症)。查体:血压13.5/11kPa,神清,心、肺、腹未见异常。反应迟钝,思维能力差,定向力障碍,计算力降低,命名性失语。球结膜充血,口唇、面部、粘膜呈紫红色,双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楚,动脉略变细,反光增强。右上下肢肌力Ⅴ。右手肌力Ⅳ。,右霍夫曼氏征阳性,左侧肌力正常。9月27日CT检查示左侧多发性脑梗塞。血HCT63.5%、RBC6.48×10~(12)/L、Hb188g/L,全血比粘度高切  相似文献   
10.
大鼠脑出血后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脑出血的病理过程中大量释放具有生物活性的血管活性肽-内皮素与脑出血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脑出血周围脑组织缺血损害的病理学意义。方法实验动物为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脑出血组24只,用大鼠自体静脉血制造脑出血模型;对照组23只。分别于脑出血后4h,8h,12h,24h,72h,及7d取血,进行选定指标的外周血测定。按照上述时间对于不同实验组动物的外周血进行血清内皮素测定。取8h的血清测定值,两组测定值比较。所有数据均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应用专用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在脑出血的6个时间中,4项实验指标均呈现渐升渐降的变化特征,且都在8h血样中达到高峰值,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内皮素在脑出血的早期8h呈现高峰值,提示我们脑出血后脑内ET过度表达可能是血肿周围存在水肿和继发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ET也可以作为估计预后的一种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