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在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不同病理阶段的表达情况,揭示DDR2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橄榄油拌平衡饲料喂养大鼠的基础上给予60%(V/V)白酒胃内灌注,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12、16、20周末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并检测血清学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DDR2基因和蛋白表达并与各项酒精性肝纤维化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白酒灌胃后DDR2 mRNA和蛋白表达量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增加,对照组DDR2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1.023±0.132、0.321±0.027,模型1组为3.644±1.686、0.476±0.046,模型2组为8.337±2.387、0.738±0.057,模型3组为15.730±4.569、0.997±0.049,四组之间DDR2 mRNA水平(F=21.74,P<0.01)及蛋白质表达(F=10.3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相关性分析显示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DDR2与Ⅰ、Ⅲ、Ⅳ型胶原面积及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蛋白水平等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与Ⅲ型胶原、透明质酸、Ⅳ型胶原蛋白关系最为密切.结论 随酒精性肝纤维化进展,DDR2表达呈时间依赖性,提示其在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过程中乙醇诱导肝细胞线粒体质量和跨膜电位变化.方法:将2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酒精性肝病模型组10只,用高度白酒灌胃建立动物模型;对照组10只,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白酒灌胃.分离大鼠肝细胞用Rhodamine123和NAO标记,以流式细胞仪测定线粒体质量和跨膜电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线粒体跨膜电位(△ψm)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的线粒体膜中心磷脂含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长期摄入酒精可导致肝脏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以及线粒体膜损伤,从而引发肝细胞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在特定的土壤条件、自然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下,来自特定产区、加工技术精细、在历史上形成的品质优良、疗效确切而被社会一致公认的中药材.从生物学角度出发,“道地性”与道地药材的表型、遗传背景及环境三者有关[2],它是遗传、环境及药材表型三者在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在某个特定时空上的一个反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层级护士中医护理模式执行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采取相应的层级管理策略,提高护士执行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医护理模式执行力调查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95名护士、17名护士长及98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层级护士中医护理模式执行力存在差异(P<0.01或P<0.05);不同层级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程度存在差异(P<0.01或P<0.05);学历、护士层级、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程度是护士中医护理模式执行力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层级护士执行力水平的提升应从提高护士学历、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程度等方面实现,护理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层级管理理念,培养护理人才,从而提高护理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5.
P物质及其受体在小鼠免疫性肝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P物质(SP)及其受体NK-1R介导的神经源性炎症在小鼠免疫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 A)建立免疫性肝炎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肝组织匀浆SP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同时应用RT PCR法对各组动物肝脏组织中NK-1R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比较。结果模型组肝脏损害严重,以肝细胞肿胀和免疫细胞浸润为特征;肝组织匀浆SP含量模型组(507.25±30.35) 显著高于对照组 (238.59±21.90) (P<0.01);而且模型组NK-1R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P物质及其受体参与了小鼠免疫性肝炎的起始阶段,并在炎症的激发和扩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构建中风病辨证施护模式,以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法将200例中风病患者按病区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采用中医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构建中风病辨证施护模式,采用该模式对患者辨证分型施护。连续14d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Barthel指数评价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风病辨证施护模式应用于临床效果可靠,患者满意,可作为中医临床护理和研究的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