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怀力  符少平  曹枫  陈荣琳 《内科》2015,(1):41-42,57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进行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血液透析方法进行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乳酸水平、C-反应蛋白、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死亡情况。结果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乳酸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降低更加显著,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RRT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HLA-DR+/CD14+)对老年创伤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年龄≥60岁的老年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HLA-DR+/CD14+、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为入科第一天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HLA-DR+/CD14+与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APACHEⅡ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HLA-DR+/CD14+、PCT、CRP、APACHEⅡ评分对老年创伤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27.38±8.68)显著高于存活患者(17.49±6.25,P=0.000),HLA-DR+/CD14+(37.70%±13.96%)明显低于存活患者(59.80%±18.02%,P=0.000).创伤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26.16±8.44)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17.90±7.04,P=0.000);HLA-DR+/CD14+(38.61%±14.48%)则明显低于非脓毒症患者(59.79%±18.17%,P=0.000);PCT(34.45±68.29)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4.25±8.26,P=0.003);CRP(129.88±103.25)亦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76.04±73.48,P=0.01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LA-DR+/CD 14+与ICU停留时间呈负相关(r=-0.304,P=0.008),与总住院时间无相关性(r=0.188,P=0.106),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559,P=0.000).HLA-DR+/CD 14+对老年创伤脓毒症发生预测的AUC为0.807(SE=0.051,95%CI0.706~0.907,P=0.000),最适诊断界点为40.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0%和60.0%.PCT对老年创伤脓毒症发生预测的AUC=0.714(SE=0.063,95%CI 0.591~0.837,P=0.003),最适诊断界点为1.01ng/m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0%和65.0%.HLA-DR+/CD 14+预后预测的AUC =0.813 (SE=0.049,95%CI0.716~0.910,P=0.000),最适诊断界点为36.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1%和50.0%.APACHEⅡ评分对老年创伤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的AUC=0.825(SE=0.052,95%CI 0.724~0.926,P=0.000),最适诊断界点为2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1%和65.0%.结论 老年创伤患者外周血HLA-DR+/CD 14+低提示其潜在的免疫功能低下,可作为老年创伤脓毒症发生和预后不良的理想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丙泊酚和芬太尼对ICU中老年机械通气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0例入住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n=15)和丙泊酚组(n=15),P+F组持续静脉泵入芬太尼和丙泊酚,丙泊酚组持续泵入丙泊酚。根据Ramsay评分标准调整镇静药物用量。记录镇静后0、12、24、48h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HR、心指数(CI)、每搏指数(SI)、心加速指数(A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的变化。结果镇静治疗后,两组患者MAP、HR变化不明显。用药12h后,P+F组SVRI、丙泊酚组CI、SI、ACI较镇静前均明显降低(P〈0.05),P+F组SVRI、丙泊酚组cI、SI、ACI降低较对应组更为明显(P〈0.05),用药24h后,丙泊酚组SI、ACI仍低于镇静前(P〈0.05),且低于P+F组(P〈0.05)。应用镇静48h,P+F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少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与单用丙泊酚镇静相比,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对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更小,丙泊酚用量更少。  相似文献   
4.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低血容量患者静脉回流压力阶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呼气末正压(PEEP)对低血容量并机械通气患者中心静脉压(CVP)、髂总静脉压(CIVP)及两者差值[D(c-i)VP]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5月-2009年5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30例低血容量并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实施0、5及10 cm H2O(1 cm H2O=0.098 kPa)的PEEP通气(分别为PEEP0、PEEP5、PEEP10),选择同期10例基本条件相似但血容量正常的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CVP、CIVP,并计算D(c-i)VP;同时记录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呼吸力学数据;对静脉压力变化与呼吸压力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试验组CVP随PEEP升高而明显增加,PEEP0、5、10时CVP分别为(1.3±0.9)、(3.1±1.3)、(4.5±1.3)mm Hg(1 mm Hg=0.133 kPa,P均<0.01);而对照组CVP变化小,分别为(6.9±1.3)、(7.2±1.2)、(8.0±1.5)mm Hg,PEEP10时CVP显著高于PEEP0和PEEP5时(P<0.01和P<0.05).两组CIVP均随PEEP升高而升高,但升高幅度小于CVP.试验组D(c-i)VP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1),但随PEEP升高有降低趋势,从PEEP0时的(4.9±1.7)mm Hg降至PEEP10时的(2.8±1.4)mmHg,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3个PEEP水平下,D(c-i)VP值差异≤1.5mmHg.②试验组在PEEP0、5、10时CVP与CIVP均无相关性(r1=0.236,r2=0.299,r3=0.262,P均>0.05),而对照组均有相关性(r1=0.485,r2=0.679,r3=0.748,P均<0.05).结论 低血容量并机械通气加用PEEP患者,在PEEP升高时CVP及CIVP值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此对利用两值来评估血容量及指导容量复苏均会造成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CD200在重症中暑大鼠中的表达与变化规律,及其与炎症因子分泌的关系,初步探讨CD200参与重症中暑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重症中暑组(HS,n=24)。重症中暑组置于人工气候舱内,温度(40±2)℃,湿度(65±5)%,热打击制备经典中暑模型,对照组置于(22.0±1)℃室温下。分别于造模后0、6、12 h时点采血并处死大鼠,抽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浓度,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CD200 m RNA表达。结果重症中暑组各时点CD200m 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热打击后CD200 m RNA表达逐渐降低,且呈时间依赖性递减(P0.05);重症中暑组血清中HMGB1、TNF-α、IL-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热打击后HMGB1、TNF-α、IL-6分泌逐渐上调,且呈时间依赖性升高(P0.05);CD200 m RNA表达降低与HMGB1(r=-0.635,P0.05),TNF-α(r=-0.701,P0.05),IL-6(r=-0.786,P0.05)浓度升高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重症中暑时,CD200表达减少并随着时间进一步降低,促炎细胞因子HMGB1、TNF-α和IL-6分泌增多并随时间逐渐升高,CD200表达减少与HMGB1、TNF-α和IL-6分泌增多呈负相关。CD200的表达异常可能是重症中暑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低血容量并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时,中心静脉压(CVP)和髂总静脉压(IVP)形成的静脉压力阶差[D(c-i)VP]随液体复苏的变化,及其对循环血容量恢复是否有评估价值.方法 30例需机械通气的低血容量成年患者,在保持相似通气条件下,首先输入250 ml乳酸林格液(LR),如低血容量状态未纠正则继续输入LR,直至平均动脉压(MAP)≥65 mm Hg(1 mm Hg=0.133 kPa)、CVP≥8 mmHg、脉搏有力、灌注改善(复苏终点).测量并记录输液前、输LR 250 ml后10 min及达复苏终点时3个时间点的心率(HR)、MAP、CVP、IVP、每搏量(SV)、胸腔总液量(TFC)、D(c-i)VP值,并分析输液前后D(c-i)VP与容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输液前、输LR 250 ml后10 min、复苏终点时,患者HR、MAP、CVP、IVP均无明显变化;而D(c-i)VP(mm Hg)明显降低(分别为4.89±1.70、2.80±1.44、2.10±1.30),SV(ml)、TFC( ml)均明显升高(SV分别为42.0±10.5、49.0±8.3、58.0±12.1;TFC分别为30.0±9.6、38.0±8.6、43.0±11.1),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c-i)VP与TFC、SV呈显著负相关(r1=-0.580,P1=0.004;r2=-0.462,P2=0.017).结论 低血容量机械通气患者随液体复苏进行,D(c-i)VP明显降低;并与TFC、SV有良好的负相关关系.提示D(c-i)VP的监测有助于指导低血容量并机械通气患者的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9.
脑电双频谱指数对脑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 对脑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 连续监测入住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的14例未使用或停用镇静剂8 h以上的成年患者(不含脑肿瘤及颅脑手术者)的BIS值,同时进行反应水平评分(Reaction Level Score,RLS 85),运用Spearman秩相关方法,分析BIS值与RLS 85评分的关系.结果 BIS值与RLS 85评分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脑电双频谱指数可用于评估脑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联合使用甘油果糖和小剂量甘露醇(0,25~0.5g/kg)进行脱水治疗时对肾功能以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择颅脑损伤患者70例,观察联合使用甘油果糖和小剂量甘露醇与使用常规剂量甘露醇对患者血清肌酐及血钾、血钠、血氯的影响。结果相对于联合使用甘油果糖和小剂量甘露醇患者,使用常规剂量甘露醇患者血清肌酐明显上升,急性肾损伤(ARL)、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生率明显增加,K+、Na+、CL-紊乱发生率增多。结论在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时,使用甘油果糖和小剂量甘露醇可以减少肾功能损害以及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