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113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目前,视皮质假体已成为视觉修复实现的主要方法之一,图像压缩在视皮质假体的前期图像处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的:探讨从空域及亮度信息两个方面分别对图像信息进行压缩的方法。 方法:选取哈尔小波基对原始图像进行空间分辨率的压缩,并采用多尺度小波变换的方法对空间频率信号进行合理选取,实现信息的进一步压缩。同时,结合视觉皮质放大的特性,通过模拟视网膜对图像的前期处理,建立了非均匀压缩模型,使得图像压缩过程更接近视觉处理过程。还对亮度信息进行压缩及编码,实现了图像信息最终的压缩编码。 结果与结论:构建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前期图像压缩及编码系统,最终实现了在10*10的点阵图阵列中进行图像信息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慢性眼部缺血性疾病包括静脉瘀滞性视网膜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眼部缺血综合征(OIS)等,其临床表现与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眼动脉慢性低灌注有关[1].其中以OIS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最为复杂多样,导致该病的临床误诊及漏诊率较高.我们观察了一组OIS患者的临床表现,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导致的神经性盲,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人工视网膜是所有视觉假体中研究最广泛、最成熟的一种,通过医学、工程等多领域专家的共同推进,人工视网膜可能会发展成为神经性盲的临床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4.
光敏感蛋白是能够被光激活的一大类膜蛋白,其广泛分布于原核生物、植物以及动物的视觉系统中.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G蛋白偶联受体,光照后通过激活G蛋白经第二信使起作用,如视紫红质;另一类为光敏感离子通道,它们本身为离子通道,光照后通道激活,膜内外离子流动而致膜电位发生改变,如ChR2、NpHR等.利用遗传学技术使细胞表达光敏感蛋白,可实现对细胞的光学控制.Deisseroth将这种结合光学和遗传学的方法称为光基因技术.利用光基因技术控制细胞活动,具有无损伤、非侵入、时空分辨率高、能定量重复、使用简单等优势,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综述拟对光基因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预成形钛网在眼眶骨折眶壁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1日~7月30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就
诊并接受治疗的眼眶骨折病例27例,该组病例术前均存在眼球内陷、眶壁缺损、骨性眶腔扩大和眶内软组织疝出。术前常规行
眼眶水平、冠状位及三维CT检查,应用预成形钛网行眶壁修复重建,术后继续CT检查,以评价眼眶骨折后眶壁重建的准确性和
眼球突出度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月随访,所有病例都成功地实施了眼眶壁的重建,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85.2%(23/
27)的患者眼球内陷矫正在3 mm内。结论应用预成形钛网可比较精确地修复眶壁骨折。
  相似文献   
7.
研究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可塑性关键期内视皮层LTP与大鼠生理年龄及视觉经验的关系,探讨视觉经验依赖性可塑性的突触机制和细胞机制.用低频刺激视皮层脑片Ⅳ层伴随突触后神经元去极化至-20 mV,以诱发视皮层Ⅱ~Ⅳ层LTP,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记录,并观察NMDA受体拮抗剂APV对LTP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视皮层LTP诱发率在生后1周龄组最低(3/14),2周龄组略微增加(9/29),3周龄组最高(11/19),4周龄组次之(7/14).睁眼前后LTP诱发率差异显著(P<0.05).②APV处理组LTP诱发率(4/33)显著低于非APV处理组(24/54)(P<0.01).但有4例来自Ⅳ层水平联系的突触,APV不能阻断LTP诱发.结果提示:①视皮层LTP反映了生理状态下视皮层经验依赖性可塑性.睁眼前视皮层大多数突触的可塑性处于潜伏状态,而睁眼后形觉刺激激发了视皮层突触的可塑性.②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低频刺激视皮层Ⅳ层伴随突触后去极化所诱发的LTP是NMDA受体依赖性的.但视皮层Ⅳ层水平联系突触中存在不被100 μmoL/L APV阻断的LTP.  相似文献   
8.
PRK与LASIK矫治远视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联合可蚀盘矫治远视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使用可蚀盘联合三棱镜抛光技术。对25例患者40只远视眼进行矫治。其中PRK16眼,LASIK24眼,患者术前屈光度 1.62- 6.25D。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术后12个月,PRK组有2眼(12.5%),LASIK组有3眼(12.5%)最佳矫正远视力丢失2行以上;而最佳矫正近视力丢失2行以上者分别为1眼(6.3%)和2眼(8.3%)。平均裸眼远视力PRK组为0.55,LASIK组为0.68;平均裸眼近视力PRK组为0.66,LASIK组为0.85,PRK组有12眼(75.0%),LASIK组有20眼(83.3%)残余屈光度在-1.00D- 1.00D之间。术后1-3个月,PRK组平均回退量为0.95D,LASIK组的平均回退量为0.76D;术后3-6个月,其回退量分别为0.35D和0.08D;术后6-12个月,回退量分别为-0.22D和0.00D。两种术式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使用可蚀盘联合三棱镜矫治远视是安全的,PRK与LASIK两种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但LASIK较PRK更容易稳定,且有效性和预测性更好。  相似文献   
9.
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黄斑区病理改变.方法采用Zeiss OCT 3 A黄斑区扫描程序,对观察组21例36只眼,以视物变形、变暗,复视,近期视力下降为主诉症状的高度近视患者,以及对照组11例21只眼为无主诉症状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病例的眼轴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主诉症状组:主要表现为黄斑裂孔2例2只眼,玻璃体后脱离3例4只眼,视网膜前膜2例2只眼,视网膜劈裂2例3只眼,黄斑区视网膜浅脱(局限性色素上皮脱离和局限性神经上皮层脱离)5例7只眼,黄斑区CNV4例6只眼,视网膜玻璃体黏连2例2只眼,眼底后极部OCT扫描异常率为86.3%,未发现异常者2例4只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以及矫正视力与黄斑区异常OCT表现直接相关.而FFA检查未发现异常改变者为14例22只眼,异常率仅为26.3%.无主诉症状组:仅有1例1只眼见黄斑颞侧视网膜前膜.结论建议对高度近视患者定期采用OCT检测将有助于黄斑病变的早期诊断、选择手术方式以及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寻求一种简单易行的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形态学的染色方法.方法 取30 d(P30)Long Even's大鼠6只,雌雄不限,麻醉处死,取眼球后剥离完整视网膜,置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12 h,取固定好的视网膜行全视网膜铺片后DiI荧光染色,将视网膜再次置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避光37 ℃固定,6 d后观察神经节细胞形态.结果 染色可见神经节细胞胞体清晰,树突及轴突均匀着色,形态清晰.结论 视网膜铺片行DiI染色可以较好的观察神经节细胞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