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机器人与传统开腹手术行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ICC患者27例,其中9例接受机器人手术,18例接受传统开腹肿瘤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两组均完成肿瘤根治术;机器人组和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198±32)分对(215±74)分】、术中出血量【200(100,250) ml对(275(200,300)ml】和术中输血次数(0次对2次)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机器人组和开腹组患者肿瘤直径【4.0(2.5,5.5) cm 对6.3(3.9,6.5) cm】、R0切除率(100.0%对88.0%)和淋巴结转移率(44.4%对3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日分别为2(1,2.5)d和7(4,8)d,显著短于开腹组【分别为3(1.8,3.5)d和11(8,12)d,P<0.05】,机器人组住院费用为11.3(9.1,13.5)万,与开腹组的10.1(8.8,11.5)万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和27.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开展机器人肿瘤根治术治疗ICC患者安全,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3.
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胰中心手术后病理诊断的2例胰腺内异位副脾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误诊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本研究提示对于胰尾部的单发圆形实质性肿块,如果直径较小,CT强化方式和CT值与脾脏类似,应警惕胰腺内异位副脾的可能。可以结合超声造影、CT、MRI、核素扫描显像、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等加以诊断。如果仍然难以确诊,可以选择内镜超声下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新型多层平板型生物人工肝(BAL)体外支持系统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有3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接受了新型多层平板型BAL治疗共计48例次,每次治疗时间为4h,于治疗前,治疗中,以及治疗后1、3、7和14d,抽取患者外周血监测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等生化指标,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判定BAL的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浆及反应器中IgG、IgM及补体CH50的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 DNA、猪特异性细胞色素B(SsCytB)基因序列及逆转录酶的活性等,以评估BAL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大部分患者接受BAL治疗后感觉良好,精神状态、临床症状、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缓解或明显改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3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9例,好转25例,治愈好转率为89.5%(34/38),治疗无效4例;有7例患者经BAL治疗后病情好转,顺利等到供肝接受了肝移植.治疗期间,患者血浆IgG、IgM和CH50水平均未出现明显变化,仅补体CH50在治疗1h时出现一过性下降,随后很快恢复正常水平;反应器内未检测出IgG,仅治疗4h时检出极少量IgG,治疗4h内均未检测出IgM.各时间点患者PBMC均未检测到PERV DNA,且患者血浆中均未检测到猪特异性SsCytB基因序列和逆转录酶活性.结论 新型多层平板型BAL体外支持系统对肝功能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其在患者等待供肝期间也可作为良好的过渡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不同比例肝切除体积对巴马小型猪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影响,为建立合适的小型猪大部分肝切除后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提供合适的方法。方法 分别行75%、85%及95%肝切除,CT检查残留肝并记录存活情况,术前、术后 1、3、5 d和术后 1、2、3 周定期抽血检测肝功能,获取肝组织HE 染色,检查肝病理情况。结果 75%、85%及 95%肝切除小型猪平均存活时间为(19.0±5.6)d,(17.3±5.5)d,(1.3±1.5)d,不同肝切除比例的巴马小型猪病理学评分分别为(5.67±0.52)、(8.17±0.82)、(8.50±0.71)。随着肝切除比例增加,肝功能衰竭发病率升高。85%肝切除可引起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总胆汁酸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85%体积肝切除可造成典型的小型猪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患者男,61岁。因“反复发热1月半余”收入我院感染科。既往有乙肝病史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史。查体:未及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培养阴性,ALT 33.6 U/L,AST 41.4 U/L,ALP 228.3 U/L,GGT 137.3 U/L,血清铁蛋白:383.80 ng/mL,肝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243.58 mAU/mL,HBsAg 182.00 IU/mL,HBeAb 195.91 C.O.I。腹部增强CT示:肝脏右叶见多发类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缘模糊,较大者直径6.0 cm,增强后轻度、不均匀强化;胆囊未见显示(图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