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评估青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于广州开发区医院就诊的青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住院患者81例,经治疗后分为症状无改善组(无改善组) 20例及症状改善组(改善组) 61例,行常规头部MRI平扫、DWI、DTI扫描。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评分);各向异性系数(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其与NIHS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改善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而Fugl-Meyer评分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后改善组患者ADC值、FA值显著升高(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ADC值、FA值随着NIHSS评分降低而升高,呈明显负相关(P0.05),而ADC值与Fugl-Meyer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FA值与Fugl-Meyer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DTI在评估青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预后作用显著,FA值与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miR-145是否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起调控作用,以及氯吡格雷如何通过调控CD40来发挥其消炎作用,以期为氯吡格雷的药用作用发挥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分组为①DMSO组,即溶剂对照组;②TNF-α组;③miR-145抑制剂对照组;④氯吡格雷组;⑤miR-145抑制剂+氯吡格雷组.并通过EdU标记检测细胞增殖;qRT-PCR用于检测miR-145,CD40和VSMC中Calpon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D40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ELISA检测细胞培养物上清液中IL-6的水平.结果 与氯吡格雷组相比,miR-145抑制剂+氯吡格雷组的Calponin mRNA水平降低(P <0.01);与DMSO组相比,TNF-α组的miR-145 mRNA水平下降(P<0.01);与TNF-α组相比,氯吡格雷组的miR-145 mRNA水平上升(P<0.01);与氯吡格雷组相比,miR-145抑制剂+氯吡格雷组的miR-145 mRNA水平下降(P<0.01).miR-145抑制剂对照组不影响CD40的水平;与DMSO组相比,TNF-α组的CD40 mRNA水平上升(P<0.01);与TNF-α组相比,氯吡格雷组的CD40 mRNA水平下降(P<0.01);与氯吡格雷组相比,miR-145 抑制剂+氯吡格雷组的CD40 mRNA水平上升(P<0.01).TNF-α组上清液中IL-6的水平高于DMSO组(P<0.01);氯吡格雷组中IL-6水平低于TNF-α组(P<0.01);miR-145抑制剂+氯吡格雷组IL-6的水平高于氯吡格雷组(P<0.01).结论 氯吡格雷通过抑制CD40的表达,诱导miR-145抑制VSMC细胞增殖并发挥消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MRI与CT在超急性期脑挫裂伤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比超急性期脑挫裂伤在CT与MR I中的表现特点,探讨MR I在超急性期脑挫裂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超急性期脑挫裂伤患者进行CT与MR I检查,分析超急性期脑挫裂伤在两者中的表现特点。结果 30例患者中,CT检查可显示12例,漏诊18例;MR I可显示30例,优于CT。结论诊断超急性期脑挫裂伤MR I优于CT,MR I的DW I应作为脑挫裂伤常规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4.
椎体后凸矫形成型术 (kyphoplasty)是国外发展起来的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最新技术手段。该技术结合了介入诊断学技术及材料科学的优势 ,利用一系列穿刺器械和气压检测手段 ,对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经临床验证治疗效果好 ,无严重并发症 ,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技术。本文就这一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1 国内外现状和意义椎体压缩性骨折 (vertebralbodycompressionfrac tures ,VCFs)是骨关节系统多发病 ,主要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外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等 ,而以骨质疏松性骨折最为常见。有资料…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螺旋CT原始薄层扫描图像与拆薄图像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2年5月48例经MR与随访证实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用螺旋CT行10 mm层厚、7 mm、5 mm、3 mm及1 mm不同层厚及相应层距及螺距均为1.0容积扫描,标准算法重建,均采用1 mm层厚、1 mm间隔进行拆薄重建图像。对各组原始轴位图像与相应拆薄重建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后作统计学对比分析,采用Cochran Armitage趋势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确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当扫描层厚在3~10 mm层厚时,扫描层厚越薄,拆薄重建所获图像越接近直接薄层扫描原始图像,同时接受X线辐射剂量越多。1 mm层厚、层距扫描图像噪声较大,图像质量差,受X线辐射剂量最多。结论:螺旋CT原始薄层扫描图像与拆薄图像有一定相关性,在3~10 mm,当扫描层厚越薄,拆薄重建所获图像越接近薄层扫描原始图像,图像质量佳,为实现螺旋CT超低剂量扫描及超薄图像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影像学特点及介入法动脉栓塞对该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ABC的影像学征象,其中10例曾于术前进行动脉栓塞治疗。结果ABC的X线平片常呈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在CT成像中,10例可见液平面,8例出现钙化或骨化;MRI成像表现为分隔状囊性病变区,在T1加权像为不均匀中高信号,在T2加权像数个呈高信号囊腔及低信号的间隔影,12例出现液平面。结论动脉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介入法是一种有价值的术前辅助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实施重症监护或行动不便患者需要放射科工作人员到病房床边摄片。床边摄片多为胸片。本人经过多次摄床边胸片,总结了经验,现做介绍与大家共同学习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血流储备分数(FFR)冠状动脉(冠脉)临界病变的血管内超声(IVUS)特征。方法:对92例患者的冠脉临界病变行FFR检查,根据不同FFR值将患者分为3组:缺血组(FFR0.75,24例),临界组(0.75≤FFR≤0.80,31例),非缺血组(FFR0.80,37例)。应用gray-IVUS测量3组病变血管外弹力膜横截面积(EEM-CSA)、平均参考血管EEM-CSA、最小管腔面积(MLA)、病变长度、斑块负荷、管腔容积、总斑块体积以及斑块体积百分比(PAV);应用iMAP-IVUS定量分析3组间斑块组织学性质。比较3组间的临床资料与IVUS测量值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3组间MLA[(2.6±0.3) mm~2∶(2.8±0.5) mm~2∶(3.3±0.9) mm~2,P0.001]、病变长度[(22.8±7.9) mm∶(21.7±6.7) mm∶(17.3±6.2) mm,P0.001]、斑块负荷[(76.1±9.5)%∶(73.4±7.5)%∶(67.8±9.3)%,P0.001]、斑块体积[(187.1±78.3) mm~3∶(178.4±67.8) mm~3∶(136.6±68.3) mm~3,P=0.015]及PAV[(61.2±7.5)%∶(57.7±6.4)%∶(52.9±7.6)%,P=0.02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在组间析因分析中,缺血组和临界组的所有gray-IVUS参数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iMAP-IVUS分析3组的斑块纤维成分[(43.7±8)%∶(44.4±6.5)%∶(48.7±6.4)%,P=0.127]、脂质成分[(13.7±2.5)%∶(11.6±2.6)%∶(11.7±2.8)%,P=0.091]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而坏死成分[(37.6±5.6)%∶(32.9±6.6)%∶(29.2±5.1)%,P=0.020]和钙化成分[(3.2±1.4)%∶(2.9±1.4)%∶(2.4±1.2)%,P=0.033]具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析因分析中,缺血组和临界组斑块坏死成分和钙化成分仍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FFR0.75与FFR临界值的冠脉临界病变的形态特征在gray-IVUS上相似,但前者在iMAP-IVUS中的坏死及钙化成分更高。基于iMAP-IVUS的结果,FFR0.75可能仍然是冠脉临界病变行血运重建的合理界值。  相似文献   
10.
王博  黄智  陆志锋  刘璋 《放射学实践》2016,(10):1000-1002
目的:探讨DR胸部正位片双肩贴板体位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00例健康体检人员行DR双肩贴板体住胸部正位片,并与常规胸片标准体位1500例、双手上举体位100例、抱板体位1500例、双手下垂体位100例比较,分析5种体住受检者摆位完成时间,受检者独立完成容易度,受检者舒适度,图像符合临床诊断率.结果:1500例受检者双肩贴板体位分别与常规胸片标准体位、双手上举体位、抱板体位、双手下垂体位比较,1h可拍摄受检者数量分别为双肩贴板体位80例;常规胸片标准体位45例;双手上举体位80例;抱板体位85例;双手下垂体位90例.受检者独立完成容易度(1~5级,1级最简单,5级最困难):双肩贴板体位2级;常规胸片标准体位5级;双手上举体位2级;抱板体位2级;双手下垂体位1级.受检者舒适度(1~5级,1级最舒服,5级最难受):双肩贴板体位2级;常规胸片标准体位3级;双手上举体位4级;抱板体位2级;双手下垂体位1级.图像符合临床诊断率:双肩贴板体位96%;常规胸片标准体位95%;抱板体位67%,双手上举体位及双手下垂体位无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图像.结论:双肩贴板体位为胸部正位片最佳拍摄体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