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 rhPTH1~84、rhPTH37~84及 hPTH1~34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表达 hPTH1~84、hPTH37~84重组蛋白。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 PTH 作用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获得了浓度约为261.82 mg/L 的 rhPTH1~84和浓度为165.45 mg/L 的rhPTH37~84。10-10~10-7 mol/L 范围的 rhPTH1~84和 hPTH1~34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rhPTH37~84则抑制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结论成功获得了高浓度高纯度的 rhPTH1~84及 rhPTH37~84。rhPTH37~84抑制细胞增殖,为进一步研究甲状旁腺激素及其羧基端肽段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碘营养状态下大鼠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l)的浓度及其与甲状腺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复制碘缺乏大鼠动物模型.给予不同的碘营养。分离大鼠血清,以自行建立的双位点夹心ELISA检测IGFl浓度,并同时测定血清甲状腺素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较.碘缺乏大鼠血清IGFl浓度明显降低,给予适量的碘补充后可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且血清中IGFl浓度与T1的水平密切相关。结论碘缺乏导致骨、脑发育障碍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降低了血清中甲状腺素的水平.因此导致IGFl这一重要发育调节因子的浓度下降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对破骨细胞骨吸收的促进作用是否需要成骨细胞的协同.方法 体外培养MC3T3小鼠成骨细胞及NF-κB受体的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诱导分化成熟的破骨细胞,分别给予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rhIGF-Ⅰ)进行干预,Western印迹检测IGF-Ⅰ受体的活化情况.以0、10 ng/ml的rhIGF-Ⅰ直接干预破骨细胞或与成骨细胞在Transwell双层培养板中共培养的破骨细胞,MTT法测定破骨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破骨细胞凋亡率;实时PCR检测组织蛋白酶K基因的表达.将不同方式干预的破骨细胞接种在骨磨片上,光镜观察骨吸收陷窝的形成.结果 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表面均检测到可被IGF-Ⅰ激活的IGF-Ⅰ受体.仅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共培养时rhIGF-Ⅰ能够促进破骨细胞活细胞的增殖(P<0.05);抑制破骨细胞的凋亡(P<0.05);上调组织蛋白酶K基因的表达(P<0.05);增加骨吸收陷窝的数量及面积.IGF-Ⅰ对单独培养的破骨细胞则作用不明显.结论 IGF-Ⅰ对破骨细胞骨吸收的促进作用需要成骨细胞的协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hIGF-1)对近似于人类2型糖尿病的db/db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正常饲养db/db及同品系的正常小鼠,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待db/db小鼠表现出明显的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后随机分为4组,每日皮下注射溶媒、胰岛素或不同剂量的rhlGF-1,共2周.首次给药后每30min测定血糖1次,观测不同干预方式的即时降糖效果.再于每次给药前测定血糖,观察2周内的变化趋势.结果:db/db小鼠饲养至8周龄时表现出明显的血糖升高及高胰岛素血症.所用剂量的胰岛素对db/db小鼠未表现出明显的降血糖作用;rhIGF-1特别是高剂量rhIGF-1即时及短期降糖效果均较明显,可有效保护db/db小鼠.结论:rhIGF-1对db/db小鼠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对伴有明显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均是由免疫介导的病因不明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表现为严重的肝脏病变,并可以进展为肝硬化Ⅲ.为探寻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遗传易感性,我们分析了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Fas基因多态性.  相似文献   
6.
OLETF大鼠脂肪组织chemerin及其受体1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时定量PCR检测OLETF大鼠脂肪组织中chemerin及其受体1 mRNA的表达,结果两者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网膜脂肪组织高于皮下脂肪组织(P<0.05或P<0.01),说明脂肪因子chemerin及其受体1基因表达的变化可能是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中Chemerin在自发性2型糖尿病OLETF大鼠中的基因表达水平,探讨Chemerin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机制。方法:4周龄正常不出现糖尿病的LETO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4周龄OLETF大鼠10只,2型糖尿病的OLETF大鼠9只,于42周时处死。取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以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Chemerin基因的表达水平。皓果:模型组的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Chemerin的基因表达明显高于LETO对照组(P〈0.01);模型组大鼠网膜脂肪组织Chemerin的基因表达明显高于皮下脂肪组织(P〈0.01)。结论:脂肪因子Chemerin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是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构建重组大鼠TSHα链原核表达系统及表达产物的纯化工作,获得重组GST-—rrTSHα融合蛋白,以备作为免疫原制备抗大鼠TSHα链的抗体。方法:提取大鼠垂体组织总RNA,RT—PCR扩增大鼠TSHa链编码序列,构建pGEX-3X/TSHα融合表达质粒转化人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并以SDS—PAGE及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结果:DNA序列分析表明重组pGEX-3X/TSHα质粒含有读码框正确的髑H仅链编码序列,纯化产物的SDS—PAGE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所获得的目的蛋白与预期分子量相符且可与抗GST抗体发生免疫识别。结论:成功获得重组GST—rrTSHα融合蛋白,为下一步的抗体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可传代细胞株ECV304在不同间歇缺氧(IH)程度、频率、时段和恢复时段下核因子κB(NF-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变化。方法在自制细胞培养舱中程控产生预置的IH/ROX(再氧合)暴露环境,将ECV304细胞暴露于该环境共60次循环。暴露时按IH/ROX时段将细胞分为11组,每组样本数为12。A组:采用21%O215s/21%O2 3分钟45秒(即间歇正常氧)方案;B组:置于标准孵箱中不加暴露(标准孵育);C组:采用1.5%O2 15s/21%O2 3分钟45秒方案;D组:采用10%O2 15s/21%O2 3分钟45秒方案;以下固定IH方案为1.5%O2 15s和ROX程度21%O2不变,IH/ROX循环频率分别为12S/h(C组)、9S/h(E组)、6S/h(F组)、20S/h(G组)和40S/h(H组);I组:采用1.5%O2 30s/21%O23分钟45秒方案;C组完成暴露后放回标准孵箱中60min为J组,120min为K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细胞表面ELISA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总NF-κB水平和细胞表面ICAM-1浓度,并测定总蛋白含量。结果C组NF-κB和ICAM-1水平分别为(0.82±0.28)、(1562±56)pg/ml,A组分别为(0.37±0.07)、(768±80)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值分别为225.00、176.04,P分别〈0.01、〈0.05);D组分别为(0.66±0.22)、(1113±76)pg/ml,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5.00、0.00,P均〈0.01);I组分别为(0.45±0.16)、(1155±19)pg/ml,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7.00、0.00,P均〈0.01);同时C组的NF-κB和ICAM-1水平在C、E、F、G和H这5个不同IH频率组的比较亦是相对最高的(X^2分别为35.63、56.89,P均〈0.01);J组NF-κB水平[(0.6233±0.0534)]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36.00,P〉0.05),而K组NF-κB水平[(0.3050±0.0013)]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234.00,P〈0.01)。结论IH/ROX可对内皮细胞造成程度依赖的炎性损伤且不易恢复,中度频率的IH/ROX将选择性激活细胞炎性通道。而过高频率和过长时段的IH反而激活细胞适应性通道。  相似文献   
10.
PCR-ELISA检测弓形虫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稳定的PCR—ELISA方法,并用其检测感染动物体内的弓形虫。方法将生物素标记的PCR产物与地高辛标记的特异性探针杂交,再通过酶免显色反应测出OD值。以判断弓形虫感染情况。测定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稳定性。再分别以10^4、10^3弓形虫RH株速殖子腹腔接种小鼠。取全血、肝组织用PCR—ELISA检测小鼠感染情况。结果本实验中,PCR-ELISA方法的检测闻值为20fg弓形虫DNA,其灵敏度是电泳法的10倍,并且与人、小鼠、疟原虫、旋毛虫等DNA均无交叉反应。同一样本重复测试5次,结果经统计学检验,一致性良好(Alpha=0.72)。检测感染动物肝组织及全血标本,10^4、10^3组分别在感染后第二d、第三d即可测出阳性,两种标本的阳性检出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R—ELISA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稳定的检测方法,可试用于临床弓形虫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