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总结 2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再手术患者存在心理负担重、手术部位广泛黏连、解剖层次不清使手术难度增大,因此再手术后易发生大出血、呼吸困难、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及淋巴瘘等并发症.护理重点是术后保持创口引流管通畅,预防血肿压迫发生呼吸困难,观察有无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呛咳、手足麻木等,及早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对16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4例,中转开腹2例,中转率为12.5%。无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75±1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20±9)ml,平均结肠癌切除标本上下切缘长度分别为(10.8±0.8)cm和(10.2±0.7)cm,平均清除淋巴结(16.1±1.2)枚,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0±1)d。1例术后第3天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4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患者随访6~20个月,1例发生肝转移。结果表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安全性好,可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给予抗黏附药物丹参、蛇毒对人结肠癌细胞裸鼠肝转移模型s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Balbc/c裸鼠 2 4只 ,用保脾法建立人结肠癌细胞裸鼠肝转移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分别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A组 ) ,丹参 0 .7ml/只 (B组 )、蛇毒 3.12 5× 10 2 单位 /只 (C组 )、丹参 0 .7ml和蛇毒 3.12 5× 10 2 单位 /只 (D组 )。 5周时处死小鼠 ,观察原位移植瘤生长情况、肝转移情况 ,计数各肝脏表面转移结节数 ,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测定血清和腹水中sICAM 1的含量。肝脏表面转移结节数采用秩和检验、sICAM 1的含量采用t检验。结果 实验各组均有脾内原位移植瘤生长 ,生理盐水组、丹参加蛇毒组各有 5只裸鼠发生肝转移 (5 / 6 )、丹参、蛇毒组各有 4只裸鼠发生肝转移 (4/ 6 )。对照组血清和腹水中sICAM 1的含量均高于丹参组 (P <0 .0 1)、蛇毒组 (P <0 .0 1)及丹参加蛇毒组 (P <0 .0 1)。结论 抗黏附药物可降低血清和腹水中sICAM 1的含量 ,抗黏附治疗可能是治疗恶性肿瘤转移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丹参对阻塞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及肝脏CD14mRNA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丹参对阻塞性黄疸(OJ)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大鼠OJ模型,观察OJ7、14d及尾静脉注射丹参7、14d后血浆内毒素(ET)水平、末端回肠通透性、肝脏CD14 mRNA的表达。结果 OJ7、14d后大鼠出现明显的肝损害。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的增高和白蛋白的降低,血浆ET水平随着阻塞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回肠细胞间隙可见大量的硝酸镧颗粒,肝脏CD14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注射丹参后,大鼠血浆ALT、TB较OJ7、14d明显下降;回肠通透性明显改善,细胞间隙无硝酸镧颗粒;CD14 mRNA的表达也较OJ7、14d组明显减弱。结论 丹参可明显改善由OJ引发的肝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肠道通透性、下调CD14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胆囊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主要以手术为主。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腹腔镜技术因其创伤小,无疤痕,治愈率高,费用低,术后恢复好等优点,逐渐替代传统的开腹手术。但由于术前准备不足及手术方式、麻醉等方面因素,患者在手术后很容易发生恶心、呕吐,胆汁漏等并发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有关报道指出:肩部疼痛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6.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肝脏中HSP7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IPC)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比较不同次数的缺血预处理组与I/R组以及各预处理级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含量,并观察了肝组织中酶的漏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减少,肝细胞抗氧自由基能力增强,血清及肝组织中NO含量升高。组织中PMNs浸润量降低,HSP70及iNOS蛋白及mRNA表达增多。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I/R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NO参与了缺血预处理对HSP70表达的正性调控过程。一次缺血10min再灌注10min是理想的肝脏缺血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超声诊断Mirizzi综合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irizzi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常见 ,术前正确诊断可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和术中胆道损伤。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 ,超声诊断Mirizzi综合征有其独特优势 ,可为外科手术提供重要的依据。现将我院普外科手术证实的 10例Mirizzi综合征的超声影像特点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为我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3 6~72岁。患者均有长期、反复发作的胆道病史 ,且有不同程度的黄疸。采用加拿大阿米 10 0 0和日本东芝SSD 2 2 0型超声仪 ,探头频率为 3 .5MHz和 3 .75MHz。患者检查前禁食 12h以上 ,平卧位 ,…  相似文献   
8.
大鼠肝缺血腺苷预处理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多家医院临床实习医生对医患沟通的认知、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方法:问卷调查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温州医学院、宁波大学医学院等多所院校的临床实习医生沟通现状并制定相应对策。结果:大部分实习医生对于医患沟通的现状和重要性有着较好的认知,但对医患沟通技巧应用不足,实习医生普遍没有接受过提高医患沟通理念和技巧的培训。结论:实习医生对医患沟通的现状、重要性及沟通技巧有一定的认知和实践,但存在缺少培训和应用技巧不足等问题,提示我们需加强临床医学生人文知识及沟通技巧的培训。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1岁。因高处坠落致右上腹疼痛30min于2007年4月13日入院。T36.0℃,P140次/min,R22次/min,BP60/40mmHg.意识清,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腹压痛,右上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B超提示肝破裂,腹腔内大量积液。在抗休克同时立即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