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大学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收集本站2006年1月~2010年12月12703名大学生无偿献血者献血体检表及献血反应记录,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女性656人,占5.16%,男性596人,占4.63%,女性反应率大于男性;首次献血者766人,占6.03%,2次以上献血者486人,占3.83%,首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率明显高于2次以上献血者;体重小于60 kg的献血者789人,占6.21%,体重大于60 kg 的献血者463人,占3.64%,体重越重,发生率越低;随献血者年龄增加而献血不良反应逐渐减少.结论 大学生献血发生不良反应与性别、体重、献血次数、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捐献全血出现献血反应高风险人群的特征和献血者保留相关因素分析,为制定献血反应的预防措施以及最大限度地保留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2—2017年全血献血者以及发生不良反应人群的捐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采用卡方检验识别献血反应的高风险人群,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献血反应者保留相关因素。结果 2012—2017年本站所有全血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率为0. 28%(220/77 385):其中男性发生率为0. 18%(70/77 385),女性发生率为0. 41%(150/77 385);初次献血者发生率为0. 56%(170/30 411),重复献血者发生率为0. 11%(50/44 974);年龄范围18—24岁的献血者发生率较高0. 45%(80/17 071);体重范围45—55 kg的献血者发生率较高0. 58%(81/14 071)。献血者献血频次、年龄以及体重对献血反应的影响P<0. 05。此外,220名献血反应人群中返回者为36人(占16. 4%),其中年龄范围18—24岁出现献血反应的献血者返回率较低10. 0%(8/80),≥45岁返回率较高40. 9%(9/22),初次献血者返回率11. 8%(20/170),再次献血者返回率32%(16/50)。献血者献血频次和年龄对献血返回的影响P<0. 05。结论女性、年龄阶段为18—24岁、初次献血者以及体重45—55 kg是捐献全血出现献血反应高风险人群的主要特征。此外,年轻、初次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与献血者返回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预防和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过程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对398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47人的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PLT〈170×10^9/L,体重50~55kg的献血者和初次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易发生献血反应。结论:选择体重高,血小板计数高,多次献血者,可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杜红梅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1):951-952
目的探讨影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个体相关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献血者的健康。方法对2008年4~12月本站采集的516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单采献血者发生不良献血反应个体相关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结果 516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44例,总反应率8.5%,其中轻度10(1.9%),中度3例(0.6%),重度未见;枸盐酸盐中毒占31例(6.0%),不同个体因素的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不同。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有:性别、体重、血液体外循环量。结论性别、体重、血液体外循环量可能是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因素造成的低血容量是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低体重、初次献血、年龄偏小的女性更容易发生献血反应。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体重标准对献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低中学生献血反应的对策,降低其献血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本市18周岁以上的中学生献血者。2005年以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献血体重标准为男≥50kg,女≥45kg。2005年以后将中学生献血体重标准定为:男≥52kg,女≥47kg。分析2001~2004年不同性别、体重组献血反应情况;并以2001~2004年的献血者为对照组,2005~2008年的献血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献血反应发生率。结果低体重组与高体重组相比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χ2=9.94,P〈0.01;女:χ2=5.18,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献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62,P〈0.01)。结论提高献血体重标准可降低中学生献血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献血量与献血反应情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2001~2002年本站无偿献血400ml者共27695人次。笔者统计了无偿献血者献血400ml过程中.在不同献血量出现献血反应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情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张宏  高磊 《中国输血杂志》2004,17(4):257-258
目的 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率与总循环血量、献血者体重的关系。方法 对 4 4 3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 76人的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 轻、中、重型献血反应率分别为 1 4 .7%、2 .0 %、0 .5 % ;总循环血量 <2 6 0 0ml、( 2 6 0 0~ 30 0 0 )ml、( 30 0 0~ 340 0 )ml、>340 0ml献血反应率分别为 8.3%、1 5 .4 %、1 6 .9%、2 9.2 % ;体重 ( 4 5~ 5 0 )kg、( 5 1~ 6 0 )kg、( 6 1~ 70 )kg、>70kg献血反应率分别为 38.2 %、1 4 .3%、1 2 .6 %、9.0 % ;首次、多次献血反应率分别为 31 .6 %、6 .6 %。结论 选择体重高 ,血小板计数高 ,多次献血者 ,可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通过降低献血者BMI减少献血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男女1∶1.5比例随机选取2011—2015年在邯郸市中心血站街头采血车上献血但BMI范围在(26.27±0.53)kg/m~2体重超重或肥胖的献血者200例,根据有氧运动干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无偿献血者给予常规干预,实验组无偿献血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有氧运动3个月。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偿献血者BMI降低情况、献血反应发生情况、采血不足量情况。结果干预前实验组BMI为(26.33±1.96)kg/m~2,对照组为(26.14±1.89)kg/m~2(P0.05)。干预后实验组BMI为(23.71±2.02)kg/m~2,对照组BMI为(24.87±1.89)kg/m~2,实验组BMI降低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有99例符合献血标准的献血者参加献血,2例出现献血反应,无1例出现采血不足量,对照组有67例符合献血标准的献血者参加献血,有12例出现献血反应,3例出现采血不足量,(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通过改善献血者的BMI,进而改善献血者血压、心率、血管弹性,有效降低献血反应及采血不足量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或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保证献血者的健康。方法对2008-2012年本站736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736名单采血小板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108例。总反应率14.7%,其中轻度37例(34.3%),中度8例(7.4%),重度1例(0.93%),枸橼酸盐中毒占62例(57.4%)。结论献血者性别、体重、处理抗凝全血量、献血次数、空腹献血等因素是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且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一个综合影响因素。因此,我们要从源头开始,要注重每一个环节,从最大程度上减少或预防单采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迟发性献血反应在献血反应中比较少见,也容易对献血者造成意外伤害。本站2003—2008年共发生迟发性献血反应3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保证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安全与健康。方法统计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站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总人数和各型献血反应人次,并就出现献血反应的诱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 206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133例,总反应率2.14%,其中轻度献血反应108例(1.74%)、中度献血反应19例(0.31%)、重度献血反应6例(0.10%),各类比率均逐年下降,但仍以轻度献血反应为主,枸橼酸盐中毒、心理、精神因素为献血反应的最主要诱因。结论献血反应与枸橼酸盐中毒、心理、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因为献血反应的产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医务人员应具备识别特征表现应对处理的能力,同时血站应该加强献血知识宣教,从而避免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是由于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血站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及采血技术等多种因素 ,引起献血者出现以血容量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本站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共接待无偿献血2 683 9人次 ,发生献血反应 1 0 7人次 ,占献血人数 0 .4% ,现将献血反应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  1 0 7例发生献血反应 ,其中男性 3 8例 ,女性69例 ,献血反应的症状多样、发生迅速 ,根据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症状分为轻、中、重型。其中 69例为轻型 ,面色苍白、头晕目眩 ;3 5例属中型 ,除轻型症状外 ,…  相似文献   

13.
初次与重复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无偿献血以来,本站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献血者队伍,定期重复献血。随着临床用血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必须通过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使新的献血者不断加入此队伍,才能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保障。笔者在采血过程中发现初次与重复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例有差异,前者发生献血反应率较高,为此,将本站初次与重复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体重及体表面积与献血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无偿献血中,发生献血反应者存在一定比例。献血反应的影响因素较多,如献血心理、献血经验、性别、年龄、献血量、空腹及护士采血技术等[1~4],但献血反应与体重及体表面积等因素的相关性鲜见报道。笔者就此对杭州市的献血者做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杭州市区2004年10月25日~2005年3月15日的无偿献血者19156名,18~55岁,男性11322名,女性7834名,其中248名献血者(男性135名,女性113名)发生献血反应。1.2体表面积(S)计算方法S=0.0061×身高(cm) 0.0124×体重(kg)-0.0099[5]1.3献血反应判断标准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以…  相似文献   

15.
对机采献血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机采过程中对献血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们在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做好献血者献血前的护理 1.1加强献血前的科普宣传初次献血者对血液生理知识和机采献血知识了解不多,他们会对献血产生疑问:会不会损害身体呀?会不会传染疾病和影响自身健康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机采人员要要耐心地对献血者进行讲解:人体血液占体重的7%~8%,一个体重50~65kg的人,  相似文献   

16.
正献血者献血过程中发生献血反应的概率是比较低的,但若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就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1]。因此,为了有效防止献血反应的发生,对献血者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非常必要[2]。本研究对参加无偿献血的826名献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本站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共826名,随机分为观察组与  相似文献   

17.
有效监控献血风险,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献血反应的发生,除引起献血者的恐惧、产生负面心理、影响再次献血,也容易导致献血现场其他献血者连锁反应,不利于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所以,对献血的风险进行经常性的监控,并采取措施将献血反应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保护好献血者是我们血站工作者共同的目标.为有效监控献血反应的发生,我们统计分析了本站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黄巧琴 《疾病监测》1998,13(9):343-345
健康成年人献血的耐受性大多数都很好,但也时有献血全身反应的发生。本站自1994年6月至1996年12月,共接待献血者20332人次,发生献血全身反应38人次,占献血人次的0.19%,其中男性1例,女性37例;献血过程中发生反应4例,献血后发生反应3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的方法及可行性,寻求血源流失与血液安全的平衡。方法筛选符合本站归队条件的既往献血者重新采集标本(时间间隔≥6个月),先进行常规ELISA检测及NAT检测,若均无反应性,则送检省血液中心进行确证实验及补充实验。结果 2014年1月~2018年4月共计召回献血者166例,其中63例标本在本站常规检测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同既往屏蔽项。103例ELISA检测及NAT检测均无反应性标本送检省血液中心,其中83例确证阴性,可以归队。83例中31例再次献血,13例多次献血。结论目前ELISA检测+NAT实验结合确证实验,很大程度保证血液安全,又使得部分假反应献血者,尤其是灰区及弱阳性的假反应献血者得以再次回归献血者队伍,对促进无偿献血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血献血者发生离场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影响因素,为采取预防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9年度全血采集离场血管迷走神经反应情况,献血者性别、年龄、献血次数、体重、季节等相关因素进行分类整理与分析。结果全血400 mL捐献42 874人次中发生离场血管迷走神经反应非重度67例,重度0例,占比0.16%,单因素、多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献血者年龄(18~25岁)、体重(<55 kg)是离场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献血次数、季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应高度关注离场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影响因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减少离场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发生,提升献血服务质量,保障献血人群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