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9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眼睑肿物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眼睑肿物的临床、病理学分类,为眼睑肿物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眼科近2a来收治的105例105眼眼睑肿物患者的病理学资料,对眼睑肿物的病理分类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眼睑肿物105例105眼中良性肿瘤共101例101眼,恶性肿瘤4例 4眼。良性肿瘤中占前5位的是炎性肉芽组织22例 22 眼,脂溢性角化病16例16眼,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3例13眼,皮内痣12例12眼,表皮样囊肿12例 12 眼。恶性肿瘤中基底细胞癌2例 2眼,睑板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各1例1眼。 结论:明确的临床病理分型诊断有助于眼睑肿物的手术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的抗凝血酶Ⅲ与纤溶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冠心病的抗凝血酶Ⅲ(AT-Ⅲ)及纤溶改变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冠心病组(34例)及对照组(30例)的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纤溶酶原抗原(PLG:Ag)、纤溶酶活性(PL: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t-PA: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活性(PAI:a)和D-二聚体(D-dimer)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AT-Ⅲ:a显著降低(P<0.01),PAI;a显著增高(P<0.01),PL:a及D-dimer显著增高(P<0.05,0.01)。t-PA:a与PL:a,t-PA:a、PL:a与D-dimer呈正相关。冠心病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与稳定型心绞痛及单支病变者比较,PL:a、t-PA:a、PAI:a及D-dimer增高尤显(均P<0.05)。结论:冠心病特别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存在高凝状态和纤溶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3.
蛋白C基因新突变His134Asn所致Ⅰ型蛋白C缺乏症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一家族性血栓病相关病因的表型及基因型。方法:先证者、其母、二兄分别在35,19,33岁起无明显诱因患反复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对其四代13个家庭成员的抗凝血酶Ⅲ、蛋白C(PC)、蛋白S(PS)、纤溶酶原的抗原和活性及活化的PC抗性等进行检测。结果:该家族5个成员患有Ⅰ型杂合子PC缺乏症(PC抗原和活性降低50%左右)。PC基因各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连接区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未发现明显的异常带;亚克隆后测序发现PC的第Ⅵ外显子3444C→A导致134His→Asn变异,这是国外尚未报道的新突变,被命名为PC长沙。此突变使限制性内切酶HphⅠ位点丧失,用PCR/HphⅠ进行家系分析,证实了6个家系成员(包括5个PC缺乏者)具有同样的突变。结论:His134Asn是此家族PC缺乏所致DVT的密切相关病理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静脉及心脑血栓性疾病抗活化的蛋白C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抗活化的蛋白C(APCR)及其基因型在中国人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用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加和不加活化的蛋白C(APC)的比值(APC-SR)检测APCR;用多聚酶链反应扩增因子Ⅴ第10外显子(包含506位密码子)的220bp片段,再用限制性内切酶MnlⅠ消化检测其基因型。共检测了46例静脉血栓和下肢动脉血栓,58例心、脑梗塞,74例冠心病及40名正常人的APCR及其基因型。结果表明血栓性疾病患者与正常人的APCR无明显差异,亦没有发现与APCR相关的基因型,提示APCR很可能不是中国人血栓性疾病常见相关病因  相似文献   
5.
静脉血栓的抗磷脂蛋白抗体与抗凝血、纤维蛋白溶解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静脉血栓的病因病理及其与抗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的关系 ,对 4 7例静脉血栓 (VT)患者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心肌磷脂抗体 (ACA) ,用凝血法测定狼疮抗凝物 (LA)和抗活化蛋白C抗性 (APCR) ,用多聚酶链反应内切酶法鉴定因子VLeiden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Ⅲ (ATⅢ )、蛋白C(PC)、纤溶酶原 (Pl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tPAI)等抗凝血、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结果表明 :VT患者中 3 4 %有ACA和 (或 )LA阳性 ,其中以ACAIgG和LA为主 ;9.5 %的Plg缺乏 ,8.3 %的tPAI升高 (明显高于对照 ,P <0 0 0 5 ) ;ATⅢ、PC、tPA缺乏者依次为 4 .5 %、4 .5 %、2 .8% (与对照无差异性 ,P >0 .0 5 ) ;ATⅢ、PC、Plg联合缺乏者 1例 ;APCR未发现相应的factorVLeiden ;抗磷脂蛋白抗体 (APA)阳性和阴性组之间的各抗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没有明显差异性 ;4例APCR阳性 ,3例ACA和 (或 )LA阳性 ,这 3例血浆和正常血浆混合后 2例APCR并没有完全得到纠正。结论 :抗磷脂蛋白抗体和纤维蛋白溶解异常是VT较多见的相关病理因素 ;LA和 (或 )ACA干扰蛋白C抗凝血途径 ,使之形成获得性APCR ,而此APCR可能是体内导致易栓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角膜前表面不同像差的RMS值对MTF值的影响。  方法:患者200例400眼用 sirius 3D角膜地形图分析仪检查,取3,5,7mm角膜光学区校正低阶球差后的MTF曲线,以及总像差、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球差的RMS值。记录空间频率为5,10,15,20,25,30cpd时的MTF值及垂直彗差和水平彗差的zernike系数。 结果:角膜前表面总像差在3,5,7mm角膜光学区时RMS值都与MTF值各空间频率统计学相关,高阶像差在3mm角膜光学区时与垂直和水平子午线的MTF值均相关,在较大光学区时(5,7mm)主要影响水平子午线的MTF值。角膜前表面彗差及三叶草像差主要影响水平子午线方位的MTF值,且在较小光学区(3,5mm)较明显。角膜前表面球差在角膜光学区为3mm时与垂直和水平子午线方位的MTF值均统计学相关。四叶草和次级散光在角膜光学区为3mm和7mm时与垂直和水平方位的MTF值有较好相关,在5mm光学区时与水平子午线方位MTF值相关。角膜彗差的方位与不同方位MTF值之间无相关性。 结论:角膜前表面水平子午线方位的MTF值与高阶像差明显相关,MTF可以全面、客观的评价角膜的光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男,22岁,2010年1月22日因双眼近视、散光于我院行双眼LASIK手术.术前检查:右眼-5.00 D-0.50 D×160→1.2-(视近Jr1);左-4.50 D-1.00 D×175→1.2-(视近Jr1).角膜厚度:右621 μm,左619 μm.眼压:右眼20.0 mmHg,左眼20.0 mmHg.角膜地形图检查正常.否认青光眼、高血压等遗传病史.手术采用波前引导的LASIK手术,Moria 110刀制瓣,Visx-S4-IR准分子激光机(美国VISX公司).术后第1天复查,双眼角膜瓣复位良好,视力:右眼1.0,左眼1.0.电脑验光:右眼+0.50 D,左眼+0.75 D.嘱患者术后第1周常规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羟糖苷滴眼液4次/d,术后第2周停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氟米龙滴眼液,改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及羟糖苷滴眼液1周,4次/d.术后第3周及第4周羟糖苷滴眼液4次/d滴眼,不适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调制传递函数(MTF)客观分析正常人眼全角膜的光学特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0例(400眼),年龄为18-40岁拟做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患者(柱镜度在-1.00以内),应用Sirius角膜地形图分析仪,经Phoenis分析软件模拟得出3、4、5、6、7mm角膜光学区域,校正角膜低阶像差后,在全角膜的垂直和水平子午线的MTF曲线上,选取5、10、15、20、25、30、35、40、45、50、55和60c/d空间频率的MTF值进行统计学描述.左右眼之间MTF值及斯特列尔比(SR)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符号秩和检验。结果MTF曲线在各角膜光学区域从低频至中频(5-15c/d)迅速下降,高频(〉15c/d)趋向缓和至零。随角膜光学区域的增大,MTF曲线逐渐降低。在3-6mm角膜光学区域时左右眼的S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呈镜像对称。7mm时右眼的SR值较左眼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忙-2.220,P=0.028)。3-5mm角膜光学区域时,水平子午线各空间频率的MTF值均大于垂直子午线的MT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mm在空间频率为20、25、30、35、40、45c/d时,水平子午线的MTF值小于垂直子午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F能较客观、相对准确地对角膜成像质量进行评估描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分析了小鼠视网膜胆碱能无长突细胞空间分布的规律,并观察了出生后视网膜的生长对其规律性的影响。方法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不同发育期(P8、P13和成年)的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ganglion cell layer,GCL)及内核层(inner nuclear layer,INL)胆碱能无长突细胞的胞体,用Voronoi domain来量化分析胆碱能阵列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使用规则指数RI评价规则度。结果小鼠胆碱能阵列的规则指数RI(5.27)明显高于随机点的规则指数(2.05),这种高规则性在成年小鼠视网膜不同离心度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离心度0.25、0.50、0.75、≈1.00时规则指数分别为:INL:4.87±0.67、4.77±0.83、4.31±0.68、4.66±1.38;GCL:2.52±0.83、3.53±0.26、3.70±0.83、3.43±0.43。INL Voronoi domain的面积随离心度增加而扩大,各离心度面积分别为:(650.89±134.00)μm2、(747.23±157.00)μm2、(946.39±220.00)μm2、(1141.79±245.00)μm2。GCL各离心度面积分别为:(875.36±258.00)μm2、(838.07±211.00)μm2、(915.60±256.00)μm2、(1155.40±371.00)μm2,GCL的Voronoi domain的面积在0.25、0.50离心度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余离心度时面积随离心度增加而扩大。而在P8、P13和成年三个不同发育阶段,胆碱能阵列的规则指数RI分别为:INL:5.5±0.7、4.7±0.5、4.6±0.9;GCL:4.9±1.2、4.1±0.7、4.2±0.7;P8INL高于P13和成年时(均为P<0.05),而GCL各年龄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视网膜胆碱能阵列的空间分布有非常高的规则性,且这种规则性在出生后早期就形成,而在发育过程中虽然视网膜在扩张,但其规则性并不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地形图的特点,为圆锥角膜的诊断提供客观可行的依据。利用角膜地形图对角膜屈光手术前患者进行严格筛选,提高手术的预测性。 方法:圆锥角膜患者11眼,疑似圆锥角膜患者11眼,使用SIRIUS 3D角膜地形图仪进行检查,获取角膜前后表面地形图形态、角膜中央屈光力、 角膜中央下方与上方平均屈光力之差(I-S)、表面非对称指数(SAI)。 结果:圆锥角膜患者角膜最薄点多不在角膜中央,多位于第三象限圆锥的顶部,与屈光力逐渐降低的同心圆包绕。圆锥角膜患者与疑似圆锥角膜患者之间的角膜中央屈光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圆锥角膜、疑似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厚度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SIRIUS 3D角膜地形图中圆锥角膜患者及疑似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前后表面最高点、及角膜最薄点三者基本吻合,符合圆锥角膜的发展趋势。其矢量图在圆锥角膜的判定中有一定的意义。 结论:SIRIUS 3D角膜地形图是早期诊断圆锥角膜的有效方法,为角膜屈光术前患者的筛查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