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总结不同胸主动脉瘤手术所采用的体外循环(ECC)策略,探讨深低温停循环(DHCA)期间的重要器官保护方法。方法2005年7月-2011年7月共完成胸主动脉瘤手术共104例,其中,采用中低温ECC完成10例,采用DHCA双侧选择性顺行脑灌注(SACP)技术完成92例,采用常温半身ECC完成手术2例。疾病种类包括DeBakey(Ⅰ、Ⅱ、Ⅲ)型夹层、真性胸主动脉瘤和假性胸主动脉瘤。结果ECC时间75-371(198±51.2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5-299(125.87±67.88)min,停循环时间29-136(54.87±22.51)min,DHCA时最低鼻咽温度11.6-20(17.08±0.73)℃,常规超滤81例,超滤液量1000-4500ml,常规超滤+平衡超滤11例,超滤液量5000-7200ml,术中出现“假腔灌注”一例。104例患者手术顺利,安返监护室,术后12-72h清醒,术后早期清醒前出现躁动9例,早期低氧血症18例,肾功能不全13例。99例治愈出院,死亡5例。1例术后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和脑出血,1例死于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及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术后多发性腔隙性脑梗、脑出血及气管食管瘘,1例死于吻合口大出血床旁开胸止血后感染。结论根据胸主动脉瘤发病部位和手术方法不同,应采用不同的ECC方法。灌注师与术者的紧密配合和高水平的ECC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加强术中重要器官的保护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安全及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在体外循环下对148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心脏瓣膜手术,体外循环预充总量1 600~1 800 ml,维持红细胞压积(HCT)24%~30%,晶胶比0.5~0.61。全部患者均用Dideco EVO或Terumo-18膜肺,体外循环采用常温或中浅低温高流量灌注方法,4∶1冷氧合血灌注进行心肌保护。术中监测血液稀释度、平均动脉压、电解质和血糖等变化,定时进行血气分析,调节酸碱平衡,给予常规超滤与零平衡超滤,记录尿量。结果体外循环时间为31~176 min,平均(94.1±32.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4~130 min,平均(65.9±27.2)min;辅助时间7~75 min,平均(23.2±13.1)min;自动复跳率79%,145例血流动力学平稳,顺利停机;3例经二次辅助循环10~20 min顺利停机。4例患者在ECC停机后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术后死亡5例,死亡率为3.4%,其中4例死于严重低心排,1例死于感染后多器官衰竭。结论良好的膜式氧合器,合理的血液稀释,有效的组织灌注以及对各脏器的保护等综合性措施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的质量,确保术中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885个乳腺病灶近红外扫描图像病灶灰度深浅和病灶影形态分类进行了研究。认为病灶影灰度三级判定和病灶影形态分类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结合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ASCP)手术中脑保护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行主动脉夹层手术的老年患者(60岁以上)62例,体外循环均采用DHCA技术和在DHCA基础上行ASCP,应用离心泵头,控制脑灌注的流量及压力。术中监测血液稀释度、平均动脉压、电解质和血糖等变化,使用降温期间用PH稳态、低流量及复温期间用α-稳态的联合方法进行血气分析,调节酸碱平衡,给予常规超滤与零平衡超滤相结合,记录尿量。结果体外循环转机时间为104~206 min,平均(164.8±38.1)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7~125 min,平均(90.1±32)min;停循环时间为(n=53)18~61 min,平均(36.2±15.7)min,脑灌注时间15~55 min,平均(37.8±10.6)min辅助时间13~79 min,平均(47±20.9)min;常规超滤54例,超滤液量为1 200~5 000 ml,常规超滤和平衡超滤相结合4例,超滤液量为5 000~7 000 ml,全部患者手术顺利,血流动力学平稳,顺利停机,安返监护室,术后14~70 h清醒,术后早期出现躁动3例,短期低氧血症5例,肾功能不全2例,61例治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肾衰竭及脑出血。结论在DHCA期间合理安全的脑保护,有利于提高老年DeBakey主动脉夹层患者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的质量,确保术中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替换手术中脑保护方法的应用,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双侧选择性顺行脑灌注技术(SACP)、血液超滤技术和药物辅助保护技术,为16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及2例弓部动脉瘤患者施行全主动脉弓四分支人工血管替换术。通过观察术后患者双侧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情况,球结膜有无水肿及水肿程度,术后清醒时间及清醒程度,清醒后有无神经功能异常,有无躁动及四肢活动情况,初步判断患者有无脑缺血、缺氧表现,有无脑水肿及脑水肿程度,有无脑梗塞和脑出血情况发生,如果怀疑有上述情况发生,可以进一步通过头部CT检查加以证实,从而对患者术中脑保护效果作出综合判定及评价。结果:18例患者手术顺利,14例患者术后早期完全清醒,未出现脑缺血、缺氧、脑水肿、脑梗塞和脑出血引起的短暂或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无呼吸功能及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治愈出院;死亡4例。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106~371(253.9±65.3)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41~299(186.7±53.8)min,DHCA时间22~136(68.0±24.1)min,DHCA时最低鼻咽温度11.6~22.2(16.1±3.1)℃,DHCA时双侧顺行选择性脑灌注流量控制在在5~10 mL·kg-1·min-1,经右侧桡动脉监测脑灌注压力,一般在40~60 mmHg,超滤液量1 000~7 200(4 078.0±1 350.7)mL,血液红细胞压积达到25%以上。 结论: 深低温是停循环时脑保护方法之一,但受时间限制;双侧顺行选择性脑灌注延长了停循环安全时限,避免了大脑Willis环不完整缺陷,使双侧脑供血更均匀;药物保护技术和超滤技术的应用使脑保护效果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转流方法、结果做了初步总结,就转流中人工心肺机的管理,灌注压的监测,灌注流量的控制以及速尿的应用几个问题谈了个人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7.
大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 :分析 1 0 2例心胸比率≥ 0 .70大心脏瓣膜病人手术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应用人工机械瓣膜 ,手术施行了单纯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置换 ;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 ;二尖瓣置换加主动脉瓣成形 ;联合瓣膜置换。附加术式为保留二尖瓣装置行二尖瓣置换 ,左心房折叠缝合及部分切除。结果 :全组术后早期死亡 5例 ,占同期手术病例的 4.9% ,晚期死亡 7例。长期生存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 ,心胸比率平均缩小 0 .1 9。结论 :大心脏瓣膜病人经围术期全面、确切的心肌保护 ,同时行改进的心脏瓣膜置换技术 ,完全可以得到救治 ,近、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84例乳腺癌近红外扫描图像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乳腺癌近红外扫描的临床诊断,应从肿块灰影的特点、血管的改变、血管与肿块影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分析图像特点进行诊断。此外还从三个方面对84例图像进行了归纳、分型和统计。作者强调乳腺癌的近红外扫描诊断应把重点放在肿块灰影特点和血管改变上,同时对近红外扫描乳腺癌的诊断标准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9.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非发酵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院内感染的条件致病菌,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大于30%[1]且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其耐药性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管理策略,总结新型手术中体外循环的初步经验。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8月122例病人实施微创心脏手术,其中男性54例,女性68例,年龄14-65(36.7±14.5)岁,体质量31-76(57.3±10.6)kg。61例采用常温非停跳心内直视手术(非停跳组),其余病例于浅或中低温体外循环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术(停跳组)。术式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成形术,三尖瓣成形术,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左房黏液瘤摘除术。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病例采用股动脉插管、二级股静脉插管建立循环回路,必要时加用上腔静脉插管引流。其余病例均采取股动脉插管、同侧股静脉插管及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回路。停跳组阻断升主动脉后,顺行灌注4∶1冷血停搏液,行浅或中低温高流量灌注。必要时配合超滤。结果体外循环时间20-161(72.4±27.9)min,最低鼻温27.7-35.4(33.0±1.9)℃,最低肛温31-35.7(34.1±1.3)℃。停跳组61例病例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7-107(49.9±21.0)min,其中36例病人心脏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为58.9%。转中常规超滤3例,超滤液量1 500-3 000ml;平衡超滤8例,超滤液量2 000-7 000ml;常规超滤±平衡超滤6例,超滤液量3 800-6 500ml。122例患者均安返监护室,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4-18(6.5±2.5)h。监护室停留时间为13-37(19.0±4.8)h,术后胸腔引流量50-420(150±203)ml。术后住院时间为6-21(7.2±2.0)天。治愈出院121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0.8%。结论综合而全面的进行体外循环管理对微创心脏手术是有效而必要的,同时还应注重与术者及麻醉师等相关手术人员的有效配合与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