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地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耐药基因存在状况,并对MRSE菌株进行基因同源性分型,为临床治疗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39株MRSE的6类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菌株进行基因同源性分型。结果:39株MRSE的mecA、ermB、ermC、msrA、tetM、tetK、Aac(6')/aph(2″)、aph(3')-III和mupA耐药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39/39)、12.8%(5/39)、94.9%(37/39)、43.6%(17/39)、5.1%(2/39)、2.6%(1/39)、82.1%(32/39)、25.6%(10/39)和12.8%(5/39),未检测出er-mA、tetO、tetL、ant(6')-I、vanA和vanB耐药基因;RAPD将39株MRSE分为11型,其中A型占48.7%(19/39)。结论:本地区的MRSE存在高比例的mecA、ermC、Aac(6')/aph(2″)耐药基因,RAPD分析提示MRSE的流行株以A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膜联蛋白Ⅰ(AnnexinⅠ)、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阐明AnnexinⅠ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6只,肝纤维化模型组24只,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肝纤维化模型组2、4、6、8周各6只大鼠门静脉采血检测血清ALT、AST,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学变化,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AnnexinⅠ、TGFβ1、α–SM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AnnexinⅠ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随损伤时间延长逐渐升高,4周达高峰,6周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肝组织有AnnexinⅠ、TGFβ1、αSMA低表达,2周即升高,4、6周较明显,8周下降,肝纤维化模型组与对照组在2、4、6、8周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nexinⅠ对肝脏可能有保护作用,为临床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 观察原肌球蛋白1 (TPMl)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及肝星状细胞(HSC)中的动态表达.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和模型组(24只).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于第2、4、6、8周(每组各6只)门静脉采血及取肝组织标本; HSC-T6细胞设对照组及刺激组,刺激组以5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 β 1)作用48h.苏木素-伊红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与细胞中TPMl,TGF 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TPMl在肝组织中的定位.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成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TPMl在正常肝组织中低表达于汇管区血管内皮上,在模型组TPMl强表达于增生的肝纤维间隔,TPMl及α-SMA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均逐渐升高,6周时高于其他各组,8周时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TGF β 1先升高,4周时高于其他各组,6周时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TPMl与o-SMA和TGF β 1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s=0.688和rs=0.692,P<0.01); HSC-T6细胞中,TGF β 1刺激组TPM1及α- SMA的mRNA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Ml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望成为肝纤维化诊断与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CD4+ CD25+ CD127dim/-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体外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以及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调节性T淋巴细胞促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传代培养HSC LX-2,将免疫磁珠细胞分选(MASC)法分离所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HSC LX-2按不同方式共培养5d,以单独培养的HSC作为对照,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共培养HSC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HSC分泌HA、PCⅢ水平。统计学处理采用LSD-t检验。结果 5例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HSC比例为1.5∶1时HSC增殖最为明显,10例直接接触共培养与使用Transwell系统共培养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HSC吸光度值分别为(0.713±0.032)、(0.735±0.028) cpm,均较对照组的(0.677±0.029)cpm增殖明显(t=5.4003,8.7878;均P<0.01)。10例直接接触共培养与Transwell组细胞上清液中TGFβ1浓度分别为(781.59±76.45)、(813.53±60.6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51±59.66) pg/mL(t=4.0014,6.1653;均P<0.01);HA浓度分别为(433.57±27.90)、(445.40±23.73)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5.83±19.44)ng/mL(t=3.3124,5.5231;均P<0.01);PCⅢ浓度分别为(21.93±1.71)、(23.12±1.87)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10±1.49)ng/mL(f=4.8082,7.9436;均P<0.01)。且Transwell组各项结果均显著高于直接接触组(t=3.3875,2.1639,2.2107,3.1354;均P<0.05)。结论CD4+ CD25+ CD127dim调节性T淋巴细胞可促进共培养的HSC增殖及其HA、PCⅢ的分泌。体外实验证明,CD4+ CD25+ CD127dim/-调节性T淋巴细胞具有促进肝纤维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小异质二聚体伴侣(SHP)在大鼠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变化及 其意义.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6只,模型组24只,模型组再按不同时间点分为2、4、6、8周4个亚组.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取大鼠门静脉血并留取肝脏标本,肝组织经HE和Masson染色后观察各组病理变化;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SHP mRNA及蛋白在造模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模型组第4、6周肝纤维化明显,血清ALT、AST升高,4周时达高峰,分别为(169.2±16.2)、(193.3±31.1)U/L; Alb逐步下降,6周时最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AST=83.10,FALT=104.63,FAlb=54.24;均P<0.05).造模后,SHP mRNA及蛋白在正常肝组织中都有少量表达,模型组表达显著增加,第4周达高峰,分别为0.4494±0.0555和1.1155±0.1546,第6、8周逐渐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水平逐步增高,于4周时达高峰,为0.9625±0.1196,各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740、171.383、118.393、94.343,均P<0.05).直线相关分析提示,SHP mRNA与TGFβ1mRNA呈正相关(r=0.593,P<0.01).结论 SHP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提示可能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靶向治疗是指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以与致癌基因位点特异性结合,诱导癌细胞特异性死亡。靶向药物比化学治疗有更高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实现了肺癌的精准治疗 [1],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从广义上讲,靶向药物可分为两类[2]:一种是靶向抗肿瘤血管生成,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抑素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和生长,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另一类是作用于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上的小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