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4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保投诉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分别为对照阶段、观察阶段,分别采取常规医保管理、常规医保管理联合优化管理方案,在两个阶段内各随机选取医保支付医疗费用的患者3000例,设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析投诉发生情况;在对照组及观察组内各随机选取患者300例,分析不同阶段服务质量。结果观察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了解医保影响因素,并予以对症解决方案,能够降低医保投诉率,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正>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脑积水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常见并发症之一[1]。根据发病时间将a SAH脑积水分为急性(0~3 d)、亚急性(4~13 d)和慢性(≥14 d)[2]。aSAH后急性脑积水指动脉瘤破裂后3 d内发生的脑积水,发生率为15%~87%[3],其中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膜瘤术后复发并恶变的靶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鞍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2岁男性,因鞍区脑膜瘤切除术后13年伴视力进行性下降3年于2020年5月12日入院;2007年首次手术近全切除鞍区肿瘤,术后病理示脑膜瘤(WHO分级Ⅰ级);2009年复查MRI显示肿瘤明显增大,2009~2018年共行6次伽玛刀治疗;2019年复查MRI显示肿瘤无增大;2020年复查MRI显示肿瘤再次明显增大,再次手术全切除肿瘤,术后病理示不典型脑膜瘤(WHO分级Ⅱ级),6个月后肿瘤再次复发,根据基因检测和类器官培养的药敏结果,选择舒尼替尼进行靶向治疗(37.5 mg,1次/d,持续4周,停药2周);靶向治疗6个月复查MRI显示肿瘤缩小,但9个月时复查MRI显示肿瘤增大,病人拒绝继续靶向治疗,神志清楚,双目失明,能搀扶行走。结论 脑膜瘤术后复发并恶变时,靶向治疗短期内可缩小肿瘤体积,长期效果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某肿瘤专科医院住院医保人群收治产生的政策影响,为改革的深入开展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医保系统与病案首页数据,时间段为2019年3月~9月,其中3月1日—6月14日为改革前。以半月为时间序列,运用间断时间序列回归分析住院人群的费用负担以及费用结构变化,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政策影响进行多因素回归探讨。结果:共34015例住院患者,其中改革后18185例、占53.46%;患者次均费用存在下降趋势;改革未实际影响患者个人负担金额,且实际报销比例显著提升了2.198%;药占比的微幅上涨趋势得到控制,材料占比显著下降了1.940%,手术费占比和病理费占比分别提升了1.621%和0.608%。结论:在不影响个人负担的前提下,改革减弱了医院对物料(药品、耗材)收入的依赖,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手术、病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但实际报销比例有所提升,需要重点关注基金运行的平稳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医保公平。  相似文献   
5.
老年糖尿病并脑梗死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忆  许文灿  刘恋  江琳 《河北医学》2006,12(6):544-546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CT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同期150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35例为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对照组115例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组的发病临床表现,CT特点与预后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并脑梗死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差,好转率低。结论:控制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进展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进展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对脑梗死分型进行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20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进展型脑梗死69例,非进展型脑梗死(对照组)131例,研究其人口学资料、病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体检指标、头颅CT检查情况等方面共20个因素,并用logistic回归法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模型的各因素按其OR值大小排列顺序为脑梗死类型(OR=40.91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OR=35.804)、WBC升高(OR=3.151)、入院时高血糖(OR=3.020)、脑梗死部位总数(OR=2.456)、血钙水平(OR=0.031)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OR=0.908);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预测,显示对脑梗死分型的平均准确率为83.4%,对脑梗死进展型的准确率为73.5%。结论大面积梗死、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WBC升高、入院时高血糖、多梗死部位、低血钙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可能为进展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脑梗死进行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帕金森病表达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 定926 例帕金森病患者和776 例门诊保健体检者血清SCC-Ag 水平。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中血清SCC-Ag 异常表达率明 显高于对照组(13.39% vs 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30,P =0.000)。其中,男性异常表达率高于女性(9.50% vs 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3,P =0.002)。71~80 岁组异常表达率高于51~60 岁组,61~70 岁组,81~90 岁组, 91~95 岁组(5.51% vs 0.97%,3.31%,3.67%,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28,P =0.000)。 Hoehn-Yahr 5 期 异常表达率高于H-Y 1 期,H-Y 2 期,H-Y 3 期和H-Y 4 期(46.15% vs 1.30%,3.90%,17.92%,31.36%),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χ2=90.957,P =0.000)。结论 SCC-Ag 对帕金森病辅助诊断、疾病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的MRI表现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F-Ⅱ)的MRI表现,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13例经病理证实为神经纤维瘤病Ⅱ型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3例均在桥小脑脚区发现病变,其中7例为双侧,6例为单侧,最小病变直径约为0.9 cm,MRI表现为T1WI呈低、稍低及等信号,T2WI及FLAIR呈等、稍高及高信号,增强后呈均匀性强化,MRI诊断为听神经瘤;上述13例中有7例在大脑镰旁及大脑凸面等位置发现病变,其中6例并发单侧听神经瘤,1例并发双侧听神经瘤,MRI表现为T1WI呈等及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像呈等及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呈明显均匀强化,MRI诊断为脑膜瘤;上述6例单侧听神经瘤并发脑膜瘤病例,同时有1例并发岩尖部三叉神经鞘瘤,5例并发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其中2例为椎管内室管膜瘤,3例椎管内外多发神经鞘瘤, MRI表现病变于T1WI呈低、稍低及等信号,T2WI及FLAIR像呈稍高及高信号,其中2例室管膜瘤病例存在继发性脊髓空洞症,MRI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8例病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判断神经与肿瘤的关系,其中6例与听神经相连且听神经增粗,2例病变表现与神经走行相一致,呈梭形及哑铃形。结论:双侧听神经瘤是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的最常见表现,听神经瘤并发脑膜瘤在神经纤维瘤病Ⅱ型中较常见,MRI能发现微小的听神经瘤和椎管内外病变,显示病灶与神经关系较敏感,对诊断神经纤维瘤病Ⅱ型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基于QST分型的、累及第三脑室底的颅咽管瘤与第三脑室底脑膜层次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在神经内镜下行肿瘤全切除术治疗累及第三脑室底的原发性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7例,其中Q型6例,S型3例,T型8例),所有患者术中均留取肿瘤组织标本。正常鞍区标本来源于同期该院行人工引产或自然流产的胎儿(8例)。对以上标本进行苏木素-伊红(HE)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应用波形蛋白抗体标记硬脑膜,Ⅰ型胶原蛋白抗体标记蛛网膜,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和层粘连蛋白抗体标记软脑膜,以CK18抗体标记腺垂体,以CK5/6抗体标记颅咽管瘤。观察胎儿脑组织标本的脑膜染色情况以及不同QST分型的颅咽管瘤组织与第三脑室底脑膜的层次关系。结果8例胎儿标本均成功标记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颅咽管瘤标本HE染色及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显示,所有Q型肿瘤(6/6)与第三脑室底之间存在硬脑膜(鞍膈);所有S型肿瘤(3/3)与第三脑室底之间存在蛛网膜和软脑膜;T型肿瘤与第三脑室底之间存在3种病理学形态关系,分别命名为卯榫样、地幔样及护城河样关系,所有T型肿瘤(8/8)与第三脑室底之间有软脑膜分隔,但在肿瘤起源点处,软脑膜可逐渐消失。当肿瘤极度挤压第三脑室空间时,第三脑室室管膜仍可保持完整。结论不同QST分型的颅咽管瘤均可累及第三脑室底,且与第三脑室底之间存在不同的脑膜层次;这些脑膜层次是手术安全切除累及第三脑室底的颅咽管瘤的天然屏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池及脑池积血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急性脑积水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201 1年5月至2014年1月经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306例aSAH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各个脑池的血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306例患者中有112例发生了急性脑积水,发生率为36.6%.单因素分析表明Fisher分级、脑室积血、动脉瘤的位置、动脉瘤侧别、再出血、治疗方式6项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位置与脑室积血为其独立发生因素.在无脑室积血的患者中,急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为22.4%,其中脑积水组中的脚间池、右侧侧裂池血量最多,与非脑积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5).结论 aSAH急性脑积水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动脉瘤位置与脑室积血是其独立危险因素;aSAH急性脑积水是梗阻性脑积水,脑池的位置及脑池积血的分布在aSAH急性脑积水发生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无脑室积血的aSAH患者中,脚间池、右侧侧裂池的积血血量越大,越容易发生急性脑积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