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及喂养方式对特应性皮炎(AD)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3例1 ~ 12月龄AD婴儿,以30例健康婴儿为对照,AD患儿与健康对照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分组。取婴儿粪便提取总DNA,PCR扩增细菌的16S rRNA基因V1 ~ V9区,应用PacBio Sequel测序仪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各组菌群在属、种水平上的构成差异,选择差异菌群相对丰度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AD皮疹严重程度(SCORAD)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顺产对照组(11例)、剖宫产对照组(19例)、顺产AD组(11例)、剖宫产AD组(22例)中相对丰度较高的5个菌属分别为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韦荣球菌属、链球菌属、大肠杆菌属。配方奶粉喂养对照组(7例)、母乳喂养对照组(12例)、混合喂养对照组(11例)、配方奶粉喂养AD组(12例)、母乳喂养AD组(8例)、混合喂养AD组(13例)中相对丰度较高的5个菌属分为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韦荣球菌属、大肠杆菌属。线性判别分析(LEfSe)显示,不同分娩方式对照组和AD组间未见显著差异性菌群;而在不同喂养方式AD组和对照组中,配方奶粉喂养AD组阿克曼菌属、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分别为属水平(LDA值 = 4.78)和种水平(LDA值 = 4.91)差异性最大的菌群。配方奶粉喂养AD组婴儿肠道阿克曼菌属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相对丰度(数值相等,均为9.60% ± 0.72%)均高于配方奶粉喂养对照组(均为2.50% ± 0.83%,Z = 1.66,P = 0.048)、混合喂养AD组(丰度值均为0,Z = 2.26,P = 0.012)及母乳喂养AD组(丰度值均为0,Z = 1.85,P = 0.032)。AD患儿中肠道阿克曼菌属及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的相对丰度与SCORAD评分均呈正相关(ρ = 0.384、0.387,均P < 0.05)。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对AD及健康婴儿肠道菌群影响无显著差异,配方奶粉喂养AD患儿肠道阿克曼菌属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相对丰度升高,可能参与AD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光动力疗法联合自拟中药外洗方剂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3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门诊根据Pillsbury分类法诊断的Ⅱ~Ⅳ度痤疮患者41例,经光动力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2例患者每次治疗后用中药外洗,对照组19例治疗后用清水外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有12例在4次治疗及中药外洗后,痤疮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GAG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例(P0.05);两组不良反应中红斑、肿胀疼痛、脱屑、反应性痤疮、面部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色素沉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并且出现红斑、肿胀疼痛、脱屑、反应性痤疮、色素沉着的持续时间,试验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洗方剂治疗痤疮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能有效减少皮损数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患者,女,73岁。全身斑块伴瘙痒半年,加重伴口腔疼痛1个月于2014年1月18日入住我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双手,胸部开始起紫色斑块伴痒,当时未在意,未予处理,后皮疹渐增多至全身,曾到我院门诊就诊,予以复方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硅油乳膏等外用,瘙痒稍缓解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患者,女,64岁。主因双下肢红斑、水疱,伴疼痛3天,于2011年4月14日入院。患者因患风湿性关节炎10年,于入院前3天将野外采集的新鲜石龙芮捣碎,并加入红糖和白酒约按3:1:1浓度调配混匀,于当晚11点外敷双小腿并用纱布局部包敷。40分钟后自觉敷药处有灼热感,1小时后解开纱布,清水洗去发现敷药处皮肤红肿并出现数个米粒大小的水疱。次日晨起原敷药处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武汉市耐红霉素丙酸杆菌23S rRNA 有无点突变以及携带ermX基因的Tn5432转座子是否转入了丙酸杆菌。 方法 从痤疮患者皮损中分离丙酸杆菌,E-test法检测分离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MIC值。PCR扩增耐药株23S rRNA、ermX、ermX(cj)、IS1249a、IS1249b并测序,并在基因库中比较。 结果 19株痤疮丙酸杆菌(P.acnes)和10株卵白丙酸杆菌(P.avidum)对红霉素均表现为高度耐药(MIC均 > 256 μg/ml)。19株P.acnes中,16株对克林霉素高度耐药(MIC > 256 μg/ml),3株敏感;10株P.avidum对克林霉素高度耐药(MIC > 256 μg/ml)。19株P.acnes耐药株中,7株在相当于E.coli 23S rRNA 2058位点发现由A→G点突变,均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高度耐药;4株在相当于E.coli 23S rRNA 2059位点发现由A→G点突变,其中1株对克林霉素耐药,3株敏感;另外8株P.acnes扩增ermX阳性,其序列与基因库中P.acnes ermX基因100%同源。10株P.avidum中,2株ermX扩增阳性,其序列与P.acnes ermX基因100%同源;另外8株扩增ermX(cj)得到预期片段PCR产物,与基因库中Corynebacterium jeikeium ermX(cj)序列99%同源,而与P.acnes ermX基因仅有94%的同源性。10株扩增ermX基因阳性的菌株扩增IS1249a和IS1249b均阳性,而其余菌株均阴性。 结论 武汉市耐红霉素丙酸杆菌分别由相当于E.coli 23S rRNA 2058、2059由A→G点突变、携带ermX的Tn5432传入以及ermX(cj)传入丙酸杆菌引起。  相似文献   
6.
<正>1临床资料患儿男,4岁。肛周和腹股沟出现红色斑疹1月半,全身出现脓疱10余天。1月半前,患儿肛周和腹股沟出现红疹,随后其胸、背及四肢出现密集的针帽大脓疱;12d前,当地医院以"急性发疹性脓疱病"予地塞米松5mg静滴4d,无效,T38.5℃,予地塞米松7.5mg静滴3d,T40.5℃,改地塞米松10mg静滴2d;2d前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全身脓疱消退,地塞米松针减量为5mg静滴,双下肢、双足背和面颊皮疹复发,1d前改为甲泼尼松40mg静滴,无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特应性皮炎患儿(AD)与健康婴儿肠道菌群的差异性。方法:收集特应性皮炎患儿(AD组)和健康婴儿(对照组)受试者粪便,提取粪便样本总DNA进行定量分析和PCR扩增,采用PacBio Sequel测序仪进行16S rRNA测序。经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受试者肠道菌群在属、种水平构成性的差异。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菌群特征,LEfSe分析描述两组菌群代表性差异菌种。结果:共33例特应性皮炎患儿(AD组)和30例健康婴儿(对照组)纳入为研究对象。AD组的菌群物种丰度和均匀度指数较对照组偏低,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肠道菌群在组成结构上有显著性差异(P=0.032);采用LEfSe分析方法发现在属和种水平上,AD组弗氏柠檬酸杆菌、产酸克雷伯菌较对照组显著性增加,对照组链球菌属、韦荣氏球菌属、巨球形菌属、唾液乳酸杆菌、第三梭状芽胞杆菌、无害芽胞梭菌等较AD组有显著性增加。结论:AD婴儿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及生物多样性与正常婴儿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全身起疹伴无力2个月入住我院。患者2个月前面部开始起红斑,伴痒,1周后颈部、躯干、四肢出现红斑,伴有上肢上举、起立、下蹲活动轻度受限。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皮肤科情况:面部对称分布水肿性红斑,前胸、背部、四肢见数处散在水肿性红斑及少量暗红色丘疹,表面伴结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