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复杂,其发病机制涉及炎症反应、脂质代谢失调及氧化应激等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经氧化修饰后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被认为是AS发生的关键启动因素。大量研究表明,oxLDL的细胞毒性作用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结构改  相似文献   
2.
<正>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形成过程极其复杂,其发病机制涉及炎性反应、脂质代谢失调及氧化应激等多种病理生理机制[1-3]。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的氧化修饰被认为是AS形成的关键启动因素[4]。研究表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的细胞毒性作用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结构的  相似文献   
3.
尿潴留是产妇产后最易发生的合并症,也是造成子宫恢复不全,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1 造成产后尿潴留的原因1.1 临产前及分挽中,胎先露部分常造成压迫产妇的盆底神经麻痹,影响其传导功能,不能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及括约肌舒张,而影响排尿。1.2 分挽中,由于第二产程的延长使胎先露部分严重地压迫子宫前方的膀胱壁,致使其血液循环受阻而发生充血、水肿,从而影响了膀胱壁压力感受器的冲动,中断了向大脑排尿中枢的传导作用。1.3 由于产伤或会阴部侧切,造成切口局部疼痛,使尿道外括约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的收缩状态,致尿液不能及时排出。2 解除产后尿潴留的方法为解除产后尿潴留,医务人员要向产妇讲解造成尿潴留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以取得良好的配合。2.1 拇指按压法:凡产后6h 以上无尿意但膀胱膨隆的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体外以缺氧无血清条件模拟心肌梗死后的心脏缺血微环境,研究洛伐他汀能否抑制缺氧无血清引起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凋亡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以Hocch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法及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检测洛伐他汀的抗凋亡作用,并进一步采用Westernblot方法 检测洛伐他汀对线粒体凋亡途径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途径和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的激酶(MEK)/细胞内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途径的激活作用.结果 0.01~1 μmol/L浓度范围的洛伐他汀能够有效地抑制缺氧无血清引起的MSC凋亡.洛伐他汀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洛伐他汀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降低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化,从而保护线粒体功能.洛伐他汀的抗凋亡效应以及其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的作用均可被PI3K抑制剂LY294002和MEK抑制剂U0126阻断.洛伐他汀能够激活PI3K/Akt和MEK/ERK1/2两条细胞存活信号通路,分别导致Akt和GSK-3β及ERK1/2磷酸化.结论 洛伐他汀能够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并激活PI3K/Akt和MEK/ERK1/2细胞存活通路,最终发挥抗缺氧无血清引起的MSC凋亡.该研究为提高移植干细胞的存活率提供了一种可能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Hedan Tablet(荷丹片) on serum lipid profile,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SCK9)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 subfr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Methods: Thirty-seve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were randomized to treatment with Hedan Tablet 4.38 g/day as Hedan group(18 cases) or placebo(19 cases) as control group for 8 weeks. The lipid profile, PCSK9 and HDL subfractions were determined at day 0 and week 8 in both groups respectively. Results: Hedan treatment for 8 weeks mildly decreased serum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levels, while no changes were found in total cholesterol(TC), triglycerides(TG) and PCSK9 concentrations. Furthermore, Hedan treatment in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 of large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 and the percentage of large HDL subfraction, while de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 of small HDL-C and the percentage of small HDL subfraction without changing serum HDL-C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Conclusion: Hedan treatment of 4.38 g per day for 8 weeks could confer a favorable effects on serum LDL-C concentration as well as HDL subfractions.  相似文献   
6.
对安徽6县市麻风MDT的实施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影响其接受率的主要因素是在家治疗的病人经常外出,往往在随访时见不到,因此为了做好MDT,除争取人力、物力和经费的支持外,还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特别是耐心说服经常外出的病人,使他们了解MDT的优越性,主动接受治疗,按时服药。  相似文献   
7.
997年5月至1998年3月,本站门诊部共完成合肥市宾馆从业人员体检712人。其中男性255人,女性457人,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18岁。本文为有关皮肤病检查情况报告。1检查方法主要检查部位是四肢、胸、腹、背部的皮肤、手足部的皮肤重点查,会阴免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廿烷醇联合阿托伐他汀和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HDL)颗粒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脂血症患者49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安慰剂对照组(n=17)、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组(n=16)和多廿烷醇20 mg联合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组(n=16,联合治疗组)。Lipoprint脂蛋白分类检测仪对HDL颗粒进行分类。治疗8周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及HDL颗粒的变化,分析多廿烷醇联合阿托伐他汀和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HDL颗粒的影响。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均降低(P0.05,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大颗粒HDLC浓度及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0.05),而小颗粒HDLC浓度及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在联合治疗组,大颗粒HDLC浓度及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小颗粒HDLC浓度及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01)。联合治疗组小颗粒HDL浓度和百分比的降低值显著大于阿托伐他汀组。结论 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均显著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HDL颗粒分布,增加大颗粒HDLC浓度及百分比,同时降低小颗粒HDLC的浓度及百分比;多廿烷醇联合阿托伐他汀降低小颗粒HDLC浓度与百分比的效果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单独治疗组。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影响麻风防治的诸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从1957年开始有计划地开展麻风防治工作,三十年来在流行病学调查、专业培训、建立防治机构,进行治疗、科研和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患病率和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至1986年底全省累计发现病人6986名,治愈4114名,外迁44名,下落不明60名,死亡1571名,现有病人1197名,患病率为0.023‰,比1966年的0.06‰下降了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79年以来,Dhoolpet麻风研究中心登记了大约1000例新发现的少菌型麻风(TT或BT)几乎全都接受每日氨苯砜50~100mg单疗,大多有改善,但少数病人临床无效,怀疑是感染了耐氨苯砜菌株。门诊监督随访了6例临床无效或病情恶化的BT型病人,其中5例皮损细菌涂片阴性(1例未查菌),规则治疗率90~100%。有2例在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