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munication,GJIC)是由缝隙连接(Gap junction)介导的相邻细胞间电偶联以及小分子物质进行信息交流、物质交换的直接方式.出血性脑损伤、缺血性脑损伤、颅脑外伤及神经变性疾病均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而认知功能障碍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常见表现之一,近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电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缝隙连接通讯参与了机体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局灶性脑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及血管再生的影响,探讨BMSCs移植促进大鼠脑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 30只大鼠制备大鼠局灶性脑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和BMSCs移植组,每组10只大鼠。取供体鼠BMSCs,体外扩增,DAPI荧光标记。在脑立体定向仪引导下将BMSCs移植到脑损伤大鼠局部损伤灶边缘,于3d、7d及14d通过观察大鼠神经行为能力的变化,评价移植细胞后大鼠神经功能的修复情况;14d后取脑组织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存活的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微血管密度(MVD)来评估血管再生情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Flk-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脑损伤组和BMSCs移植组于移植后3d时神经行为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移植后7d、14d,BMSCs移植组与脑损伤组在神经行为学评分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移植组与脑损伤组比较,脑组织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VEGF和Flt-1、Flk-1表达明显增加。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可促进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VEGF和Flt-1、Flk-1表达促进血管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开颅手术时机及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66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并接受冠状切口双额去骨瓣减压术的病例,手术结合颅内压监测治疗的35例患者为监测组,仅手术未采用颅内压监测治疗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变化特点、手术时机、颅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结果 66例患者中18例急诊手术,48例入院时不具备手术指征,病情逐渐加重而采用手术治疗.随访12个月,按GOS评分评定预后,监测组3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4例中残,25例良好.对照组5例死亡,2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6例中残,16例良好.监测组与对照组预后恢复良好率分别为71.43%和51.61%(P<0.05).结论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有较大比例需进行手术,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把握合理手术时机,冠状切口双额去骨瓣减压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应用颅内压监测能动态地了解颅内压力变化情况,为临床上及时处理颅内高压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为改善患者预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Y-型BD密闭式留置针穿刺负压外引流治疗顽固性头皮积液效果和应用前景。方法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共治疗9例顽固性头皮下积液患者,对7例钛板颅骨成形术后、1例脑外伤术后、1例胶质瘤切除+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顽固性皮下积液患者应用Y-型BD密闭式留置针穿刺负压外引流治疗,根据引流情况调节负压(维持负压约3-5 kPa),保持引流通畅并防止管道缩瘪。每日记录引流量并观察头部积液情况,3 d内复查头颅CT,了解颅内术区情况,平均治疗时间3-6 d。结果 9例患者均恢复满意,局部体检和复查头颅CT均证实皮下积液完全消失,无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Y-型BD密闭式留置针穿刺负压外引流治疗顽固性头皮积液具有见效快、无痛苦、无创、无感染、操作简便等优点,及时规范、正确应用该技术可获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