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慢性乙肝是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已是公认的定论,那么隐匿性乙肝(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与HCC的相关性如何,却尚有争议。此文综合国内外临床和动物研究结果,总结出:OBI是HCC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OBI保留有显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相同的致癌机制,如整合进宿主基因组,顺式激活相关基因或合成蛋白后反式作用于基因组或相关蛋白质,如合成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antigen,HBX)、前S蛋白和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这些蛋白可使肝细胞发生转化,影响信号通路,使细胞增殖、凋亡失衡。其次,持续存在的低载量病毒可导致轻微但持续的炎症坏死,肝细胞循环坏死、再生,加速肝硬化进程,最终导致HCC。最后,病毒突变及甲基化修饰在HCC发生中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重要原因,全球大约有4亿例HBV感染者,其中50%的患者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被感染,其中超过90%将转为慢性HBV感染。同时,HBV感染对妊娠的结局有不良影响(如:妊娠期糖尿病、产前出血、早产、低体质量儿等)。因此对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者在围生期进行有效管理是降低全球HBV传播率的重要手段,并能帮助医生更好地控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8年8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11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及重叠综合征(overlapping syndrome,OS),因PSC组患者仅1例,不纳入统计。回顾性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个人史、伴随疾病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在各组中的差异。结果:①AIH、PBC、OS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3.29±12.43)、(62.91±11.61)、(63.05±11.40)岁,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族遗传史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室指标中,抗线粒体抗体M2型在AIH、PBC、OS各组中阳性率分别为23.2%、52.8%、70.5%,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IH及PBC组间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P<0.01)、胆碱酯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P<0.05)、胆碱酯酶(P<0.05)及碱性磷酸酶(P<0.05)在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吸烟、性别、饮酒、用药史、临床症状、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感染、体液免疫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H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最常见类型。AIH在各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中起病年龄较小,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有一定遗传倾向。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胆碱酯酶在AIH中升高尤为明显,胆碱酯酶在PBC中升高更为显著。抗线粒体抗体M2型阳性率在重叠综合征中最高。作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危险因素,吸烟、性别、饮酒、用药史、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分组鉴别意义有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对丙肝患者的病毒学应答情况、抗肝纤维化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未合并肝硬化的慢性丙肝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照组40例使用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观察组一40例单独服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治疗。另外纳入服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的合并代偿期肝硬化的慢性丙肝患者18例为观察组二进行对比观察。对比治疗前后HCV-RNA、生化学指标、肝脏瞬时弹力成像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末病毒学应答率、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95%、95%,高于对照组的80%(P=0.043)、72.5%(P=0.006)。对比治疗前的观察组一及对照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治疗后2组AST、ALT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停药12周后,合并肝硬化代偿期的观察组二Ⅲ型前胶原(type Ⅲ procollagen,PCⅢ)(125.616±14.683 vs. 25.783±14.006,t=22.091,P=0.000)、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329.927±66.372 vs. 163.883±55.623,t=8.066,P=0.000)、肝硬度值(19.627±3.594 vs. 15.300±3.645,t=3.456,P=0.003)较前明显下降。观察组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5%(?字2=6.373,P=0.012)。结论: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相较于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其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同时有改善肝脏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rma,HC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50万人死于肝细胞肝癌[1],肝癌居我国癌症死亡的第3位.众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6.
银屑病是一种以慢性皮肤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在前期rhIL23R-CHR/Fc融合蛋白显著改善银屑病小鼠症状并初步阐明药理机制的基础上,利用TNF-α刺激人皮肤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建立银屑病细胞模型(Act-HaCaT),通过转录组测序并结合qRT-PCR,筛选rhIL23R-CHR/Fc融合蛋白调控Act-HaCaT细胞功能时发挥关键作用的lncRNA分子。研究结果表明,rhIL23R-CHR/Fc融合蛋白能够显著抑制Act-HaCaT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产生,通过筛选得到lncRNA ENST00000522718,并发现敲低ENST00000522718能够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产生,提示ENST00000522718在银屑病的病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产氟罗沙星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国产氟罗沙星对493株临床分离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与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和几种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氟罗沙星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对肠杆菌科细菌的MIC90≤1μg/ml。对铜绿假单胞菌亦有较强抗菌活性,其MIC50、MIC90分别为2和4μg/ml。金葡球菌(含MRSA菌株)对氟罗沙星亦很敏感,MIC90≤1μg/ml。链球菌属对其基本耐药,MIC90为8~16μg/ml。对大多数常见致病菌,氟罗沙星体外抗菌活性与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相近,稍逊于环丙沙星。对革兰氏阴性菌,氟罗沙星与头孢噻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相当,优于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庆大霉素。耐庆大霉素、头孢菌素菌株对氟罗沙星仍敏感。细菌对氟罗沙星单步自发耐药突变频率极低,但通过连续传代培养可以培育出对氟罗沙星高度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为试验药 ,环丙沙星为对照药 ,治疗成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评价前者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单盲、平行法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各完成合格病例 2 3例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1.3%和 78.3% (P <0 .0 5 ) ,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91.3%和 72 .7% (P <0 .0 5 )。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分别为 12 .5 %和 8.7% (P >0 .0 5 )。结论 :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成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疗效优于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呈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目前全球大约有20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HBV),仅慢性HBV携带者就有近四亿人,其中我国慢性HBV携带者超过1亿.HBV感染不仅可导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约20%~30%感染者因HBV相关疾病死亡[1].大约30%的患者由于HBV的活动性复制和转氨酶升高而需要抗病毒治疗.对野生株病毒感染病人,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实现HBeAg血清转换.对HBV高复制而HBeAg阴性的突变株(核心启动子突变或前C区终止密码突变)感染病例,治疗的目标是坚持长疗程抗病毒治疗持续抑制HBV复制防止肝功恶化[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2年3月—2014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就诊的HBs Ag阴性、HBV DNA在检测值以下的乙肝患者110例。采用高纯度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提取血清HBV DNA,采用巢式PCR对HBV基因组C、S、X区进行扩增。对不同性别、年龄及血清学模式[单独抗-HBc(+)及抗-HBs(+)/抗-HBc(±)]患者,以及不同病因所致肝损害患者的OBI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以巢氏PCR结果2个或2个以上区段同时阳性判定为OBI,110例入选患者OBI阳性率为23.6%(26/110);不同性别、年龄段、血清学模式患者OB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异常组OBI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35.1%vs 11.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明原因肝损害及有明确病因肝损害的OBI发生率分别为31.0%(9/29)和39.3%(1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HBs Ag阴性患者中,OBI更易发生在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当HBs Ag阴性患者肝损害原因不明时,应及时采用高灵敏HBV DNA检测方法以排除HBV隐匿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