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步行运动训练对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左心室结构和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探寻运动训练的意义.方法 将223例心功能分级Ⅱ~Ⅲ级的CHF患者分为处方康复组、非处方康复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处方康复组和非处方康复组按不同的要求进行康复训练.入选时及6个月随访时对各组进行血压测量、6 min步行距离测量和血浆BNP水平测定,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 入选时,各组血压、6 min步行距离、左室功能及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随访时,处方康复组再次住院例次和其中因心功能恶化再次住院比率明显低于非处方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与运动训练前及其他2组比较,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6 min步行距离和LVEF明显提高(P<0.01),LVEDd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步行运动训练可改善CHF患者的运动耐力,降低血浆BNP水平,且安全性好,但短期内对左室的重构尚无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步行训练方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康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95例Ⅱ~Ⅲ级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随机被分为康复组(152例)和对照组(143例),康复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步行训练,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经过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静息心率、6min步行距离、心脏超声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运动训练前不同组间一般情况、血压、静息心率、6min步行距离和左室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训练6个月后各组死亡情况没有差别;步行运动训练组总再次住院率(20.4%∶33.6%)和因心血管疾病再次住院率(11.8%∶22.8%)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运动训练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康复组治疗后静息心率明显下降[(72.1±15.7)次/min,(74.3±16.8)次/min∶(66.8±12.4)次/min],6min步行距离[(284.9±104.7)m,(296.1±134.5)m∶(328.6±124.2)m]和LVEF[(33.4±9.7)%,(30.4±9.6)%∶(35.9±10.9)%]均明显增加(P均0.01);血压和LVEDd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一定强度的步行训练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康复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对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入选125例孤立性房颤患者与60例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用气相色谱与质量光谱学法检测尿液异前列腺素(F2-IsoP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房颤患者血清IL-6、IL-8、IL-10、TNF-α、MCP-1浓度均增高(均P<0.05),而尿F2-IsoPs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602)。在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三种房颤中,血清TNF-α、IL-10浓度逐级增加(均P<0.05)。结论:炎症与心房纤颤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导管检查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明确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经心脏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216例,行左、右心导管检查术。结果216例诊断为法乐氏四联征、法乐氏五联征组共73例,复杂性先心21例,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共122例。结论心导管检查术是明确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性质、部位及程度的可靠方法,对提供手术适应证及制定手术方式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多种生化指标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入选的9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单纯高血压患者(n=50),B组为高血压合并有微量蛋白尿患者(n=48),同时选择5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 C)、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四项指标.结果 三组Scr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ys C、β2-MG、NA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B组Cys C、β2-MG、NAG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由Cys C、β2-MG、NAG组成的生化标志组合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的阳性诊断率达69.3%(68/98),明显高于Cys C 36.7%(36/98)、β2-MG 28.5%(28/98)和NAG 33.6%(33/98)各单项检测(P〈0.01).结论 多种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可较早地反映高血压肾功能受损程度,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的诊断具较高的敏感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途径使用5F导引导管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处理一般病变的经验。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月~2009年10月106例经桡动脉途径分别利用5F或6F导引导管完成PCI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分组(5F组和6F组)对比分析临床一般情况、靶血管的特点、血管并发症等。结果106例患者中,使用5F导引导管完成39例,占36.8%;5F组女性所占比例、平均年龄高于6F组;急症手术明显低于6F组。术中对于处理靶血管的处理,以有冠为主,且植入支架数量、直径和长度明显小于6F组;总的血管并发症也少于6F组。结论只要选择合适,使肘5F导引导管进行PCI是可行的。年龄、性别、靶血管的病变特点是影响5F导引导管使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尺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总结31例经桡动脉和25例经尺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例,观察其手术成功率、失败原因和并发症。结果冠脉造影的成功率:桡动脉组90.32%(28/31),尺动脉组80.00%(20/25),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51,P>0.05)。失败原因:桡动脉组3例中,2例因桡动脉穿刺未成功,改经尺动脉成功;1例插管至冠脉开口困难,改经股动脉径路完成。尺动脉组5例均为尺动脉穿刺失败,4例改经桡动脉成功,1例改经股动脉完成。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尺动脉途径可作为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的补充,也可为首选途径;和经桡动脉途径同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诊疗路径。开展初期穿刺难度相对较高,应有成熟的桡动脉穿刺和置管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血压逆转高血压伴不同构型左心室肥厚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1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末期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及LVEF值。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室壁相对厚度(RWT)。将左心室重构分为4种构型:正常左心室型(NGP)40例,向心性重塑型(CGP)40例,向心性肥厚型(CHY)44例,离心性肥厚型(EHY)41例。治疗24、48周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复测上述项目。测量诊室血压,每周1次。治疗方法均为:口服氨氯地平5~10 mg/d和依那普利10~20 mg/d,治疗24周未达标者加服氢氯噻嗪12.5~25mg/d。疗程48周。结果治疗24周四组血压显著降低(P<0.01),CHY和EHY的LVMI明显降低(P<0.01),CHY和CGP的RWT明显降低(P<0.01),EHY的RWT增加(P<0.05),EHY心功能有所改善,与NGP比较仍低(P<0.05)。治疗48周四组组间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Y加服氢氯噻嗪后,血压达标;CHY和EHY的LVMI进一步降低,与NG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HY的RWT和心功能增加(P<0.01),与NGP比较,心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1)。NGP和CGP的总有效率均是97.5%,CHY为95.4%,EHY 95.1%,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能有效降血压逆转高血压不同构型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离心性肥厚型并心功能不全者配伍利尿剂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3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清hs-CRP及IL-6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16例,不稳定心绞痛组38例,稳定性心绞痛组29例,并与4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心绞痛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冠心病3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和IL-6水平对冠心病患者治疗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family vanilloid subtype 1,TRPV1)基因多态性/单倍型与广西地区汉族人群高血压关系,为高血压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及门诊的汉族高血压患者为病例组,选取本院体检科性别相同、年龄±5岁的汉族成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TRPV1基因8个位点(rs17706630、rs222747、rs222749、rs224534、rs4790521、rs4790522、rs8065080、rs9894618)进行基因分型,并通过SHEsis PL在线平台确定其单倍型。结果:rs8065080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基因型频率分布相当。两组人群TRPV1基因的rs17706630、rs222747、rs222749、rs224534、rs4790522等5个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5个位点主要构成7种单倍型,但在两组间分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尚不能认为广西汉族人群TRPV1基因8个位点(rs17706630、rs222747、rs222749、rs224534、rs4790521、rs4790522、rs8065080、rs9894618)基因型与高血压易感性相关,但部分单倍型可能与高血压易感性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