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儿童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BM)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参照TBM诊断标准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22例TBM患儿,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患儿临床各种指标及因素对预后转归(治疗后6个月)的影响。结果 222例患儿中,129例(58.11%)患儿预后良好,93例预后差,其中7例死亡。男童117例(52.70%),中位年龄6岁,其中<5岁者107例(48.20%);108例(48.65%)有与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史;110例(49.55%)确诊时长>21 d;137例(61.71%)患儿存在营养不良;205例(92.34%)结核病灶累及2个及以上部位或脏器,并以并发肺结核最常见[200例(90.09%)];病情分期(按照GCS评分)为Ⅱ期和Ⅲ期的患儿有144例(64.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葡萄糖及氯化物含量高是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OR(95%CI)=0.444(0.257~0.769);OR(95%CI)=0.914(0.854~0.980)],两者含量越高预后不良的发生率越低;而意识改变、性格改变、脑积液和梗阻性脑积液的高发生率则是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6.969(2.283~21.277);OR(95%CI)=2.531(1.105~5.796);OR(95%CI)=3.429(1.546~7.604);OR(95%CI)=10.233(1.059~98.886)]。结论 TBM患儿预后差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积极寻找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和其他脏器结核感染证据有助于TBM的早期诊断,改善患儿营养不良、降低脑积液的发生率则有助于改善TBM患儿的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翻转微课模式在小儿传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重庆医科大学2019级五年制儿科系19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14组。每组选择一个靶向课程重难点的微课主题,通过翻转课堂,制作原创微课视频,作品上传至超星平台供师生评价。结课后采用问卷调查教学效果,并对2019级与2018级五年制儿科学本科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及实习阶段出科考试成绩进行比较。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学生共完成14个翻转微课作品。98.47%(193/196)的学生认为这一模式有助于掌握教学重难点;93.88%(184/196)的人认为相比既往的读书报告、文献综述等,翻转微课作品原创性和作业质量更好;94.90%(186/196)的学生更愿意接受翻转微课模式。2019级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实习阶段出科考核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分别为(79.32±7.53)分、(88.68±4.87)分、(84.93±7.56)分,均高于2018级的(76.06±12.01)分、(87.15±4.09)分、(82.08±9.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翻转微课能有效解决小儿传染病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microRNA是一种长约19~23nt的小分子单链RNA,本身不编码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基因非编码区;其在生物个体发育、组织分化,以及病毒感染和肿瘤发生中都具有一定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microRNA寻找及其功能研究等实验方法,以此了解microRNA实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为了筛选胃癌中miRNAs 的表达标记,验证胃癌相关miRNAs的作用靶点,建立一种新的诊断和治疗胃癌的方法.方法 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3个正常胃组织标本,24个胃癌组织标本,胃癌细胞SGC7901和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中328个miRNAs的表达情况.用以上方法检测出在胃癌组织和SGC7901中,miR-433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进行验证.并用基因克隆和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miR-433的作用靶点.结果 共有26个miRNAs在胃癌标本(包括24个胃癌组织和SGC7901)中异常表达.其中19个miRNAs下调,7个miRNAs上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出miR-433在胃癌标本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该结果和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另外,在本实验中发现miR-433与Grb2(growth factor receptor-bound protein 2)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胃癌相关miRNAs已进行了初步筛选.其中,miR-433可能是胃癌中的标记性miRNAs之一,Grb2是其作用靶点.这为建立新的以miRNAs为基础的诊断和治疗胃癌的方法提供了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epG2细胞中HCV非结构蛋白5A(NS5A)对HCV IRES启动蛋白翻译的影响,以了解HCV的复制调控机制。方法将构建的表达双荧光素酶的双顺反子载体pCMV-Rluc-IRES-Fluc和含HCV NS5A基因的表达质粒pcDNA-NS5A共转染HepG2细胞,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虫荧光素酶的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CV-NS5A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虫荧光素酶基因mRNA水平,并与相应对照做比较,以观察HCV NS5A对HCV IRES介导虫荧光素酶翻译水平的影响。结果转染pcDNA-NS5A的HepG2细胞中虫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高于转染pCDNA3.I-3flag的对照组,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而RT-PCR虫荧光素酶基因mRNA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染pcDNA-NS5A的HepG2细胞质中可见HCV NS5A蛋白的表达。结论HCV NS5A蛋白对HCV IRES介导虫荧光素酶的翻译有正调节作用,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研究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入侵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的机制。方法:将临床EV71分离株接种于人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D)细胞,扩增和纯化病毒;MTT法检测不同病毒胞吞途径阻断剂对SKN-SH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用特异性的化学阻断剂预处理靶细胞后,Taq Man real-time PCR验证其对EV71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RD细胞能够成功扩增出EV71病毒,病毒滴度为1×105 TCID50。随着药物浓度梯度的增加,SK-N-SH细胞的生长增殖受到抑制。Taq Man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Z)能够抑制EV71 m RNA的表达(Ρ<0.05),制霉菌素(nystatin,NT)对其影响不大(Ρ>0.05)。结论:初步推测EV71入侵SK-N-SH细胞是通过网格蛋白依赖性的内吞作用入胞。  相似文献   
8.
型特异引物PCR法分析238株乙肝病毒基因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HBV)感染者HBV基因型分布状况,并建立一套HBV病毒株分型的简便可靠的分析法.方法:设计型特异引物,采用基因型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型.结果:238株HBV中218株得到分型.其中B型149例(男115例、女34例);C型63例(男47例、女16例);B C混合型6例(男4例、女2例).B型、C型和B C混合型检出率分别为68.3%(男69.3%、女65.3%)、28.9%(男28.3%、女30.8%)和2.8%(男2.4%、女3.8%).未检出A、D、E、F、G、H基因型.结论:HBV感染者以B基因型为主.基因型B检出率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HBV各基因型分布与性别无关(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分泌抗HBV 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鉴定其特性,为建立快速诊断HBV感染的方法奠定基础.方法:以重组乙肝疫苗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建立了能稳定分泌抗HBsAg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利用间接ELISA技术和Western blot进行单抗特异性的鉴定,同时采用间接ELISA方法鉴定mAb的Ig亚类,检测mAb的效价及相对亲和力.结果:获得1株可分泌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4D2,其抗体亚类为IgG1型,腹水效价为1:10(6),相对亲和力在10(5)以上.结论:成功地制备出抗HBV 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快速特异检测HBV感染的实验方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5例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儿发病年龄为11~18(13.48±2.24)岁。患儿均以腮腺肿大为首发症状,在病程(4.60±2.11)d出现睾丸炎症状,23例(65.7%)为单侧。激素治疗(2.54±0.77)d后睾丸肿痛开始好转,(5.11±0.60)d后缓解或治愈。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多见于青春期早期儿童,多为单侧,越早激素治疗睾丸炎病程越短,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