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资料患者住院号:579×××,男,47岁。水产养殖工。因头痛20d余,伴右侧偏盲,于2008年7月18日入院。现病史20d余前无明确诱因下出现头痛,呈持续  相似文献   
2.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6岁,面部感觉异常伴头晕近2年。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7个月。影像学表现MRI表现见图1。图1A为脑桥左侧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中央高信号、周围低信号,提示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可能大;图1B为延髓左侧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硬化脑内病灶的扩散张量成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多发性硬化(MS)的脑内病灶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上的主要特征,量化分析不同时期病灶的ADC值的差异,探讨DTI在反映MS病理变化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3.0T磁共振设备对34例MS病人行常规头颅MRI和DTI检查,根据病灶有无强化和在T1WI上的信号强度,进行急慢性期病灶的分组.分析不同时期MS病灶在DTI后处理所获得的DWI、 ADC、 FA图上的特征,并测量各组病灶的ADC值.结果 35个急性期病灶中的33个病灶(94.3%)于DWI上呈高信号,5个环形强化病灶在DWI上亦呈环形高信号.急、慢性期病灶的ADC值均升高.慢性期病灶的ADC值明显高于急性期病灶[(12.43.±3.78)×10-4mm2/s: (10.10±2.28×10-4mm2/s, P=0.001].急性期环形强化病灶的ADC值较非环形强化病灶的高,慢性期T1WI低信号病灶的ADC值较T1WI等信号病灶的高,T1WI明显低信号病灶的ADC值最高.急、慢性期病灶的FA值均降低.FA图能够清晰显示纤维通路上的病灶和纤维束的中断,定位上明显优于常规MRI.病灶于FA图上显示的范围较常规MRI T2WI上显示的大.结论 DTI可以反映MS不同时期病灶的病理变化,为观测疾病演变和评价临床疗效提供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鞍区肿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鞍区为颅内肿瘤好发部位之一,肿瘤种类繁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本院)收治了4例鞍区不同种类的肿瘤患者,本文就其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以及病理学特征分析总结如下,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颅内鞍区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1。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37例的MRI表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包括病灶分布、大小、信号特点、占位效应及强化特征。结果:37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单发病灶24例,多发病灶13例。单发病灶分布于大脑半球13例、小脑3例、丘脑及鞍区各2例,胼胝体、三脑室、颈静脉孔区及天幕裂孔区各1例。T1WI呈低或等信号占95.8%,T2WI均呈高信号;除1例增强后不明显强化外,其余明显强化病灶中均匀强化及不均匀强化者各占50%;有占位效应者占45.9%。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多变,临床需警惕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各种不典型MRI表现。  相似文献   
6.
龚承友  初曙光  陈陵际 《肿瘤》2000,20(3):171-173
目的 为了观察蓖麻蛋白在介入治疗肝癌中的疗效,比较蓖麻蛋白与丝裂霉素对骨髓抑制的差别。方法 用LC-412移植瘤瘤块,植入实验裸鼠肝内建立裸鼠原位肝癌模型,以瘤体内注入生理盐水和碘油水乳剂作用对照,比较蓖麻蛋白、碘油乳化蓖麻蛋白、丝裂霉素、在肝癌瘤体内注射后的疗效,观察肿瘤生长抑制率、甲胎、血像及骨髓抑制。结果 蓖麻蛋白、磺油乳化蓖麻蛋白、丝裂霉素组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5),肿瘤组织发  相似文献   
7.
脊柱转移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部位。脊柱转移瘤的CT检查一般不难作出诊断 ,但在无明确原发肿瘤时 ,有时易与脊柱结核、化脓性感染、嗜酸性肉芽肿及其他原发肿瘤混淆 ,老年患者可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相混淆。我们收集1992年 12月~ 1998年 10月行脊柱检查的 75 8例病人 (椎间盘检查除外 ) ,发现病理确诊的脊柱转移瘤 5 2例。其中38例经手术证实 ,14例原发肿瘤得到了病理证实。 3例术前误诊为结核 ,1例术前误诊为化脓性感染。资料和方法本组 5 2例 ,男 34例 ,女 18例 ,年龄 16~ 81岁 ,平均 5 5岁。其中 40岁以上者 40例 ,占 78.8%。用GEH…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报道2例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导致的双侧丘脑病变病例。方法收集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的DAVF导致的双侧丘脑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病例1,男性,63岁,因反应迟钝、懒言少动近2个月就诊,头颅MRI见双侧丘脑异常信号。DSA见直窦区域DAVF,行动静脉栓塞术,每年随访反应迟钝依然存在,但生活基本能自理。病例2,男性,63岁,因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1个月收治入院。头颅MRI见直窦内少许条状等信号,考虑直窦血栓,伴大脑深静脉梗死可能,继发左侧丘脑出血。DSA见直窦-窦汇区DAVF,予瘘口栓塞术,术后2个月随访,生活自理能力已完全恢复。结论 DAVF导致丘脑病变临床少见,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或影像学表现相似的疾病较多,诊断困难。遇有进行性认知功能下降,且影像学检查有双侧丘脑病变伴有肿胀出血者,应考虑DAVF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CNSV)的MRI、MRA表现 ,提出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 对6例怀疑CNSV的病例进行常规MRI及MRA扫描 ,分析常规MRI病灶的大小、分布、信号特点、强化特征及MRA血管情况。结果  6例临床怀疑的脑部血管炎 ,5例临床仅表现头痛症状 ,无语言及肢体运动障碍 ,体检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1例有左侧上肢乏力 ,体检左侧上肢肌力Ⅲ°。MRI显示 2例病灶位于双侧 ,病变涉及灰白质。 4例病灶位于单侧 ,主要位于白质内 ,分布以额顶叶为主。T1WI呈略低信号 ,T2 WI呈略高信号 ,增强后 2例双侧病变有斑点状或斑片状强化 ,1例单侧病灶显示轻微斑片状强化 ,强化灶模糊。MRA 4例单侧病变显示病侧相应供血动脉的闭塞及分支减少。结论 联合常规MRI及MRA成像 ,可以确定脑内病变的血管性起源。结合临床表现 ,CNSV的诊断可以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