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背景 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复杂,治疗周期长,部分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仅为了病情监护,如果能提升早期对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将会促进胰腺炎患者ICU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目的 探讨治疗干预评分系统(TISS-28)在ICU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9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科ICU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治疗干预评分系统(TISS-28)分值高低分为密切监护组和非密切监护组,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ICU天数、呼吸支持、肾功能支持、循环支持情况以及预后,同时密切监护组内存活和死亡患者并进行比较.结果 共入组3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密切监护组134例,其中男性97例,占72.4%,平均年龄(47.8?± 15.6)岁;非密切监护组226例,男性160例,占70.8%,平均年龄(45.8?±?14.1)岁.与非密切监护组比较,密切监护组均为重症胰腺炎(severe?acute pancreatitis,SAP),平均年龄大[(47.8?± 15.6)岁vs?(44.5?± 13.0)岁,P=0.004],体质量指数高[24.6(22.0~27.7)?kg/m2?vs 23.4(21.0~26.0)?kg/m2,P=0.018],发病至收治时间短[24(3~47)?d?vs?45(20~74)?d,P<0.001],住院时间长[30(18~62)?d?vs 24(15~41)?d,P=0.006],ICU时间长[10(3~23)?d?vs?2(0~5)?d,P<0.001].43例患者在院期间死亡,死亡率为11.9%(43/360),均为密切监护组.死亡患者入院当日TISS评分[24(19~40)?vs?18(14~26),P<0.01]?及围术期TISS评分[47(37~53)?vs?22(18~26),P<0.01]较存活患者更高.结论 对于在外科ICU中的SAP患者,TISS-28的评分对于评估病情有一定参考价值,可根据TISS-28评分项目,进行分级治疗,密切监护患者有赖于ICU病房支持,应尽量避免非密切监护患者对ICU资源的占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SDF-1所修饰的包裹吲哚菁绿和液态氟碳造影剂对于兔舌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光声成像效果及安全性检测。方法采用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SDF-1为配体,吲哚菁绿(ICG)和液态氟碳(PFH)为内核的纳米粒,构建SDF-1所修饰的包裹吲哚菁绿和液态氟碳的纳米粒造影剂,检测患有舌癌并发生颈淋巴转移的新西兰大白兔的光声成像效果。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在注射造影剂后第1周和第3周,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并观察新西兰大白兔的精神、外貌等体征。1个月后处死动物,进行照射区域皮肤、肺脏、肝脏以及肾脏的病理检测。结果注射SDF-1修饰的包裹吲哚菁绿和液态氟碳的造影剂后,20min可见光声信号,24h后完全消失,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强转移淋巴结成像效果,空白组未见明显光声信号。健康的兔子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后1个月内,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病理检查照射区域皮肤、肝、肺及肾脏组织学检测学与正常兔子无明显差异。结论 SDF-1所修饰的包裹吲哚菁绿和液态氟碳的纳米粒造影剂有明显增强转移淋巴结的光声成像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价廉的光声成像增效剂。  相似文献   
4.
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是肝脏非实质细胞中数目最多的细胞,约占肝非实质细胞总数的70%,在表型、功能上与普通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较大差异.有关LSECs在肝再生过程中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关于LSECs再生行为及其与肝内其他细胞成分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提示其在肝再生和肝衰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就LSECs的再生行为及其在肝再生中的作用,以及以LSECs为靶点干预肝再生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小肠间质瘤征象,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瘤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13例小肠间质瘤,其中良性2例,潜在恶性1例,恶性10例。病灶直径3~37cm,平均23cm。良性病灶2例均小于5 cm,恶性病灶8例大于5 cm,7例呈圆形及类圆形,6例有分叶。轻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3例,明显强化8例,其中5例可见供血动脉。较大的肿块常发生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囊变区不强化,实性部分强化,3例坏死区为偏心性,1例坏死区内可见气体,2例合并腹腔内大量腹水。结论小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婴幼儿不良喂养方式的现状,为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研究期间兰州市妇幼保健机构定期体检的0~3岁344名幼儿喂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统计,运用χ2检验和分析.结果 兰州市婴幼儿不良喂养方式比较普遍(占51.7%),调查显示不良喂养方式男孩高于女孩(χ2=4.051,P<0.05),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χ2=7.504,P<0.005).城市高于农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4,P>0.05).结论 积极宣传和普及母乳喂养与保健知识,大力推行科学、正确的喂养方式和习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发育,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省兰州市属全国铅污染高发地区,为了解兰州市3~6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2007年我们对兰州市城区4所幼儿园的儿童进行了血铅及生长发育检  相似文献   
8.
任为  史婧  何国玲 《现代保健》2010,(7):138-139
目的了解甘肃省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的质量(效价)变化情况。方法按省、市、县、乡四级逐级抽样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脊灰减毒活疫苗,用脊灰效价微量细胞培养法进行检测。结果2003~2005年OPV检测除2004年古浪县疾控中心外,其余均达到≥3.50Log CCID50/ml人群免疫有效标准。结论脊灰疫苗效价检测是有效免疫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钠对H22肝癌细胞小鼠移植瘤淋巴结转移的药理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小鼠爪垫皮下接种H22细胞,建立小鼠肿瘤淋巴结转移模型。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霉素组(5mg/kg)、白藜芦醇组(40mg/kg)、迷迭香酸钠高(200mg/kg)、中(100mg/kg)、低(50mg/kg)剂量组。造模第5天开始,各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相应剂量药物,连续给药21天,建模第30天后处死小鼠;观测小鼠移植瘤、淋巴结、免疫器官的变化;通过HE染色和Realtime-PCR等技术检测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转移相关因子MMP-9、VEGF-C的表达,探索迷迭香酸钠对肿瘤淋巴结转移影响。结果:迷迭香酸钠50mg/kg以上剂量能明显抑制肿瘤增殖,减少其向腘窝、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对小鼠的免疫器官无明显的刺激作用;迷迭香酸钠还可降低肿瘤组织中淋巴管生成因子MMP-9、VEGF-C表达。结论:迷迭香酸钠能通过下调MMP-9、VEGF-C表达而在H22荷瘤小鼠体内发挥显著的抗肝癌淋巴结转移作用,其展现出低毒优点,具有良好抗肝癌转移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氧化白藜芦醇对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7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霉素组(5 mg/kg)、白藜芦醇组(40 mg/kg)、氧化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20、40、60 mg/kg),各组腹腔注射给药21 d。然后,测量小鼠体质量及肿瘤、淋巴结体积和质量,计算免疫器官指数,检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MMP-9、VEGF-C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氧化白藜芦醇组小鼠体质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肿瘤、淋巴结体积和质量明显减少(P0.05,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淋巴结转移更少;MMP-9、VEGF-C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氧化白藜芦醇可有效抑制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并对免疫器官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