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AAAs)指腹主动脉超过正常管径50%的不可逆扩张,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率为2% ~ 8.9%.腹主动脉瘤的危害在于动脉瘤一旦破裂,导致大出血,其死亡率达60%~80%[1].一般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吸烟、男性、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脂血症及家族遗传史等为腹主动脉瘤的高危因素. 一、腹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 AAA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主要涉及炎症、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降解及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迈之灵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患者微循环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入选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和赤峰市医院血管外科门诊就诊的CVI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迈之灵组23例和对照组17例。迈之灵组给予迈之灵及弹力袜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弹力袜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主要疗效指标[流行病学和经济研究(VEINES)/生活质量(QOL)/症状(Sym)问卷评分、经皮氧分压(TcPO_2)、皮肤温度]、次要疗效指标(温控血流及阻断后反应性充血)和不良反应,并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结果完成病例36例,迈之灵组22例,对照组14例。迈之灵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VEINES-QOL[(69.3±13.5)vs(76.7±11.9)分]、VEINES-Sym[(31.9±7.9)vs(36.0±7.4)分]、TcPO_2[(45.2±22.3)vs(56.3±16.5)mm Hg]、皮肤温度[32.6(31.5,33.9)℃vs 31.8(31.0,32.9)℃]和温控血流[(151.4±123.0)%vs(418.0±1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VEINES-QOL[(64.0±16.1)vs(69.0±16.7)分]、VEINES-Sym[(29.3±7.7)vs(32.6±7.9)分]和TcPO_2[(39.6±16.8)vs(51.4±9.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迈之灵组相比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温控血流差值[(266.6±170.1)%vs(-110.1±1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迈之灵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CVI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其疗效可能与其对下肢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有关。微循环指标中TcPO_2、皮肤温度、温控血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VI患者下肢微循环的变化。CVI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下肢微循环改变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3.
外周动脉瘤发病率低,解剖结构复杂,常累及重要分支动脉,瘤体切除重建或腔内修复并不适用于所有病例。本文通过2个病例介绍1种新的手术方式——“袖状塑形术”,收集病例基础资料、影像学、手术及随访数据等,并结合文献,详细阐释该术式可作为切除重建和腔内修复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4.
炎症小体是定位于胞浆内的多蛋白复合体,能够介导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等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及细胞焦亡,对机体炎症反应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腹主动脉瘤作为一种无菌性炎症,除手术外,目前仍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本文总结了炎症小体在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旨在为腹主动脉瘤的转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真核细胞内非溶酶体通路的蛋白质降解主要途径,UPS水解活性与β1、β2、β5亚基密切相关,在特定的条件下,β1、β2、β5亚基可被相应的免疫亚基β1i、β2i和低分子量多肽7(LMP7或β5i)替代,其中β5i活性最强,新形成的结构被称为免疫蛋白酶体(immunoproteasome)。β5i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肥胖与代谢疾病、肿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β5i在上述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以便为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6.
正炎性腹主动脉瘤(inflanmmaltory alidominal aortic aneurysms,IAAA)的概念首先由Walker等于1972年首先提出,是一类与IgG4密切相关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动脉壁显著增厚和动脉瘤周围纤维化,约占腹主动脉瘤的4%~9%。IAAA患者经常出现持续性腹痛,偶有肌肉疼痛和发热,典型临床三联征为腹痛/后背痛、体质量下降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加快。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开放手术(open operation,OR)和腔内修复术  相似文献   
7.
因下腔静脉在解剖学及组织学方面的特性,治疗上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回顾既往文献报道,对下腔静脉综合征、平滑肌肉瘤及布加综合征等下腔静脉疾病外科治疗方式的进展进行论述。下腔静脉综合征为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所致的临床症候群,较常见且病因多样,占位性病变中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发病罕见,根治性切除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中下腔静脉及肾静脉的处理为手术难点。布加综合征表现为肝后性门脉高压,外科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8.
介入技术的问世在为临床诊疗开辟新途径的同时,也伴随着对程序安全性的不断改善。不论是外周血管还是心脑血管介入,大多都需要在血管内施用对比剂,而对比剂的使用有引起急性肾损伤的风险,会产生主要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造成不良预后。本文聚焦对比剂造成的急性肾损伤这一临床问题,对其病理生理学、诊断、预测因素和临床处理进行综述,总结此类问题的风险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在腹主动脉瘤合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治疗的28例腹主动脉瘤合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28例患者中,合并结直肠癌21例,胃癌6例,肝癌1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分期手术治疗,其中21例选择先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2期行肿瘤手术。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动脉瘤破裂、肠缺血、肠瘘等并发症。出院后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存在Ⅱ型内漏,无腹主动脉瘤相关性死亡。结论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由于微创、不改变腹腔内解剖结构等特点,缩短了分期手术时间间隔,降低了消化系统肿瘤手术难度,是治疗方案中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年肾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6例青年肾血管疾病患者,保守治疗1例,介入治疗4例,手术治疗4例。通过评估经治疗控制血压水平,分析不同方法疗效。结果:介入组中,好转1例;失败3例,其中2例转行手术治疗,出院后发生1例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手术组中,治愈2例,好转2例。讨论:青年非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病变,在治疗上具有特殊性,对有症状患者,仍以外科治疗为主;可先行介入治疗,效果欠佳者须考虑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为控制高血压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