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下肢血管病变(LEVD)是否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78例和非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M组)4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及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根据下肢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DPN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FBG、HbA1c、LEVD评分较DM组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SBP、DBP在2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LEVD暴露发生DPN的危险性是无LEVD暴露患者的7.4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PN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病程、HbAlc、LEVD评分;2型糖尿病患者LEVD评分增高发生DPN的危险性增高,当LEVD评分>0时,发生DPN的危险性是无LEVD患者的7.4倍。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性胸腔积液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炎旁胸腔积液(PPE)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支原体感染与非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差异,并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各指标的诊断界值及回归模型的诊断准确度。结果支原体感染与非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球蛋白IgA及IgM,胸腔积液中多核粒细胞比例、葡萄糖及乳酸,以及胸腔积液纤维分隔形成、胸膜增厚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血清IgM及LDH,胸腔积液中乳酸(LAC)在支原体感染组及非支原体感染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界值分别为ROC曲线下面积(AUC)=0.887(95%CI:0.830~0.944,P0.001)。结论对于病原不明确的PPE患儿,若存在年龄3.92岁,血清IgM1.29 g/L及LDH367 U/L,胸腔积液LAC4.02 mmol/L时,应高度怀疑支原体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农村地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支气管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农村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防治哮喘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8年5月沧州地区农村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75例,于2011年5月-2013年10月,分阶段对患儿进行29项因素问卷调查及相关的临床体检,完成调查300例,分为哮喘组和非哮喘组。各因素与哮喘的相关性统计,采用软件SPSS 16.0,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哮喘患病率为26.33%;哮喘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X10)(OR=65.562;95%CI:21.604~198.963),一二级亲属过敏性鼻炎史(X6)(OR=8.161;95%CI:2.735~24.350),湿疹史(X3)(OR=5.538;95%CI:2.322~13.208),个人过敏史(X4)(OR=3.458;95%CI:1.529~7.823),一二级亲属哮喘史(X5)(OR=3.204;95%CI:1.330~7.721)。结论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是哮喘发生的强预测因子、一二级亲属过敏性鼻炎、哮喘史、湿疹史、个人过敏史是本地区农村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引起小儿胸腔积液的原因很多,尽早明确病因,对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均有重要意义.胸腔积液的出现意味着患儿存在严重的局部或全身性疾病,而肺部感染又是小儿胸腔积液的主要病因,临床上以细菌、支原体及结核感染为主,如果感染处理不当易形成脓胸,病理学发现早在脓胸形成后7 d即可见到胸膜表面纤维蛋白积聚,结果可至胸膜纤维化,因此早期诊断胸腔积液对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治愈率,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我院小儿肺炎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河北省儿童医院小儿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5年2月~2006年11月我院收治的736例确诊为肺炎患儿的痰标本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736例痰标本中分离致病菌18种共335株,总阳性率为45.5%,以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为主,占81.5%,革兰阳性菌(G 菌)占18.5%.G菌对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高,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率分别高达64.9%、67.2%,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耐药率低,对美罗培南敏感.G 菌对青霉素、头孢唑林、克林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SMZ)耐药率高,对关罗培南耐药率为0,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敏感.结论:本院小儿肺炎致病菌以G杆菌占优势,不同菌种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存在差异.非发酵G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非发酵菌耐药性比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克服白血病化疗中的骨髓抑制,采用含人多药耐药(MDR1)基因全长cDNA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入脐血单个核细胞,探索一种MDR1基因导入脐血造血细胞稳定、有效的方法,评价MDR1基因转染脐血细胞及其功能的表达,为体内转染MDR1基因保护骨髓免受大剂量化疗药物损伤提供条件。方法:采用含有MDR1基因表达质粒pHaMDR1/A的包装细胞PA317传代培养产病毒法,通过浓缩病毒上清液将MDR1基因导入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免疫组化法、流式细胞学等方法从基因、蛋白质、功能及细胞生物学特性等不同水平检测MDR1基因在脐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转染率及其与转染时间的关系和功能的表达;转染行为是否影响脐血细胞生物学特性。结果:(1)建立了一种安全可行、稳定高效的MDR1基因体外转染脐血造血细胞的体系和方法;(2)PCR方法证实外源性MDR1基因可有效性地体外整合到脐血单个核细胞中;(3)免疫组化法测得2日、4日、6日转染率分别为18.0%、29.8%、34.7%;(4)柔红霉素排出试验证实导入的MDR1基因表达产物P-gp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5)转染后的脐血细胞周期生物学特异性无异常。结论:MDR1基因体外转染脐血造血细胞是安全可行的,且在体外有稳定、有效的表达。这一方法为进一步在化疗骨髓保护的体内实验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补肾祛痰法治疗糖耐量低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淑华 《四川中医》2007,25(5):44-45
目的:观察补肾祛痰法治疗糖耐量低减(IGT)的疗效。方法:将9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比较治疗前后体重指数(MBI)、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84.44%,疗效相当(P>0.05)。但中药降低MBI、FINS、2HINS、TC、TG、LD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药可明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可逆转糖耐量低减。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肝肾调和气血法辅助治疗甲亢的疗效。方法:将5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配合补肝肾调和气血中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FT3、FT4下降指标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补肝肾调和气血法辅助治疗甲亢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