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理念在肝破裂救治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科外伤性肝破裂32例临床资料,分为A组(早期方法处理组)和B组(DCS理念治疗组)比较DCS理念指导下的抢救措施与早期方法在急诊肝破裂救治率上有无差异.结果 经调整后B组患者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率(%)明显降低,保守治疗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天数、出血量、输血量、住院费用(元)等指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S理念指导下的抢救措施能降低肝破裂的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保障献血者献血安全,提高1次献血400 mL比例。方法电话回访本站2011年2~5月间本站献血者,统计男性体重50~55 kg、女性体重45~50 kg中出现献血反应的人数。结果在350例调查对象中,出现献血反应的共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结论低限体重献血者中出现献血反应与体重和身高(体表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在选择献血者过程中,应对献血者进行保密性征询,按<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下称<规范>)[1]5.2.1要求:"献血者征询区、体检区,能对献血者进行保密性征询和正确体检,以正确判定献血者资格".固定献血屋空间较大,设置征询室相对容易;但流动献血车上空间窄小,如何正确设置保密性征询室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沟通是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者群体间传递,并造成共同协议的过程[1]。血站工作人员与献血者之间的沟通在整个献血服务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经胃内镜及腹腔镜腹腔探查的雄兔模型,对比两者对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经胃内镜(N组,n=8)及腹腔镜(L组,n=8)腹腔探查组,假手术组(S组)5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术前、术后4、24及72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 IL)-6及IL-10的水平。结果动物模型建立成功,N组手术时间较L组长,前者出现胃造口漏1例;TNF-α、IL-6及IL-10水平在术前各组间及S组麻醉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L组TNF-α术后4 h明显上升,N组上升滞后,但维持时间长,术后4 h L组高于N组,术后24 h相反;N、L组IL-6术后24 h明显上升,N组术后72 h下降,L组不明显,术后4 h L组低于N组,术后72 h相反;N组术后IL-10较术前变化不明显,L组术后24 h明显下降,持续至72 h,术后24及72 h N组均高于L组。结论经胃内镜及腹腔镜腹腔探查的雄兔模型是可行的,前者耗时较长,胃造口漏是严重的并发症;两者均引发全身促炎反应,但出现及维持时间存在差异,前者抗炎反应变化不明显,后者术后24及72 h持续低下。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诊治策略,为以后类似病例的临床急救诊治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 对六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5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5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漏诊4例,漏诊率7.5%;接受手术治疗51例(96.2%),非手术治疗2例(3.8%);最终成功救治45例(84.9%),死亡8例(15.1%).死亡的8例患者中有3例死于重型颅脑损伤,分别有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脓毒症,1例死于休克;15例主胸腹部损伤患者经接受损伤控制策略相关处理后未发生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本组患者仅PCT在治疗第2d有所增加外,但之后也逐渐降低,CRP、IL-6及IL-10三项均呈递减趋势,至第7天与第1天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充分掌握严重多发伤临床特点的基础上,尽早地对患者伤情做出准确诊断并最大程度避免误诊,同时高度重视院前及院内的急救工作,合理安排抢救程序并对致命性损伤实施优先处理以及密切关注与控制相关并发症病情进展是提高本病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献血车内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飞速发展,流动采血点的献血人次所占比例大大提高,献血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献血车空间比较狭窄,车内献血反应有其特殊性.为此笔者对本站献血车内献血反应原因做了统计分析,并找出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