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胸椎旁间隙置管镇痛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拟保守治疗的单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25例,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间隙成功置管后,给予含0.5μg/mL肾上腺素的0.15%罗哌卡因和0.25μg/mL舒芬太尼以0.1 mL/(kg· h)持续滴入;同时口服塞来昔布200 mg,2次/d。观察VAS和Bar-thel指数,并记录术中循环状态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5例均成功行胸椎旁间隙置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静息和咳嗽咳痰状态下的VAS、Barthel指数均下降(P均<0.05);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间隙置管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洪飚  李岚  咸云淑 《广东医学》2012,33(16):2413-2415
目的观察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托烷司琼术后止吐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手术行全身麻醉女性患者60例(ASAⅠ~Ⅱ级),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托烷司琼5 mg,记录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并对其进行呕吐分级。全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采集静脉血3 mL,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ASA-PCR)进行CYP2D6*10基因分型,并记录患者术中循环状态、术后疼痛评分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按照变异位点筛选出野生型纯合子(wt/wt)11例(3.1%),杂合子(m/wt)25例(65%),突变型纯合子(m/m)24例(21.7%),突变纯合子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类患者(P<0.05);术中循环状态平稳、无不良反应。结论 CYP2D6*10基因多态性是个体产生对托烷司琼代谢差异的影响原因之一,其中突变纯合子类患者术后托烷司琼止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斜疝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择期行斜疝手术患者60例,年龄58-70岁,ASAⅠ ~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30).组Ⅰ采用超声引导法,组Ⅱ采用体表标志法实施骼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采用盲法即未告知术者麻醉采用何种方法,由同一位手术医生完成手术.两组术中均泵注瑞芬太尼辅助镇痛,必要时予局麻药浸润.观察并记录:麻醉时间;瑞芬太尼及利多卡因用量;术后24小时镇痛效果;及局部麻醉部位有无血肿等并发症,结果 采用超声引导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需加用利多卡因的次数和总量较体表标志法少(P<0.01),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术后24小时曲马多用量组Ⅰ较组Ⅱ少(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斜疝手术时,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并且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曲马多与托烷司琼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12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手术部位限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时间少于3h.术前静脉采血4 mL,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ASA-PCR)进行CYP2D6*10基因分型.术后采用曲马多和托烷司琼静脉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曲马多负荷量、曲马多总用量评价术后镇痛效果,并统计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按基因型分为三组:19例野生型纯合子(wt/w t),55例杂合子(Ⅱm/w t),46例突变型纯合子(m/m).m/m组术后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w[/wt)组和(Ⅱm/w t)组(P<0.05).结论 CYP2D6*10基因多态性使个体对曲马多与托烷司琼的药代动力学产生差异,影响术后镇痛止吐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管芯的经鼻气管插管术的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患者60例,择期行上颌或下颌手术,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以带管芯的气管导管行盲探经鼻气管插管术,对照组则不带管芯。结果实验组盲探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率为86.7%,较对照组63.3%高(P<0.01),实验组鼻腔出血1例,远低于对照组6例(P<0.01)。结论带管芯的经鼻气管插管术较不带管芯的传统方法插管成功率高,发生鼻腔损伤率低,可推广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医用氧气袋最大最显著的特点为质量轻、易携带、易贮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院前急救、患者转运中以及基层医陪机构.普通氧气袋在供氧时压力不断下降,需医护人员按压氧气袋,手动操作费事费力,且普通医用氧气袋无氧气输出流量显示装置,医护人员在调节上无据可依,难于准确的调节氧流量.针对这些不足,笔者研发医用氧气袋加压装置及氧气输出流量显示装置,已经临床部分患者试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分析肝炎肝硬化脾切除术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凝血功能变化。方法选取行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46例,对照组40例,2组患者给予常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其中观察组麻醉诱导前10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将其溶于2mL质量浓度为9g·L~(-1)的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进行超前镇痛,对照组给予质量浓度为9g·L~(-1)的氯化钠溶液2mL静脉注射,观察2组术后自控镇痛泵应用情况、不良反应及凝血功能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内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前及术后12h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和纤维蛋白原质量浓度(Fib)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走动式管理在小儿急诊输液厅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急诊输液厅接收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施行走动式管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经护理后,对照组护理优良率以71.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0%;护理满意度以73.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0%,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急诊输液厅质量管理中采用走动式管理后,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且有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应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门急诊输液厅是医院对外的窗口,患者多、输液量大、用药种类多、病情复杂、核对困难,存在较大的医疗安全隐患[1]。传统输液流程环节多、耗时长,是输液秩序混乱、纠纷频发的主要原因。门急诊移动输液系统以医院信息系统为支撑平台,以掌上电脑(PDA)为硬件平台,依托条形码技术、移动计算机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从而实现护士对患者身份和药物信息的双重条形码核对功能。  相似文献   
10.
异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后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异氟醚预处理对患者QT离散度 (QTd)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2 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 (ASA2~ 3级 ) ,随机分为预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于麻醉后 (T1)、主动脉开放后 15min(T2 )、2h(T3 )、2 4h(T4)时间点取血样 ,检测血清心钠素 (ANP)、心肌钙蛋白I(cTnI)浓度 ;另于术前、术后第 1,3天记录同步 12导联心电图 ,测量QTd和校正QTd(QTcd)。结果 :术后两组QTd和QTcd较术前显著增加 (P <0 .0 1) ,其中对照组增加尤为显著 ,且第 1天时QTd和QTcd值大于预处理组 (70 .38± 8.34msvs 6 0 .84± 9.15ms,89.94± 7.6 5msvs81.6 8± 8.2 3ms,P均 <0 .0 5 ) ;两组ANP于T2 、T3 时有显著升高 (P <0 .0 1) ,且T3 时预处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5 5 7.89± 84 .0 3pg/mlvs 4 82 .38± 73.4 4 pg/ml,P <0 .0 5 ) ;T3 、T4时 ,对照组cTnI显著高于预处理组 (0 .19± 0 .0 5ng/mlvs0 .13± 0 .0 2ng/mL ,0 .2 4± 0 .0 7ng/mlvs 0 .18± 0 .0 4ng/ml,P <0 .0 1或 0 .0 5 )。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能缩短QTd和QTcd ,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心肌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