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吸烟对人体有害已被人们所共识,然而卷烟过滤嘴所用接装纸的安全卫生却被人们所忽视。由于吸烟者的习惯,敬烟传递等过程均有可能导致卷烟滤嘴外包装受到细菌污染。消费者在抽吸卷烟时,因滤嘴直接接触嘴唇,接装纸中的细菌可通过口腔进入人体,此是感染隐患。因此,2002对本省6家卷烟企业生产环境及烟用接装纸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免疫印迹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的常见条带模式及在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免疫印迹法检测HIV抗体为阳性的460例患者和结果为不确定的16例患者的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在3个基因编码的3组HIV特异性抗体中,env基因编码的包膜蛋白抗体gp160、gp120和gp41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9.35%和96.30%;pol基因编码的核酸内切酶及聚合酶抗体p66、p51和p31的检出率分别为92.61%、86.96%和91.96%;gag基因编码的核心蛋白抗体p55、p39、p24和p17的检出率分别为56.30%、13.26%、100.00%、87.17%。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IV抗体,共检测到34种条带模式,最常见的条带模式为gp160/gp120/p66/p55/p51/gp41/p31/p24/p17(p39缺失,占41.74%),其次为gp160/gp120/p66/p51/gp41/p31/p24/p17(p55和p39缺失,占23.70%),全条带模式占11.30%。对16例免疫印迹法结果为不确定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首次检测含包膜蛋白抗体条带的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HIV抗体均转为阳性。HIV感染者首诊科室共涉及到28个临床科室,其中有66.31%就诊于内科相关科室。结论 HIV感染者的免疫印迹法条带检出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患者首诊的临床科室众多,医疗机构应重视HIV检测,避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被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大型医院住院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抗体初筛阳性率及其在临床科室中分布情况。方法对113229例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阳性率,分析HIV抗体阳性患者在不同科室的分布情况。结果 HIV抗体初筛阳性152例,阳性率为0.134%;其中男91例(0.161%),女61例(0.107%),不同性别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IV抗体初筛阳性患者分布于20个科室,其中高发科室有耳鼻喉科、骨科、妇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神经内科、皮肤科、肿瘤科、眼科。这些科室的HIV抗体初筛阳性者占总筛查阳性的67.1%。结论住院患者中存在较高的HIV抗体初筛阳性率,且科室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首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TP)的混合感染情况及临床特点,为艾滋病(AIDS)的防控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以非艾滋病首诊于某综合性医院而确证为HIV感染者,收集其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并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和梅毒特异性抗体(TP-Ab)检测。结果共确证359例HIV感染者,其年龄中位数为45岁(2~86岁),男性251人(69.92%),女108人(30.08%)。15例(4.18%)通过母婴途径感染,122例(33.98%)通过性途径感染和222例(61.84%)通过血液(单采血浆)途径感染。混合感染中,35例(9.75%)感染HBV,63例(17.55%)感染HCV,57例(15.88%)感染TP。HIV感染的不同途径中,HBV、HCV和TP的混合感染率存在差异。HIV感染者首诊科室共涉及26个,其中15个内科相关科室,4个外科相关科室,7个其他科室。涉及疾病谱18类,主见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结论首诊综合性医院的HIV感染者中合并HBV、HCV和TP感染率相对较高,涉及就诊科室多,疾病谱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解稳定性二氧化氯作为饮用水消毒剂的杀菌效果 ,进行实验室杀菌试验。结果 :该消毒剂 0 .5 mg/L二氧化氯对人工染有大肠杆菌的水样作用 10分钟 ,1.0 m g/L二氧化氯对人工染有大肠杆菌的水样作用 5分钟 ,其杀菌效果均达 0 cfu/10 0 m L。在 5~ 30℃、色度低于 15度、 p H6 .5~ 8.5条件下 ,含二氧化氯 2 mg/L的该消毒剂对人工染有大肠杆菌的水样作用 10分钟 ,其消毒效果均达 0 cfu/10 0 m L ,该剂量可用于 5~ 30℃、色度低于 15度、 p H6 .5~ 8.5条件下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淡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带染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查副溶血性弧菌在淡水产品中的带染、药敏和毒力情况,为建立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预警系统提供数据基础。方法依据GB/T 4789.7-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中有关副溶血性弧菌的检验进行,分离培养选用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和TCBS两种培养基,用API20E试剂条进行生化鉴定。结果在140份淡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为41.4%;不同地理区域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不同,在15%~7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四环素、氯霉素和庆大霉素100%敏感,对链霉素的耐药率达到88.8%(71/80)。有19株菌株出现了多重耐药。结论建议政府加大对鱼饲料添加剂的管理,以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扩散。分离菌株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力,存在引起食物中毒的可能性,提示在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和实验室检验过程中,如食用了淡水产品,应考虑副溶血性弧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1.1%强优戊二醛消毒灭菌剂杀菌效果。方法定量载体杀菌试验。结果以其含戊二醛11 000mg/L原液对不锈钢片表面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2h,杀灭率为100%;戊二醛含量11000mg/L对医疗器械浸泡灭菌连续使用14d时,其消毒液作用180m 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率各次均达100.00%。结论该灭菌剂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混合感染率,并了解HCV对HIV-1感染者CD4+T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在云南大理市招募HIV-1感染者,分别采用血清学和核酸方法检测HCV混合感染。结果在526例HIV-1感染者中,静脉吸毒者占94.3%,其余为性途径感染。86.9%(457/526)为HCV血清学检测抗体阳性,其中HCV核酸阳性者占78.3%。在HCV血清学阴性的69例中,24例HCV RNA>1 000 IU/mL。由于引入HCV核酸检测方法,现场HCV混合感染的发现率增加了4.6%(24/526),所调查的HIV-1感染者中HCV混合感染率为91.4%。HCV混合感染者的CD4+T细胞计数明显低于HIV-1单纯感染者。结论在HCV感染的高流行区或髙危人群中,HCV与HIV-1共感染率较高。筛查HIV-1感染时应加强对HCV的检测,有助于对HCV感染进行早期诊断并开展HCV的早期治疗,减少HCV对HIV-1感染者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5月于本院ICU住院的患者所送检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39例合格痰标本中79例为菌群正常,其余160例共检出177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6.8%(136/177),革兰阳性球菌占15.3%(27/177),真菌占7.9%(14/177)。在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居第一位(32.5%,53/163),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3.3%,38/163)、金黄色葡萄球菌(16.6%,27/163)和肺炎克雷伯菌(9.2%,15/163),以上细菌占所分离菌株的81.6%(133/163)。11.0%(16/146)患者出现多重感染,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混合感染为主,占56.2%(9/1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17种抗菌药物中16种的耐药率均>68%,而铜绿假单胞菌对17种抗菌药物中14种的耐药率均>55%;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60%者分别达14种和1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2种抗菌药物中10种的耐药率均>74%。结论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鲍曼不动杆菌为首位感染病原菌;病原菌显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米诺环素敏感性较好,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细菌仅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好,而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万古霉素敏感。需加强ICU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