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不应用负压引流进行临床观察,为术后不放置负压引流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将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30例患者分为应用负压引流15例(负压组)和不应用负压15例(非负压组)。观察术后第3天的炎症指标(WBC、CRP)、RBC、Hb、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时间,对功能恢复情况进行HSS评分。结果随访1年,两组患者在术后炎症指标、Hb下降程度、感染发生率、功能恢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在无明显凝血功能障碍、假体选择合适、术中止血良好的情况下,可不应用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单、双侧接骨板治疗干骺端粉碎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22根人工股骨标本建立干骺端粉碎股骨远端骨折(AO分型:C2.3)模型,随机分成2组,每组11根。单钢板组用外侧远端解剖锁定板固定,双钢板组外侧用远端解剖锁定板、内侧用直型锁定接骨板固定。每组标本中5根进行垂直加压,3根进行循环垂直加压测试,检测干骺端内侧间隙压缩位移,剩余3根进行极限加压测试,记录固定失败时的最大负荷。结果 垂直加压测试中,单钢板组平均内侧压缩位移为(2.61±0.28) mm,双钢板组为(0.46±0.08) mm。循环垂直加压测试中,单钢板组平均内侧压缩位移为(1.56±0.12) mm,双钢板组为(0.43±0.05) mm。极限加压测试中,单钢板组平均最大负荷为(5 567±338) N,双钢板组为(9 147±186) N,每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钢板固定干骺端粉碎股骨远端骨折的内侧抗压缩能力较单钢板固定显著增强,使股骨远端内侧结构更加稳定,有助于病人早期功能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 病例1:男性,47岁,跌倒伤致Ⅱ型桡骨头骨折,无肘关节脱位表现(图1a).1周后,于当地医院行桡骨头切除术(图1b).术后1个月检查示患肘内侧不稳,外翻成角约30°,伸直约170°,屈曲约90°(图1c~e),前臂握力较健侧减弱.  相似文献   
4.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早期积极有效的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与Gamma钉置入内固定治疗Evans 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7例Evans 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治疗28例,Gamma钉治疗39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和功能锻炼。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6—45个月,平均随访21个月。①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出现感染1例,经换药半年后拔除内固定治愈,Gamma钉1例肥胖患者治疗后3周下床活动时再次受伤,出现远端锁钉处骨折,经更换长Gamma钉后愈合,Gamma钉组有4例患者因大转子固定欠稳定,卧床时间超过6周出现重症肺炎,经转内科治疗后治愈。②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治疗后出现髋内翻畸形2例,Gamma钉组3例,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③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较Gamma钉组治疗时间更长,治疗中出血量明显增多(P〈0.05),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和Gamma钉均是治疗Evans 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要根据骨折的稳定性、骨折愈合状况、骨质疏松程度等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压疮的动物实验研究,探索治疗压疮的有效方法。方法将雄性新西兰兔建立压疮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创面涂抹蛋清,单纯负压组单纯使用负压封闭材料覆盖,钻孔负压组使用负压封闭材料覆盖结合骨组织钻孔,生长因子组使用负压封闭材料覆盖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每周更换负压封闭材料进行创面观察(肉芽组织情况,创面表面积,切取创面组织行切片HE染色)。结果除对照组创面于5周愈合外,其余3组均于4周愈合。第1周创面表面积钻孔负压组及单纯负压组大于对照组(P0.05);单纯负压组、钻孔负压组、生长因子组于第1、2、3周HE染色纤维细胞密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愈压疮切实有效,早期结合使用促软组织生长方法可加强疗效。  相似文献   
6.
成人长骨骨化性纤维瘤5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21年Franghenheim最早描述位于胫骨的骨纤维性结构不良引起的缺陷,并命名为先天性纤维骨炎(osteitisfibrosa)。此后这类疾病常被冠以先天性纤维结构不良(congenitalfibrousdysplasia)、胫骨先天性纤维缺损(congenitalfibrousdefectofthetibia),1966年Kempson提出长骨  相似文献   
7.
王杨  陆骅 《骨科》2021,12(1):87-91
锁定钢板作为内固定的一种选择,在骨干及邻近干骺端的骨折中较为常用。由于不同部位解剖特点不同,同时骨折形态多样,因此在治疗时使用锁定钢板后出现内固定失败及相关并发症的案例并不少见,包括骨不连、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感染等。已有部分研究表明锁定钢板的工作长度与螺钉配置对于内固定的刚度有明显的影响。本文通过回顾以往文章中对于不同类型外力作用下钢板工作长度和螺钉配置对结构刚度的影响,分析不同内固定排布方式及力学特性,以提供较好的力学环境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测试明确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干骺端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的各项力学特性。方法 采用16根力学测试专用股骨建立干骺端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AO分型为C2.3型)模型,分为2组,对照组为单纯外侧解剖锁定接骨板固定,观察组为外侧解剖锁定接骨板和内侧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固定,每组8根人工骨,其中5根依次进行扭转负荷测试、轴向负荷测试和循环轴向负荷测试,检测扭转刚度、轴向刚度、股骨远端内侧压缩位移和内侧骨折端的微动;剩余3根进行极限负荷测试,记录内固定失败时的最大载荷。结果 ①扭转及垂直负荷测试中,观察组的扭转及轴向刚度分别为(4.28±0.43) Nm/deg、(1 850.14±99.88) N/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6±0.09) Nm/deg、(884.02±68.15) N/mm;②轴向循环负荷测试中,两组模型均未出现螺钉松动或钢板断裂等内固定失败的情况,但对照组骨折端内侧间隙缩小(1.54±0.24) mm,明显大于观察组的(0.15±0.08) mm;③对照组内侧骨折块的微动位移为(3.25±0.21) mm,也明显高于观察组的(0.17±0.05) mm;④轴向极限负荷测试中,观察组发生骨折间隙明显缩窄或内固定失败时的极限载荷为(18 118.33±133.33) 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 334.33±34.39) N。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双侧锁定接骨板固定干骺端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可明显增加固定强度,从而为骨折愈合提供更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  相似文献   
9.
患者资料 男性患者,35岁,因"左踝扭伤后疼痛肿胀活动受限3h"来我院急诊就诊,左踝X线片和CT检查示完全性距骨后突骨折,关节面部分塌陷(图1a,b),遂收治入院.入院后第7天,左踝肿胀消退后,在全身麻醉下行距骨后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采用内踝后方弧形切口,经趾长屈肌腱与神经血管束之间进入,牵开(足母)长屈肌腱后即可暴露距骨后突,撬拨复位塌陷的骨折块后用2枚直径为4.3 mm的空心加压钛钉(Newdeal,法国)固定(图1c,d).术后2周拆线后踝关节行非负重屈伸功能锻炼,术后8周复查X线片示骨折已愈合(图1e),踝关节背屈约25°、跖屈约40°,并可以负重行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