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参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丹参组(SI组)、丹参+阻断剂组(LY组),每组分别按再灌注时间(1、3、6、24 h)分为4个时相,每组各个时相均为5只。制作70%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测血清ALT、AST及LDH水平;免疫印迹法测肝组织中PI3K、Akt及p-Akt(Ser308)蛋白的表达情况;TUNEL法观察各组的肝细胞凋亡;以及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形态学变化。结果 ALT、AST、LDH含量:IR、SI、LY组的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SI组、LY组各个时相的值较IR组均下降(P<0.05);与LY组比较,SI组各个时相的值均下降(P<0.05)。免疫印迹检测:各组PI3K、AKT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p-Akt的表达中,假手术、IR、LY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SI组各时相的表达都高于其余各组,且均有显著差异(P<0.05)。凋亡检测:IR组肝细胞有典型的凋亡特征,SI、LY及假手术组均优于IR组(P<0.05);其中SI组又优于LY组(P<0.05);假手术组正常,优于其余各组。在光镜下观察肝形态学变化,可见IR组损伤最为明显,SI组和LY组较IR组轻,其中SI组更轻,而假手术组肝组织形态正常。结论肝脏缺血再灌注造成了肝细胞显著损伤,丹参注射液预处理通过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发挥了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原因,探讨甲状腺癌首次及再次手术合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57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次手术方式为残留甲状腺全切并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根据术中病理检查结果确定是否行颈侧区淋巴结清除或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结果: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证实,腺体肿瘤残留率51.2%(22/43),转移淋巴结残留率57.9%(33/57)。术后暂时性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3%(3/57)及1.8%(1/57)。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为14.0%(8/57),无永久性甲状腺旁腺损伤。结论:对怀疑有肿瘤残留或复发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应再次手术,手术方式应予残余甲状腺切除并中央区淋巴结清除和(或)颈侧区淋巴结清除,首次手术确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最好行甲状腺全切并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或加行颈侧区淋巴结清除术。  相似文献   
3.
囊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人体寄生虫病,囊尾蚴可寄生于人体的皮下、肌肉、脑、眼等各种组织器官,造成多种损害,重者可导致终生病态甚至死亡。我院几年来收治囊虫病患者500多例,现将整理的295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SLNB)或腋窝淋巴结清扫( ALND)过程中,进行腋窝逆向淋巴示踪( ARM)以保留引流上肢淋巴液的腋窝淋巴结的可行性,及其对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本科71例全乳房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患者( SLNB组)和13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 ALND组)进行临床研究。将SLNB组和ALND组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示踪组,即:SLNB对照组36例,SLNB示踪组35例;ALND对照组64例,ALND示踪组70例。 SLNB示踪组和ALND示踪组的手术方式除与其对照组相同外,还需进行ARM以保留引流上肢淋巴液的腋窝淋巴结( ARM淋巴结)。前哨淋巴结和ARM淋巴结定位方法如下:术前2 h,在患者乳房肿块周围及患侧上臂内侧皮下注射^99Tc^m-Dx标记的同位素,并于术前5 min在患侧上臂内侧皮下注射2 ml亚甲蓝进行ARM淋巴结显色,术中用同位素γ探测仪探测放射性核素热点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并用γ探测仪结合蓝色染料定位ARM淋巴结。术中注意观察ARM淋巴结蓝染情况及其与前哨淋巴结有无重合,若无重合则保留所有蓝染的ARM淋巴结,若有重合则同时切除前哨淋巴结和ARM淋巴结;术后统计切除的淋巴结数量、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引流液体量及手术时间。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定量资料分析采用 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结果在SLNB示踪组35例患者中,26例(74.29%,26/35)术中检测到ARM淋巴结,其中1例患者前哨淋巴结与ARM淋巴结重合,此患者在SLNB过程中也接受了ARM淋巴结切除,因此SLNB示踪组ARM淋巴结保留率为71.43%(25/35)。在ALND示踪组70例患者中,67例(95.71%,67/70)术中检测到ARM淋巴结,其中5例患者前哨淋巴结与ARM淋巴结重合,此部分患者在ALND过程中同时接受ARM淋巴结切除,因此ALND示踪组ARM淋巴结保留率为88.57%(62/70)。在SLNB对照组与SLNB示踪组之间以及ALND对照组与ALND示踪组之间,腋窝淋巴结切除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液体量及置管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136、-0.570、0.032、0.903,P=0.264、0.570、0.975、0.370;t=1.149、0.416、1.405、-0.547,P=0.253、0.678、0.162、0.585),但是SLNB示踪组和ALND示踪组的手术时间均长于其对照组[(90.26±6.04) min比(86.61±5.62) min,t=-2.616,P=0.011;(112.24±7.94) min比(92.33±6.88) min,t=-15.399,P=0.000]。术后随访6个月:SLNB对照组与SLNB示踪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1.11%(4/36)和8.00%(2/2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ALND对照组与ALND示踪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分别为31.25%(20/64)和6.45%(4/6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0,P=0.000)。结论乳腺癌患者行SLNB或ALND的过程中可以行ARM。 SLNB过程中保留ARM淋巴结对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无意义,而ALND过程中保留ARM淋巴结可有效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赵国伟 《中国热带医学》2014,(12):1514-1516
目的探讨瘫痪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引起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瘫痪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633例瘫痪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13.0和EXCEL8.0软件对病原菌感染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187例次,下呼吸道感染115例次,占61.5%;泌尿道感染54例次,占28.9%;皮肤软组织9例次,占4.8%;其他感染9例次,占4.8%。主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1株,占21.9%;肺炎克雷伯杆菌36株,占19.3%;大肠埃希菌32株,占17.1%;阴沟肠杆菌9株,占4.8%。革兰阳性菌36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25株,占13.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1株,占5.9%;念珠菌属9株,占4.8%,其他细菌和真菌16株,占8.6%。年龄≥40岁、住院时间≥30d、手术治疗、侵入性操作、肌力0-Ⅱ级、抗菌药物使用〉2种等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瘫痪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高龄、手术、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肌力低、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均是引起瘫痪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院瘫痪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及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瘫痪患者医院感染病例,对其感染部位细菌学和耐药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瘫痪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泌尿道为主。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致病菌有较强的耐药性,并呈高度交叉耐药的特点。结论 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根据细菌耐药试验及PK/PD(药动学/药效学)理论优化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变态反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耳鼻喉科难治性的常见病,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为鼻痒、喷嚏、流清涕、鼻黏膜肿胀等。笔者运用加味缩泉丸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通过2016-2017年在新疆巴里坤县对国内外16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第一年均能完成从出苗到分支的生育过程,由于品种的差异导致各个生育期时间有所不同;在冬季常规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冬灌覆雪和不冬灌覆雪),标靶、冰驰、和田大叶和阿尔冈金等四个紫花苜蓿品种越冬率89.65%~98.53%,是最适宜当地气候的紫花苜蓿品种,在有冬灌条件的地方,岩石(97.65%)、DS310FY(98.45%)和勇士(98.96%)也可作为候选补充品种;在第一年冬季进行科学田间管理(冬灌和覆雪)可有效地保护和提高紫花苜蓿越冬率。  相似文献   
9.
王文昌  矫璐宇  赵国伟  王亮  曹金 《西部医学》2019,31(7):1021-1024
【摘要】 目的 探讨PIAS3在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08年5月于我院确诊的112例GC患者的癌组织和配对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IAS3在GC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IAS3蛋白在GC组织表达水平与患者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PIAS3蛋白在GC组织中的水平低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Lauren分型的GC患者组织中PIAS3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不同的GC患者组织中PIAS3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AS3水平不同的GC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AS3低表达的GC患者死亡风险高于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 PIAS3蛋白在GC组织中呈低表达,其水平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及GC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0.
崔某,男,60岁,以心前区持续性疼痛20小时于1988年2月22日入院。临床诊断:急性下壁心梗。陈旧性前间壁心梗。经综合治疗病情基本稳定,因仍有时夜间胸痛和胸闷,故于4月12日加服硝苯吡啶10mg,每日四次,服药当日夜间尿量骤然较往日增加1000ml,翌日夜尿量恢复常态,持续用药10天夜尿量无变化。于3月29日再给以同前剂量硝苯吡啶口服,复又出现与前相似的夜尿增多. 讨论患者经临床检查无心衰、浮肿亦无容量负荷过重的证据,于两次口服硝苯吡啶当日均出现夜尿明显增多,故夜尿增多系硝苯吡啶所致。国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