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以下简称“高宝邵湖”),三湖水系贯通,是淮河入江的泄洪、蓄洪之道,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处。沿湖一带为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疫区之一, 1950年高邮湖新民滩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急性血吸虫感染事件,死亡1 335人。经过积极防治,特别是加强湖区联防协作,及时有效地控制了血吸虫病传播。现将1974-2004年高宝邵湖区苏皖毗邻7县(市、区)30年来联防协作情况报告如  相似文献   
2.
对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高邮市毛港村500名居民同时进行血吸虫病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结果表明血吸虫既往感染者HB sAg携带率与无病史者无明显差异,但部分人群携带率较高,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高邮段调水前钉螺分布和血吸虫病流行现状。方法 方法 选择南水北调东 线工程输水干线高邮段大运河、 三阳河及其两岸3 km 范围, 以及输水干线毗邻的高邮湖区为监测区, 采用常规法进行钉螺 和人畜血吸虫病监测。同时在大运河和三阳河各设立3个水体钉螺监测点, 采用网捞法和稻草帘诱螺法进行监测。结 结 果 果 2006-2012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高邮段未查出感染性钉螺以及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人和病畜; 大运河钉螺面积呈下 降趋势, 三阳河未发现钉螺。水体钉螺监测点打捞漂浮物270 kg, 投放稻草帘720 块, 均未发现钉螺。结论 结论 南水北调东 线工程高邮段残存钉螺未发现北移扩散。  相似文献   
4.
新民滩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12年螺情消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高邮市新民滩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12年来钉螺消长、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有螺滩面积319.9万m^2,占新民滩总面积的8.0%;新发现有螺面积仅占2.8%(9.0万m^2/319.9万m^2)。钉螺面积在正常泄洪年份后均呈下降趋势,频繁泄洪年份后均呈上升趋势。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第6年和第12年出现明显回升,钉螺面积最高达到162.4万m^2。泄洪漫滩是导致螺情回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2001~2004年高邮市新民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湖滩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动态,评估“十五”期间防治效果。方法根据《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工作方案》,选择高邮市新民村作为纵向观察点,每年开展螺情、病情等纵向监测。结果通过4年的疫情监测,监测点每年查出的钉螺面积时降时升,但均小于历史有螺面积的1%,钉螺密度明显下降,未发现感染性钉螺以及血吸虫病人和病畜,不同人群之间血吸虫病血清抗体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疫情呈“有螺无病”态势。结论所采用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但发生重大疫情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传染源监测方法,为进一步完善疫情监测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高邮市为该类地区传染源观察点,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两种方式,连续观察1996~2007年人群病情变化,分析传染源的特征,评估两种监测方式的效果。结果共调查169455人,流行村人均查病0.9次,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人数比为8.9∶1,被动监测效果相对较好。主动监测未查出粪检阳性病人;被动监测发现粪检阳性病人39例,均为外地感染,以青壮年农民因生产性接触疫水者居多。结论在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要以流动人口为主要查病对象,有效控制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东线高邮段2006年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高邮段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法和防治措施,为调水后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试调水前1年(2006年),选择输水干线江苏省高邮段作为观察点,对高邮段境内的三阳河、大运河及其两岸3km范围,以及全部湖滩,开展螺情、病情等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通过1年的疫情监测,高邮段总体上呈“有螺无病”态势。查出钉螺面积小于历史有螺面积的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以及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人和病畜。通过医院门诊应用胶体染料试纸条(DDIA)监测病情,及时发现2例输人性传染源。对残存钉螺采用新型灭螺药物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进行喷杀,取得较好效果。通过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有利于群防群治。结论监测点所采用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疫情。调水后要密切观察疫情变化,注重血防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强化对重点人群和流动人员的病情监测,加强螺情监测,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控制和消灭残存钉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运行后里运河高邮段钉螺分布及水位变化。方法 2014—2019年,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和打捞水体漂浮物观察法,分别对里运河高邮段河岸和水体进行钉螺监测;收集、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前典型水文年份以及2016—2019年里运河高邮段水位变化情况。结果 2014—2019年,里运河高邮段累计开展钉螺调查235.42 hm2、打捞漂浮物75.8 kg,均未发现钉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前,里运河高邮段水位多为汛期较高、枯水期较低,运行后呈枯水期水位抬高、汛期相对较低的状态。结论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后,里运河高邮段改变了河岸环境原有的 “冬陆夏水” 状态,因此不利于钉螺孳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高邮段血吸虫病疫情现状。 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高邮段大运河、三阳河及毗邻的湖区进行钉螺监测调查;采用网捞法和稻草帘诱螺法对大运河和三阳河监测点进行水体钉螺监测;采用 DDIA 和 IHA 对相关监测区居民及家畜进行血吸虫病筛查,筛查阳性者采用粪便孵化法或 Kato-Katz 法进行病原学检测。 结果 2016-2019 年大运河和三阳河河道累计调查钉螺面积 309. 66 hm2,未发现钉螺;毗邻的湖区累计调查面积 11 402. 74 hm2,查出有螺面积 27. 55 ~ 77. 51 hm2。 监测点打捞漂浮物 125 kg,投放稻草帘 160 块,均未发现钉螺。 人群查病 31 311 人次,其中 DDIA 阳性 226 人次;病原学查病 10 736 人次,未发现阳性。 家畜调查 1 083 头次,未发现病畜。 结论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高邮段未发现血吸虫病疫情和钉螺扩散,但开展血吸虫病和钉螺监测仍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目的 探索高邮市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规律, 为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高 邮市1970-2009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数据, 对不同阶段血吸虫病防治与流行规律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结果 在血吸虫病疫 情控制 (1970-1975年)、 传播控制 (1976-1994年)、 传播阻断 (1995-2009年) 阶段的第1年, 人群血吸虫病粪检阳性率分 别为4.20%、 0.80%、 0, 牛粪检阳性率分别为3.00%、 0.51%、 0。1984年人群粪检阳性率下降至0.04%, 较1970年下降了 99.05%。1970-1980年人畜血吸虫粪检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 (r = 0.67, P < 0.05)。1985年后未查出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 人和病牛。1970-2009年均未查出血吸虫感染性钉螺。 结论 结论 高邮市在不同防治阶段坚持综合治理, 虽有螺情反复, 但 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下降, 达到传播阻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