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9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戎明  杨凯杰  郑晋伟 《浙江医学》2015,37(24):2017-20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L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D组),各20例。分别记录麻醉前(T0)、麻醉结束(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开始后15min(T3)、手术开始后30min(T4)和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丙泊酚和芬太尼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与T0时比较,L组患者MAP在T3~T5时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D组比较,L组患者MAP在T3~T5时明显降低,且术中发生低血压的例数及使用丙泊酚和芬太尼的例数明显增加,术者满意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和SpO2的比较,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能使患者术中循环呼吸稳定、麻醉管理简便,且不良反应少、术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选择糖尿病人94例。入选条件1.无心肾功能不全者;2.口服降糖药尚未使用胰岛素者。患者采用馒头餐作糖耐量及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同时测HBA1c,然后将结果进行相关检验。结果:2型糖尿病β细胞早期(1h)时相分泌胰岛素与餐后高血糖及HBA1c密切负相关,按HBA1c7.5分组的对照检验进一步证实其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人胰岛β细胞的早期时相分泌1小时的切点值与餐后高血糖、HBA1c密切负相关,提示2型糖尿病的治疗以改善早期时相分泌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蝮蛇抗栓酶(蝮酶)具有抗凝、去纤、去脂、溶栓、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糖等作用.利用这些药理作用试用于治疗具有胰岛素抵抗特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能取得理想效果?为此,笔者对34例曾用其它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进行了临床观察,并应用胰岛素敏感指数评价其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随着血压的增高,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危险性均加倍。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DM合并HT)的治疗,文献较为一致地肯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钙括抗剂(CCB)作为首选药物。问题在于使用这二类药物后对肾功能及胰岛分泌功能产生的影响,为此我们选择依那普利(悦宁定)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通),对DM合并HT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及胰岛分泌功能作一比较观察。三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在糖尿病专科门诊中选择符合WHO糖尿病和高血压诊断标准的DM合并HT患者7O例,年龄42~65岁…  相似文献   
5.
餐后高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及尿白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餐后高血糖是引起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升高的主要原因 ,而糖化血红蛋白又是反映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指标。我们将慢性并发症以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 )作为观察指标 ,探讨了餐后高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及慢性并发症的关系。对象与方法1.对象 :1995年 5月~ 2 0 0 0年 5月期间符合 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 98例 ,男性 5 8例 ,女性 40例。年龄 (48.2± 10 .7)岁。所有病人均满足下列条件 :(1)病程 10~15年 ;(2 )无心、脑、肾器质性损害 ;(3 )血压正常者或轻度高血压者经严格控制≤ 14 0 /90mmHg在 1年以上 ;(4)口服降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艾汀)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敏感性、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24例糖尿病患者,原口服降糖药物不变,加用艾汀15mg/d,观察3个月。结果24例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与观察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及总胆固醇下降(P<0.05),观察过程中转氨酶无异常。结论艾汀对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依从性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社区选择具有适应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应用口服降糖药与诺和灵N睡前一次皮下注射,进行一年的观察,比较应用前后血糖、血脂、费用的变化.结果66例患者的血糖、血脂、费用变化均有显著意义.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及时应用胰岛素治疗,既提高了疗效、又节省了开支,这是今后防治工作中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110人的甲襞微循环改变与血流变学检测指标对比分析, 就二种诊断技术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与临床意义作一客观评价与探讨. 方法: 将患者分为脑梗塞组40例、冠心病组40例、健康对照组30例. 采用WX-8型微循环显微镜、 LBY-N6型旋转血液粘度计及相应电脑分析软件. 清晨空腹先行甲襞微循环检测, 再采血做血液流变学测定, 并输入微机进行盲法比较与统计学处理. 结果: 脑梗塞与冠心病组的甲襞微循环积分值与血流变学组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甲襞微循环对心脑血管疾病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诊断符合率均不低于血流变学技术, 且相应指标呈现良好的相关性, r值>0.40, 部分指标表现为高度正相关, r>0.70, P<0.05. 结论: 甲襞微循环技术与血流变学检测均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敏感指标, 二者分别从不同角度, 以不同方式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病程演变和病情发展的内在联系, 对预防发病、判断病情程度、评价疗效、推断愈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且二种技术存在互代的可能性; 与血流变学相比, 甲襞微循环技术还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操作更为简便、费用更为低廉, 更易为患者接受等诸多优点,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3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与核素肾动态血管相的临床意义杨凯杰,郝宝云,石旭光我们对3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与核素肾动态血管相灌注曲线(RPC)进行了分析,并选择年龄、性别等与?..  相似文献   
10.
患者,董×,女性,46岁,因多饮、多食、多尿伴消瘦2年加重伴四肢麻木3月,于2004年4月26日入院.患者2年来,无诱因下出现多饮,每日饮水约4000ml;多食,每日主食8~9两,仍时有饥饿感;多尿,每日排尿7~8次,总量2000~3000ml,消瘦明显,体重减轻约1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