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足部护理干预后对其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的影响。方法在随机原则的指导下从该院于2016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众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选择54例作为该次实验研究对象,并将其按临床护理方案的不同分别分为相对应的两组(参照组与试验组)进行差异性护理。仅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性护理,对试验组患者则同时实施常规性护理与足部护理干预方案,而后由参与该次研究的临床观察小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以及血糖下降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经区别性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所有临床相关指标中均显著优于鉴别组患者,且两者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0%,空腹血糖平均下降水平为(4.22±1.23)mmol/L;鉴别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空腹血糖平均下降水平为(2.45±0.31)mmol/L。结论同时对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常规性护理与足部护理干预措施,可在加快其下肢神经传导速度与优化其血糖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临床应大力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囊胆固醇结石小鼠模型血脂、胆汁成分、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肝细胞小窝蛋白-1(Cav-1)的表达特点。方法选取24只8周龄的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结石组(高脂致石饲料喂养4周)、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4周),各12只;对比两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胆汁中胆固醇、磷脂、胆汁酸、肝脏中SOD、MDA、Cav-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结石组小鼠的血清TG、TC、HDL、LD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组的血清V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石组小鼠胆汁中胆固醇、磷脂、胆汁酸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组小鼠肝脏中MD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组小鼠肝脏中SO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组小鼠肝脏中Cav-1 mRNA、Cav-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胆固醇结石小鼠模型血脂(TG、TC、HDL、LDL)、胆汁(胆固醇、磷脂、胆汁酸)成分均升高,肝脏的抗氧化活性降低、Cav-1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3.
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十分严重,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临床疗效减低,毒副作用增加,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目前各医疗、预防、科研单位皆采用国际公认的k-B法进行药敏实验以期指导临床用药和开展耐药性监测。但我国药敏试验材料混乱,测得结果重现性差,相互之间无可比性,试验失去应有的作用。经过几年的研究,我们研制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药敏实验标准物质,并获1989年卫生部年科技进步三等奖,现已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我院内科1979年5月至1983年5月,四年共收治低血钾软病患者25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1例;年令18~58岁,其中20~40岁者14例,41~50岁6例,50岁以上3例;机关干部6例,学生1例,工人17侧,其中热加工12例,占70.6%;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既往有同样病史者8例,但均无家族史。  相似文献   
5.
头孢哌酮钠和头孢匹胺钠均为头孢类抗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具有抗菌谱广的特点.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为无色澄明液体,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两者常联合用药,用于重症感染患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先后静脉输入5%葡萄糖250 ml+头孢匹胺钠1 g,左氧氟沙星葡萄糖100 ml,5%葡萄糖250 ml+头孢哌酮钠4 g,左氧氟沙星葡萄糖100 ml时,分别出现茂菲氏滴壶内发生白色混浊及输液管过滤网内有白色颗粒状物堵塞.  相似文献   
6.
中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该病发病率高,并常常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各种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失语、失读、失写、共济失调,甚至有的出现痴呆.康复锻炼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社会都至关重要.我们自2000年5月至2002年5月对35例中风患者施行康复锻炼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慢性肾衰竭(CRF)合并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诊断为CRF合并SIRS的患者分为CBP 常规内科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内科治疗组(对照组)两组.观察治疗组在CBP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 3、CD 4、CD 8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中性粒细胞计数(NEU)、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Ure-a)、肌酐(Cre)、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的变化;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天数和死亡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组CBP治疗后CD 3、CD 4、CD 4/CD 8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CD 8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组治疗后各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对照组除WBC下降外,其余无显著变化;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天数缩短,死亡率降低.结论 CBP可改善CRF合并SIRS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常规内科治疗组比较治疗时间缩短,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第三代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的嵌合抗原受体表达载体,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运用分子克隆方法将嵌合抗原受体的胞外抗原结合区(EGFRvⅢ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EGFRvⅢscFv,726 bp)、铰链区/穿膜区(213 bp)、共刺激分子(CD28和CD137的胞内信号区,123 bp和126 bp)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CD3ζ链,336 bp)连接成EGFRvⅢscFv-CD28-CD137-CD3ζ(EGFRvⅢ/3CAR),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H-CMV-MCS-EF1-copGFP的EcoRⅠ和BamHⅠ位点,转染293T细胞48 h后提取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GFRvⅢ/3CAR的表达。结果: EGFRvⅢscFv和基因合成的CD28-CD137-CD3ζ表达框通过重叠延伸PCR拼接成EGFRvⅢ/3CA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分析和DNA测序均验证了重组载体序列完全正确,Western blotting应用抗人-CD3ζ抗体检测到EGFRvⅢ/3CAR在293T细胞中的完整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58 kD)。结论:成功构建嵌合抗原受体EGFRvⅢ/3CAR表达载体,为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靶向治疗肿瘤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是急危重证 ,病死率很高。虽然对 ARF开展早期预防性透析能使病死率明显下降 ,但由于经济、技术等原因 ,我国县级医疗单位尚难普及 ,因此探讨非透析治疗 ARF的有效方法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1 998年以来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非透析疗法治疗 ARF 6 5例 ,与西医对照组比较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 :97例 ARF患者按照 1 992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初步拟订的标准诊断 ,入院后随机按 2∶ 1分为两组 ,2例进入治疗组 ,1例进入对照组。治疗组 6 5例中男 4 2例 ,女 2 3例 ;年龄 1 0~6 8岁 ,平均 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济南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86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对照组为86例手足口病轻症病例,用问卷调查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接触史、就诊史、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等信息,对重症病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发病到就诊日期、初诊单位类型为村级、患儿出现发热、足部皮疹、口腔疱疹、臀部皮疹、咳嗽、呕吐、有病例接触史、EV71阳性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出现发热(OR=89.38)、口腔疱疹(OR=22.28)、臀部皮疹(OR=234.81)、呕吐(OR=23.90)、有病例接触史(OR=31.48)和EV71阳性(OR=71.65)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早期识别发热、口腔疱疹、臀部皮疹、呕吐等症状的患儿,对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提高EV71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率,可降低由EV71导致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