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易感基因的位点.方法 选择1999年11月至2006年3月的24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为患者组,比较其临床特点,采用t检验比较红霉素治疗前、后实验室数据的变化.另选53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寡核苷酸微阵列基因芯片对HLA-A、HLA-B,DR位点进行检测,采用SAS 6.12软件对疾病的相关性进行卡方检验评估,筛选我国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HLA易感基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患者组HLA-A2频率为20.83%(5/24),对照组为66.04%(35/53),两组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2,P<0.01);HLA-A2频率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呈负相关(比值比=0.12);而患者组HLA-A11频率为58.33%(14/24),对照组为26.42%(14/53),两组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7,P<0.01);HLA-A11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呈正相关(比值比=3.9);但在HLA-B位点的检测中未发现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有易感基因.尽管患者组在HLA-B54、HLA-B55、HLA-B56的频率分别为12.5%(3/24)、16.67%(4/24)、8.33%(2/24),高于对照组的频率[5.66%(5/53)、3.78%(2/53)、3.78%(2/53)],经统计处理两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08、3.82、0.70;P均>0.05);此外,患者组HLA-DRB5 *010/020频率为37.5%(9/24),对照组为16.98%(9/53),两组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P<0.05),必须考虑病例数较少所造成的误差.结论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HLA易感基因主要位于HLA-Ⅰ类分子A和B位点之间,但HLA-A2可能是中国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发病率相对较低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高碳酸性呼吸衰竭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和支气管扩张)使用无创性机械通气的治疗价值.方法11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9例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和4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因慢性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而住院.第1次住院时未使用无创性机械通气,而在第2次住院时予以无创性机械通气.观察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和住院天数的变化.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和支气管扩张患者在使用无创性机械通气的过程中①大多患者能表现很好的依从性,占91%.②动脉血气有所改善.PaCO2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由62±10 mmHg降至53±6mmHg,(P<0.01);在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由52±10 mmHg降至42±7 mmHg,(P<0.001);在支气管扩张患者由56±6 mmHg降至44±10 mmHg,(P<0.005).同时PaO2也有上升,分别由(61±13)mmHg、(60±12)mmHg、(58±11)mmHg升到(71±15)mmHg、(71±11)mmHg和(75±18)mmHg,(P均<0.001).③与未用无创性机械通气的住院时间相比,住院天数有减少(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和支气管扩张的治疗中依从性好、动脉血气有改善和住院天数缩短.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只有呼吸顺畅,我们的身体才能充满活力和元气。如何在这一呼一吸间把握自己的健康?这是我们本期要讨论的话题。哮喘突发、呼吸困难的情景经常会出现在影视剧中,使得这一疾病众所周知。不少人出现呼吸不畅、时常气喘的症状,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哮喘。  相似文献   
5.
神经内分泌分化在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较差,近期研究发现非小细胞忡癌中有部分含有神经内分泌(Nemoendocrine,NE)颗粒,目前对含有NE颗粒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疗效国内外尚有争议。本工作综合应用电镜、免疫组化和影像学分析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对62例NSCLC患者进行含铂类方案1~2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通过影像学判定化疗疗效。然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标本用光镜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疗效、电镜观察NE颗粒、免疫组化法检测NE标记(CgA、Syn)。结果:本组病例NE标记阳性29例,阴性33例,阳性率为46.8%。在影像学上:NE分化阳性患者中有10例部分缓解(PR),19例为无效(NR);阴性患者中有5例为PR,28例为无效(NR),但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69)。在组织病理学上:NE分化阳性患者中有21例组织学有效;阴性患者中有10例达到组织学有效,NE分化阳性的NSCLC患者化疗后病理组织学疗效较阴性者好(P=0.023)。结论:NSCLC中NE分化阳性的患者对化疗较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姜黄素联合雷公藤红素体内外抗胃癌作用及联用优势。方法 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姜黄素、雷公藤红素、姜黄素+雷公藤红素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建立裸鼠BGC823细胞胃癌皮下移植模型,评价姜黄素、雷公藤红素、姜黄素+雷公藤红素给药后的抑瘤率、安全性及荷瘤裸鼠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姜黄素、雷公藤红素、姜黄素+雷公藤红素均可抑制BGC823细胞增殖,IC_(50)分别为(57.47±5.22)、(2.11±0.07)、(0.22±0.01)μmol/L。姜黄素+雷公藤红素(10μmol/L+2μmol/L)可以诱导(73.07±3.82)%的BGC823细胞凋亡。姜黄素+雷公藤红素联合灌胃给药对BGC823细胞荷瘤裸鼠的抑瘤率为(64.87±4.16)%、中位生存时间为50.5 d,对体质量、肝指数和脾指数无显著毒副作用,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姜黄素联合雷公藤红素在体内和体外均有显著协同抗胃癌作用。  相似文献   
7.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君  沈策 《国际呼吸杂志》2006,26(7):518-521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东亚地区人种较为特异的肺部疾病,它是一种复合基因病。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近年已有了一定的结果,与该病相关的基因有:MUC基因、白介素(IL)-8基因、HLAⅠ和Ⅱ类基因、与抗原递呈系统有关的基因(TAP,LMP)等。而这些基因可能对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现就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一种两肺弥漫性呼吸性细支气管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它的发病可能与亚洲黄种人所特有的某些基因有关,参与机体的免疫或变态反应。HLA是机体疾病易感性的主要遗传成分与人体免疫功能相关。目前研究表明,DPB疾病的HLA正相关基因主要为HLA—B5401,HLA*A11等,负相关基因可能HLA*B44与HLA—A33和HLA*DRB1*1302,而HLA Ⅲ类分子和此病无关,因而认为DPB疾病相关基因位点可能在HLA-B和HLA-A基因之间。  相似文献   
9.
骨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应用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骨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医学和经济学价值。方法:配合卫生部2004年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颁布,2005年我院对所有手术科室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合理性进培训和监管,将2005年1月~9月资料与2004年同期资料比较并统计分析,观察抗生素合理应用后,患者抗生素平均应用天数、人均住院日、人均抗生素应用费用等情况的变化。结果:2005年在合理应用抗生素后与2004年同期相比:①骨科患者的抗生素平均应用天数有减少(t=3.088,P=0.037);②人均住院日有降低(t=2.805,P=0.049);③人均抗生素应用费用有减少(t=3.323,P=0.029)(P〈0.05)。结论:在骨科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有医学和经济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高校网格化的健康教育模式在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中的应用效果,为促进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习惯养成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2019级新生1 123名;干预组(578名)采用网格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545名)保持常规健康教育模式。1个学期后,比较两组大学生健康素养情况。  结果  西安交通大学新生健康素养具备率偏低(干预组:17.12%,对照组:17.61%);其中慢性病防治素养(干预组:15.92%,对照组:16.70%)较低。1个学期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大学生总健康素养具备率均有显著提高(干预组:47.75%;对照组:27.71%;χ2值分别为20.50,5.47,P均 < 0.05)。除安全与急救素养外,相对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网格化健康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总健康素养、3个维度及六大健康素养的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  结论  西安交通大学新生健康素养具备率较低;网格化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提升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符合新时期高校健康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