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盘状半月板又称盘状软骨,其半月板的形态较正常的半月板宽而厚,在体部呈现盘状,一般认为是半月板的发育畸形,多见于外侧半月板,内侧罕见,国内外均有报道[1 3]。盘状半月板在改变膝关节正常解剖结构的同时,也造成了膝关节骨性结构的改变[4,5],又因盘状半月板的质地不如正常半月板坚韧,因此更容易发生撕裂。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Krüppel样因子-5(KLF-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活性与人膝关节软骨血管及神经纤维侵入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 2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选取切除的31个关节标本;将每个标本切割成2~3块,并分成磨损组(n=29)和无磨损组(n=17).结果 在磨损组的关节软骨潮线附近有血管化发生,扫描电镜也证实血管结构的存在;关节软骨的神经侵袭仅发生于血管化的标本;与无磨损的关节软骨区比较,磨损区的血管化和神经支配数量明显增加(P<0.05).在磨损组的关节软骨中,KLF-5、MMP-9的表达活性明显高于无磨损组(P<0.05),而且与血管侵袭程度正相关.结论 增加的KLF-5和MMP-9表达可能是导致骨关节炎软骨退变和血管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neurovascular invasion in osteophytes in osteoarthritis (OA). Methods Thirty-one articular cartilag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20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and each sample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o change (NC,n=17) and severe change (SC,n=29) according to Mankin score and safranin O staining. Neurovascular markers protein gene product (PGP) 9.5 and CD34, and the expression of KLF-5, MMP-9 were detected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Vascular channels were observed in both NC and SC sections. In SC sections, 16/29 (55.2%) sections displayed vessels entering the calcified cartilage, which was more than that in NC group (2/17, 11.8%,P<0.05). The frequency of neurovascular invasio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SC and NC (P<0.05). Innervation always accompanied vascular invasion at the osteochondral junction. The severity of neurovascular invas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KLF-5 and MMP-9 in chondrocytes at the same site tha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SC and NC. Conclusion KLF-5-induced MMP-9 expression may be involved in cartilage matrix degradation and vascularization.  相似文献   
3.
徐行  王建朝  张晓阳  邵德成 《骨科》2014,5(3):161-163
目的探讨肘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肘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以及术中第一入路的选择。方法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16例肘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男14例,女2例;年龄22-58岁,平均45岁。右肘15例、左肘1例,均单侧发病。采用侧卧位,以后正中入路作为第一入路,辅以后外侧和近端内、外侧入路行肘关节镜下清理术。分别测量术前、术后肘关节伸直角度、屈曲角度、活动度,应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切口均甲级愈合,无神经及血管损伤并发症。肘关节伸直角度、屈曲角度、活动度及MEPS值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MEPS值结果:优9例,良4例,中3例,优良率达81.25%。结论肘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肘关节骨关节炎,可以明显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关节功能,早期疗效较好。采用侧卧位,以后正中入路作为第一入路,辅以后外侧和近端内、外侧入路,术中操作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4.
膝部常见急慢性损伤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膝关节及其附属结构 ,探讨超声显像在膝关节常见急慢性损伤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自 2 0 0 0年 12月至 2 0 0 2年 3月对常见膝关节损伤性疾病应用高频超声检查 ,其中韧带损伤 42例 ,半月板损伤 18例 ,股四头肌撕裂 12例 ,滑膜囊肿 10例 ,髌骨骨折 2例。男 49例 ,女 3 5例。年龄 7~ 78岁 ,平均年龄 3 8岁。其中经手术证实 3 8例 ,X线检查 74例 ,MRI检查 15例 ,CT检查 12例。二、仪器与方法1.使用仪器 :AcusonSequia 5 12 ,ATLHDI 5 0 0 0SonoCT彩色超声显像仪。…  相似文献   
5.
对178例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髋关节疾病患者进行了1~13年的随访观察,获得完整资料86例。采用国内北戴河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分股骨颈新鲜骨折和陈旧骨折,应用骨水泥固定与未用骨水泥固定,进行了临床疗效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特别适用于老年人股骨颈头下型新鲜骨折。对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髋臼已有病变者,宜选用全髋置换术。是否应用骨水泥固定,比较其中、长期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有骨质疏松者以采用骨水泥固定为好。还对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应用骨锚进行肩袖全层撕裂修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4年10月-2007年1月选择13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应用骨锚行肩关节镜下肩袖撕裂修复术,术后随访1年.使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score,ASES)、Constant-Murley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及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simple shoulder test,SST)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1年随访时,肩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ASES评分、CMS评分和SST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 应用骨锚进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是治疗肩袖撕裂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超声检查手法及正常声像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膝关节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在离体肢体超声观察的基础上,研究30例正常健康人膝关节,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于36例患者.结果应用合适手法,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膝关节及其附属结构,并能清晰显示半月板损伤,髌韧带及交叉韧带撕裂.结论超声是评价膝关节无创性的简便、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股骨单隧道与双隧道重建后十字韧带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分析比较关节镜下单束单隧道与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后十字韧带(PCL)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1年12月,采用单束前外束重建法重建PCL 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18~50岁,平均35.5岁;右膝12例,左膝6例。移植物为骨-髌腱(中1/3)-骨的11例,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的7例。于PCL股骨附着点解剖中心的稍前方钻取股骨隧道,屈膝70°,拉紧并固定移植物。2000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PCL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1~47岁,平均33岁;右膝9例,左膝3例。移植物为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的7例,一端带髌骨块的股四头肌肌腱的5例。将肌腱编织分为两束。于股骨侧钻取双隧道。两束分别于屈膝70°和0°时拉紧并固定。结果采用前外束重建法的18例患者平均随访23个月,采用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法的12例患者平均随访17个月。前外束重建组与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组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92.4±3.7)分和(94.3±3.4)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屈膝0°和30°时,前外束重建组的胫骨后移距离是(5.9±0.4)mm和(6.2±0.5)mm,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组是(3.5±0.3)mm和(4.0±0.4)mm,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屈膝60°和90°时,两组胫骨后移距离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PCL的方法优于前外  相似文献   
9.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伴膝外摆步态的疗效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伴膝外摆步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随访2000~2004年因膝内翻伴膝外摆步态于本院行胫骨高位截骨手术的患者19例,年龄47~54岁,随访时间6个月~4 a。术前及术后X线片测量股骨-胫骨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和腓骨小头高度,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后外侧稳定性测试,术后患者以五点问卷法评价术后关节稳定性的改善情况。[结果]股骨-胫骨角术前184.5°~197°,术后167°~176°;腓骨小头高度术前7.73~18.5 mm,术后-3.5~10.7 mm;胫骨后倾角术前2°~17°,术后-4°~13°;HSS评分术前48~68分,术后60~91分(P=0.00)。后外侧的稳定性测量术前Ⅰ度损伤16例,Ⅱ度损伤3例。术后Ⅰ度损伤9例,Ⅱ度损伤10例(P<0.05)。术后患者关节稳定性的问卷4例明显提高,9例有提高,6例与术前相同。[结论]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内翻合并膝外摆的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可能受到膝外摆步态、胫骨后倾角和腓骨小头高度改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后十字韧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研究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后十字韧带(PCL)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并与单束重建法进行比较。方法用双束股骨双隧道、单束前位点和单束后位点三种方法对膝关节标本进行后十字韧带重建。术后分别于膝关节屈曲0°、30°、60°、90°及120°时,对胫骨施行200N的后向作用力,测量胫骨相对于股骨后移的距离。结果在屈膝角度较小(0°~30°)的情况下,单束后位点重建法术后胫骨后移的距离与完整标本接近(P>0.05);但屈曲超过30°,特别是超过60°后,单束后位点重建法术后胫骨后移的距离明显大于完整标本(P<0.01)。在膝关节的整个屈曲范围(0°~120°)内,双束股骨双隧道和单束前位点重建法术后胫骨后移的距离与完整标本接近(P>0.05),在某些角度有轻微的过度限制胫骨后移的现象。结论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法,在膝关节的整个屈伸范围(0°~120°)内,可以有效地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的后向稳定性;单束前位点重建法维持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也较强;而单束后位点重建法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最不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