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咳嗽是初级保健中寻求医疗健康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亚急性咳嗽病程3~8周,咳嗽是其主要症状,胸部医学影像检查正常。长期咳嗽对患者生活质量会产生影响,而且长时间的咳嗽导致抗生素的滥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在镇咳药物上的花费为40亿美元。亚急性咳嗽较多是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导致支气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和广泛的上皮完整性的破坏[1]。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缬沙坦/氢氯噻嗪(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制剂与缬沙坦(缬沙坦80mg)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谷峰比值(TPR)和平滑指数(SI),评价缬沙坦/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SBP≥140mmHg且<160mmHg(1mmHg=0.133kPa),DBP≥95mmHg并且<110mmHg]84例,随机分为缬沙坦/氢氯噻嗪和缬沙坦组,共服药8周,观察服药前后血压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缬沙坦/氢氯噻嗪组和缬沙坦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84.2、52.5,达标率分别为73.9、42.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缬沙坦/氢氯噻嗪组TPR为SBP76.7、DBP71.2,均>50;SI为SBP1.14±0.39、DBP1.09±0.27,均>1。缬沙坦组的TPR为SBP77.6、DBP71.3,均>50;SI为SBP1.24±0.39、DBP1.19±0.27,均>1。两组的TPR和S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优于单用缬沙坦80mg,TPR和SI...  相似文献   
3.
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是一种代谢性脑病,是由于酒精中毒引起硫胺素急性缺乏所致,若能及时确诊并给与正确治疗,症状可在数小时内迅速改善,数天至数周即可痊愈,若处理不当,病死率可达50%。该病临床误诊率高,尸检证实其生前诊断率仅为20%[1]。临床上主要发生于慢性乙醇中毒、妊娠剧吐以及长期营养不良患者,静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所致者罕见报道。现将本院近年所见2例报告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比伐芦定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慢血流/无复流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8-11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行直接PCI治疗的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1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纳入患者分为4组:普通肝素组51例(A组),普通肝素+重组人尿激酶原组42例(B组),比伐芦定组(C组)45例,比伐芦定+重组人尿激酶原组40例(D组)。观察4组患者直接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校正帧幅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TMPG)、术后2hST段回落率(ST-segment resolution,STR),术后1个月内出血情况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events,MACEs)发生率。结果:B组和D组慢血流/无复流(TIMI≤2级)的发生率和cTFC均低于A组和C组,达到TMPG 3级比例和STR比例均高于A组和C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直接PCI后1个月内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死亡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组和D组出血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伐芦定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可以有效改善心肌灌注水平,减少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率,而且相比肝素出血风险更低,适合应用于老年高血栓负荷心肌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高血栓负荷患者经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8-08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行急诊PCI治疗的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279例,其中80例经血栓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血栓抽吸组),62例通过指引导管冠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冠脉溶栓组),65例行血栓抽吸后通过血栓抽吸导管靶血管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治疗组),72例直接PCI治疗(直接PCI组)。观察4组患者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筛选与慢血流或无复流相关的临床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PCI后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组患者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发生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发生率低于另外3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再灌注时间(OR=2.986,95%CI:2.160~4.129,P0.001)、BMI(OR=1.698,95%CI:1.416~2.036,P0.001)及直接PCI(OR=7.255,95%CI:2.492~21.123,P0.001)是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栓抽吸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OR=0.224,95%CI:0.061~0.829,P=0.025)是慢血流或无复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血栓抽吸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可降低STEMI高血栓负荷患者急诊PCI术后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子代人群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60例血压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子代(研究组)和6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ApoE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的PCR片段均得到满意扩增,共检测出6种基因型,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均达到连锁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两组均以ApoE3/3为优势基因型,但两组各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以ε3等位基因频率最高,ε2等位基因最低;研究组ε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x2=12.42,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子代人群高血压的易感基因为ApoEε4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7.
正哮喘(Asthma)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肺疾病,其特征是气道对过敏原的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气道水肿和粘液分泌增加。哮喘根据诱导痰中浸润的粒细胞不同,可分为四种不同的表型[1],分别为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混合性粒细胞和少粒粒细胞表型。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是Brinkmann等[2]在2004年首次报道,当机体受到炎症刺激时,中性粒细胞从血液中迁移到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缬沙坦氢氯噻嗪和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功能受损患者左室厚度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30~65岁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受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8例,服用缬沙坦氢氯噻嗪(含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2.5mg),每日1次;对照组28例,服用缬沙坦80mg,每日1次。两组用药4周末如坐位舒张压≥12kPa或收缩压≥18.7kPa,剂量加倍,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末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且两组间降压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两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及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缬沙坦氢氯噻嗪不仅能有效降压,而且能更显著地改善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降血脂药)对冠心病(CHD)患者血脂的影响并分析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146例LDL-C未达标的CHD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晚1次,疗程8周,判断其疗效,并观察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膳食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对LDL-C达标率的影响.结果 治疗8周后,总胆固醇(TC)、LDL-C水平较服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小于50岁、合理控制膳食、血糖控制良好的CHD患者,LDL-C达标率较高.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膳食控制、HbA1c水平是CHD患者LDL-C达标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阿托伐他汀有效减低CHD患者LDL-C水平,饮食控制及HbA1c水平影响LDL-C达标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两次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调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提高MHD患者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达标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入血液透析后均按照规范化管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血钙、血磷、iPTH指标、钙磷代谢调节药物用药情况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情况,分析血钙、血磷、iPTH达标情况并与本中心2014年的调查结果比较。结果 ①本次调查共入选患者212例,其中男性117例,女性95例,与2014年调查相比,两次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参照改善全球肾脏病组织(KDIGO)标准,本次调查血钙达标者132例,占63.5%;血磷达标者75例,占39.3%;iPTH达标者116例,占59.8%,与2014年调查结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本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降磷药物使用情况,碳酸钙14.2%(30/212),碳酸镧11.8%(25/212),司维拉姆1.4%(3/212);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治疗药物使用情况,其中活性维生素D(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42.5%(90/212),西那卡塞9.4%(20/212)。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依从性差、超重为高磷血症的危险因素(OR=2.597,95%CI:1.404~4.806,P<0.05;OR=4.522,95%CI:1.458~14.025,P<0.05)。结论 本次调查血钙、血磷、iPTH达标率好于2014年调查结果。服药依从性差为影响血磷达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