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FG)在支气管楔形袖式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采用在支气管残端缝合处喷涂FG的方法封闭残端缝合处共27例与同期对照组比较。结果:术后无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未见使用此胶的并发症。对照组发生支气管胸膜瘘2例。其中1例死亡。结论:FG可减少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脏泡型包虫病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肝包虫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最佳临界值;根据该临界值将210例患者分为低RDW组126例与高RDW组84例.分析两组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液电碎石器在"两镜法"微创保胆取石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4年住院的57例胆囊结石直径大于20mm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32例术中液电碎石保胆手术患者和25例常规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残石率和术后结石复发率。结果:术中液电碎石保胆手术患者术后优良率为96.9%,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为3.1%;常规手术患者术后优良率为88.0%,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为12.0%。两组患者的两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电碎石器在"两镜法"微创保胆取石术中用于治疗胆囊结石较单纯的"两镜法"更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疗效好、结石复发率低的优点,同时液电碎石器将较大的结石击碎后分次取尽,避免了以往保胆术式中在取出较大结石时在胆囊底部作较大切口或术中"生拉硬拽"对胆囊壁的医源性损伤,较好地保护了胆囊壁黏膜,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胆囊黏膜并保持了胆囊功能,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与传统术式在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淋巴结清扫数量、淋巴结转移率和远期生存率等方面的差异,评价三野淋巴结清扫的优劣。方法同期入组的9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6例行食管癌淋巴结三野清扫(三野清扫组),另外50例接受传统术式(传统手术组)。结果三野清扫组扫除淋巴结39.28枚/例,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13.30枚/例(P〈0.01);三野清扫组患者淋巴结阳性率73.91%(34/46),也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的38.00%(19/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喉返神经损伤和呼吸并发症三野清扫组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三野清扫组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增多;三野清扫组3年生存率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三野清扫术有效地扩大了淋巴结的清扫范围,使食管癌的分期更加准确,同时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也有大量的证据。但缺点是手术创伤大,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枝原体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广州地区不同性别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枝原体(Uu)的感染情况,并了解其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解脲枝原体培养和药敏鉴定的方法检测从393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分离出的960株Uu,并测定其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Uu总检出率24.43%;Uu的药敏结果显示,米诺环素、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罗红霉素、司帕沙星、阿奇霉素、氧氟沙星、螺旋霉素、大观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0%、6.7%、7.9%、10.2%、11.4%、11.6%、30.4%、32.5%、33.1%。女性患者解脲枝原体的检出率和部分抗生素耐药率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体外药敏检测表明解脲枝原体对10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上需重视解脲枝原体培养和药敏,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HLA-DRB1基因与青海藏族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SSP对3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B组)、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组)和15名健康体检者(A组)进行HLA-DRB1基因位点的检测,并比较分析.我们选取HLA-DRB1*03、*07、*12、*13、*15检测基因位点.结果:55个基因位点中只有HLA-DRB1*1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基因位点差异不显著;而对HLA-DRB1*123组人群的两两比较,B组基因频率为90%,与A组(6.7%)相比显著性升高(P<0.0125,RR=13.5);C组基因频率为98.2%,与A组(6.7%)相比显著性升高(P<0.0125,RR=14);与B组(98.2%)相比,差异不显著(P>0.0125).结论:HLA-DRB1*12可能是藏族人群乙型肝炎易感基因,同时也可能是该人群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术式:是在“Miles根治术后会阴部结肠套叠式人工肛门”治低位直肠癌成功的基础上,设计了“上段直肠癌保留外括约肌肌环加结肠套叠式肛门直肠重建”术。目地是以期使保留肛门中段直肠癌的切除范围扩大到接近Miles术切除范围,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既能保留自主收缩的外括约肌肌环,又可避免前切除等腹内易发生的吻合口漏等并发症(腹内无吻合口)。手术方法:腹内切除范围同Miles手术。会阴部:先沿肛缘荷包缝闭肛门,在荷包线外环切皮肤至外括约肌肌环表面,钝性向上推剥开肛管粘膜显露完整的外括约肌肌环,用双食指扩肌环至容纳3~4横指,再潜行向上方肠壁外侧方游离,切除内括约肌、提肛肌及肛管直肠环等组织,与腹部手术组会合。将游离肛直、乙肠拉出肛门创口外。在肿瘤上界15cm以上预切肠管线上方3cm处进针向上4cm行常规结肠环状套叠式缝合,重建内括约肌,并重建肛直角,人工直肠瓣,结肠残端与皮缘间断缝合。本组共施术164例,对超过3~5年以上者112例进行随访。男55例,女57例,年龄18~82岁。肿瘤下界距肛口7~8cm者96例,9cm者9例,10cm者7例。Dukes分期A期17例,B期43例,C期52例。术后3年内死于肝等转移8例,3年生存率92.86%(104/112),3~3年半死亡3例,5年生存率79.25%(42/53)。  相似文献   
8.
临床中大多数肝包虫病患者的诊疗过程并不复杂,但对高度怀疑发生包囊破入胆管的患者需谨慎处理。包囊破入胆管是囊型肝包虫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往往由无症状发展至黄疸、胆管炎、复发性肝脓肿、胰腺炎和败血症等,取决于包囊胆管内瘘的程度。以往多通过外科手术进行诊疗上述并发症,而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因其微创的优势成为肝包虫病术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术前诊疗性ERCP因其侵入性,使用中仍存有争议。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文献重点就ERCP在肝包虫病术前、后胆管并发症诊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抚触对正常婴儿神经精神及体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抚触对正常婴儿神经精神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北京 GESEL L评定量表对 2 8例抚触婴儿及 37例未抚触婴儿进行测评 ,对比两组婴儿适应性、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 5个能区的差异 ;测量两组婴儿身长、体重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抚触组婴儿在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 3个能区的发育商优于未抚触组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大动作和精细动作 2个能区的发育商也高于对照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 ;身长和体重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抚触对婴儿的神经精神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且对婴儿早期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比对体格发育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正>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临床分为有功能性和无功能性副神经节瘤。笔者科室收治1例有功能性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病人。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男性,40岁,因"间断性上腹胀痛不适1周,伴心悸、焦虑"于2014-07-11入院。入院前1周腹胀不适,性格较前变化大,情绪不稳定,有自杀倾向。外院腹部超声提示,后腹膜占位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查体:上腹部可扪及一肿物,边界清晰,质地硬,活动度差。神经内科会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