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解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中血清乙肝标志物HBsAg携带情况,我们对1997年2月~2000年6月来我所就诊的202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的HBsAg携带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为1997年2月~2000年6月间来我所门诊检查的202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对照者为同期就诊经检查确诊的非血吸虫病患者630例。一、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区HBsAg人群分布规律及其与血吸虫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在安徽省一中度血吸虫病流行村,采用病原学方法(Kato-Katz法,二送六检)和血清学方法(ELISA法、IHA法串联筛检方案)进行血吸虫感染情况检测,同时平行检测HBsAg(ELISA法),并进行相关个案调查。结果 1)居民HBsAg阳性率11.21%(105/937),其中男性12.38%(50/404),女性10.32%(55/533),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wald=1.545,P=0.214);25-34岁及以上年龄组HBV感染的危险度(OR)是5~14岁组的8.852~10.5ll倍(P均d0.001);2)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与HBsAg携带率年龄性别分布曲线走向基本一致,有随年龄增大而上升趋势;≥25岁居民血吸虫抗体阳性率、粪检阳性率、HBsAg携带率分别在30%、3.13%和10%以上;3)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与非血吸虫病患者HBsAg携带率分别为7.69%和9.96%,HBsAg平均A值分别为0.180(一0.005,0.364)和0.234(0,141,0.327),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血吸虫抗体阳性与阴性者HBsAg携带率分别为12.26%、10.66%,HBsAg平均A值分别为0,246(0,166,0.327)和0.241(O.182,0.301),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HBV与血吸虫感染有相关性,但≥25岁居民血吸虫合并HBV感染的潜在威胁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3.
1979年我们发现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较高,现着重对34例晚血患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对象与方法 本组病例均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均曾有粪孵化阳性且经抗血吸虫病治疗史,本次均因巨脾而作切脾,术中均取肝组织做活检.并在同一地区对40例  相似文献   

4.
对3年来收治人院的746例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进行血糖水平检查发现,单纯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率与人群糖尿病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血吸虫病患者和血糖水平升高率与人群糖尿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27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HBV携带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疫区血吸虫病患者 HBV携带情况 ,我们对 2 7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进行了 HBV携带情况调查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为我站于 1998年 4月~ 1999年 10月收治确诊的 2 70例慢性血吸虫病人。采集受检者静脉血 2 ml,分离血清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进行检测。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2 结果2 70例血吸虫病患者中共检出 HBs Ag阳性 5 0例 ,阳性率为 18.5 2 %。2 .1 性别分布 男性为 19.44 % (35 /180 ) ,女性为16 .6 7% (15 /90 )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30 7;P>0 .0 5 )。2 .2 年龄分布 年…  相似文献   

6.
"引江济淮"工程途经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引江济淮”工程途经地区血吸虫病流行情况,为论证该工程能否引起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望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引江济淮”工程长江—巢湖段所属地区血吸虫病流行情况的基本资料,常规方法调查钉螺分布情况;用IHA法检测居民血吸虫病抗体;用孵化法检查耕牛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船只钉螺携带情况。结果 工程预期设置的两个引水口地区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钉螺分布广,人、畜感染重;工程途经的无为县与和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严重,居民感染率高,且有病牛存在;“引江济巢”工程实施后,已有钉螺向内河扩散;船只未发现携带钉螺。结论 “引江济淮”工程途经地区血吸虫病流行严重。工程实施后有可能引起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7.
为期一年的问卷法对有血吸虫病诊治史(实验组)和无血吸虫病史(对照组)的两组人群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对血吸虫病临床症状和晚期危害性认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血吸虫病传染源、传染途径、远期影响的认知及消灭血吸虫病信心两组无显著差异。提示个体患病对其本人改变导致血吸虫病危险行为作用不大,也不能引起社会更多关注和重视。作者认为,控制血吸虫病除依赖于有效防治措施外,尤其依赖于对靶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汉寿县五一村是湖沼洲垸亚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居 民因生产、生活接触疫水,反复感染血吸虫。为了解血吸虫病 患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我们采用间接血凝试 验(IHA)检测血吸虫感染,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HBsAg携带情况,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探讨血吸虫病合并大肠癌与p53、 环氧合酶?2 (COX?2)、 Bax、 c?myc蛋白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 方法 160例大 肠癌患者分为2组: 血吸虫病组 (慢性血吸虫病合并大肠癌) 80例和非血吸虫病组 (单纯性大肠癌) 80例。采用组织芯片及 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 比较2组患者中p53、 COX?2、 Bax、 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结果 p53蛋白在血吸虫病组的阳性 表达率与阳性表达水平均低于非血吸虫病组,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 0.05) ; COX?2蛋白在两组中均为阳性表达, 血 吸虫病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血吸虫病组 (P<0.01); 两组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阳性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 > 0.05) 。血吸虫病组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血吸虫病组, 但阳性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血吸虫病组 (P均 <0.01)。结论 结论 血吸虫感染可能对大肠癌组织细胞中p53缺失有一定的影响, 对COX?2蛋白的过表达有促进作用, 是一 个间接致癌因素; Bax与血吸虫感染无相关性; 慢性血吸虫感染可能引起c?myc蛋白的持续性低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患者肠道轮状病毒携带状况。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对338例因呼吸道感染就诊的患儿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患者肠道轮状病毒携带率为6.8%,其中男、女患儿的携带率分别为5.4%和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95,P>0.05);携带率高峰在10~12月;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肠道轮状病毒的携带率为19.6%,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携带率为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8,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患者肠道可携带轮状病毒,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1.
The impact of endemic schistosomiasis on acute viral hepatit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ne hundred forty-four of 166 adults with acute viral hepatitis (AVH) admitted to an Egyptian fever hospital were followed for 12 months. Th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carrier rate in 95 with hepatitis B virus (HBV) hepatitis decreased from 53% at three months to 13% at 12 months. At 12 months, 22% of the male patients had persistent HBsAg compared with only 7% of the female patients. The HBsAg carrier rate was 25% at 12 months in those with schistosomiasis compared with 9% in those with only acute HBV infection. Splenomegaly persisted in those with palpable spleens at the initial examination and others developed splenomegaly. The prevalence of splenomegaly increased from 11% on admission to 20% at 12 months in those with only AVH, and from 40% to 69% in those with concomitant schistosomiasis.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schistosomiasis had higher mean values for liver function test results and a greater proportion had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test result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and follow-up than those with AVH only. Concomitant schistosomiasis increased the prevalence and prolonged splenomegaly and morbidity due to AVH. Both male sex and concomitant schistosomiasis prolonged the HBsAg carrier state. We propose that AVH frequently converts uncomplicated intestinal schistosomiasis to hepatosplenic schistosomiasis.  相似文献   

12.
长丘山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人群血防知识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丘山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人群血吸虫病防治(血防)知识知晓情况。方法在四川省长丘山区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居民及学生进行抽样,应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50名居民和209名学生。各项血防知识知晓率〉90%的居民占60.00%(其中女性“血吸虫病治愈后再接触疫水是否还会感染”和“主要的血吸虫病治疗药物”知晓率均为75.40%),血防态度正确率为99.30%~100.00%,血防行为正确率均〉80%。学生问卷中,除“钉螺的外形大小”和“一年之中最容易感染血吸虫的月份”外,其余血防知识知晓率均〉90%,态度和行为正确率也均〉80%。结论当地居民和学生血防知识知晓情况已达到国家2008年的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13.
HBV exposure and HBsAg positivity rate were examined in 561 residents of an area endemic for S. japonicum and 22 additional cases with severe HSS japonica were also included. The differences in HBV exposure and HBsAg positivity rates among the groups without the parasitism, with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and with HSS (53 cas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ison of the same parameters between those with and without S. japonicum infection according to sex and age groupings did not also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creasing intensity of S. japonicum infection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either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HBV exposure and HBsAg positivity. It is postulated that HBV infection does not contribute to the production of HSS japonica mainly because HBV infection occurs at a much earlier age than S. japonicum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4.
快速控制江滩型流行区血吸虫病传播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控制江滩型流行区血吸虫病传播的有效控制策略和措施。方法采取区域性全覆盖药物灭螺、环境改造灭螺方法,强化消灭江滩感染性钉螺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同时辅以人畜查治、健康教育等干预;纵向观察钉螺面积、人畜血吸虫感染、血防知识知晓率等变化。结果强化措施后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逐年下降,学生和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钉螺面积和居民查病阳性率随灭螺覆盖率的上升而下降,特别是感染性钉螺和急性血吸虫感染率下降最为显著,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相关分析表明:钉螺面积和居民查病阳性率与药物灭螺覆盖率间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钉螺面积=-0.870,P=O.024;r居民阳性率=-0.834,P=0.039),表明药物灭螺的防治效果最为直接而有效。结论采取以消灭江滩感染性钉螺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在短期内快速控制江滩型地区血吸虫病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晚期血吸虫病(晚血)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250例住院晚血患者进行B超、肝功能、HBsAg等检查,观察晚血合并HBV感染与晚血分型、肝功能异常、肝癌发生率及死亡率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250例晚血患者中HBsAg阳性者占58.4%。晚血合并HBsAg阳性者的ALT升高率(46.6%)、黄疸发生率(23.3%)、肝癌发生率(17.8%)和死亡率(23.3%)均明显高于单纯晚血患者(P<0.05或P<0.01)。结论 晚血合并HBV感染在血吸虫病损害的基础上加重了对肝脏的损害,促进了肝脏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绵竹市人群血防知识知晓和正确行为形成的状况,分析其差异性因素。方法根据绵竹市各镇2010年尚存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数量,随机抽取尚存患者数≥5例(Ⅰ组)、1~4例(Ⅱ组)、0例(Ⅲ组)的乡镇各3个。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别对乡镇居民、中小学生、乡村医生的血防知识知晓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进行调查。结果绵竹市乡镇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为88.12%。其中,Ⅰ组为94.55%,Ⅱ组为88.21%,Ⅲ组为81.10%。人群血防正确行为形成率为68.10%。其中,Ⅰ组为73.18%,Ⅱ组为67.05%,Ⅲ组为63.65%。Ⅰ、Ⅱ、Ⅲ组知道如何感染血吸虫的分别为95.99%、89.48%、79.67%,认识钉螺的分别为87.67%、82.54%、73.92%,知道血吸虫病对身体危害的分别为95.68%、93.99%、80.88%,认为自己患血吸虫病对他人没有影响的分别为9.97%、12.83%、15.58%,不知道向何部门报螺的分别为7.91%、11.33%、15.69%,有经常野外大便习惯的分别为6.17%、8.79%、11.38%,经常在沟田或水塘里洗手洗足的分别为58.68%、58.27%、61.22%,不愿意接受血防部门进行血吸虫病检查的分别为5.86%、5.66%、11.49%。结论绵竹市人群整体血防知识行为积极因素占主导地位。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强对无晚血病人乡(镇)的血吸虫病危害的宣传是进一步提高全市血防健教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万州区农村居民血吸虫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重庆市万州区3个镇(乡)的农村居民的血防知识信息。共调查565人,血吸虫病知晓率仅为9.20%,传播途径知晓率为4.78%,钉螺危害知晓率仅为1.06%,血吸虫病可以预防知晓率为2.66%,有关血吸虫病知识总知晓率为5.33%。有必要加大对库区人群进行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镇江市润洲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策略的实施效果。方法 2001-2016年在镇江市润洲区实施以全覆盖灭螺、血吸虫病扩大化疗和健康教育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以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有螺面积、灭螺面积和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行为正确率为指标评估综合防治策略的实施效果。结果 2001-2016年镇江市润州区有螺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累计灭螺面积7 091.50 hm2,有螺面积和总灭螺覆盖强度呈显著负相关([r = -0.874,P = 0])。2001-2016年镇江市润州区常住居民血吸虫病血检阳性1 703例,粪检阳性病人199例;对粪检阳性者和血检阳性者全部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和扩大化疗;2005年后居民血检阳性率下降至1%以下,自2004年后未查出粪检阳性病人。2001-2016年问卷调查居民189 639人次,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逐年提升。全区于2016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结论 江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实施以全覆盖灭螺、吡喹酮扩大化疗和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可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目的 分析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资料, 掌握全省血吸虫病流行态势。方法 方法 根据 《湖北省血吸虫 病监测方案》(2009年版) 的要求, 在全省13个市的6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 (市、 区) 共设立207个有代表性的监测点, 开展 人畜血吸虫病病情和螺情监测, 并对监测点内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结果 2014年湖北省207个血吸虫病监 测点中, 27个监测点无血检阳性病例, 129个监测点无粪检阳性病例。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0.17%, 耕牛感染率为0, 活 螺平均密度为0.339 3只/0.1 m2 , 有螺框出现率为10.12%, 钉螺感染率为0。不同流行类型中, 垸内型地区居民血吸虫感 染率最高, 为0.22%; 不同年龄组人群中, 50~岁年龄组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最高, 为0.3%; 不同职业居民中, 农民和渔民 血吸虫感染率较高, 分别为0.21%和0.67%。2014年全部监测点内均未发现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病例, 未发生急性血吸 虫感染。 结论 结论 湖北血吸虫病疫情大幅下降, 全省血吸虫病各项疫情指标均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