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7篇
  免费   484篇
  国内免费   291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80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334篇
口腔科学   104篇
临床医学   1234篇
内科学   433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134篇
特种医学   2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710篇
综合类   2322篇
预防医学   887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1020篇
  9篇
中国医学   1379篇
肿瘤学   214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487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518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关系。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安市某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并选择同时间段内到医院接受体检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集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和24 h尿样分别用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尿白蛋白、尿肌酐(Cr)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炎性细胞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不同病情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上述指标间的差异,并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不同糖尿病病情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76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男473例,女290例;年龄28~83岁,平均年龄(54.09±12.25)岁;糖尿病病程7~21年,平均病程(11.28±4.07)年。其中微量蛋白组381例,大量蛋白尿组273例,肾功能损害组109例,对照组200人。不同组别人群性别分布和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中不同组别糖尿病患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糖尿病肾病分期患者以及健康人群的FBG、TG、LDL-C、HDL-C、BUN、Scr、HMGB1、IGF-1、VEGF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不同糖尿病肾病分期患者的FBG、TG、LDL-C、BUN、Scr、HMGB1、IGF-1、VEGF165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均P<0.01)。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血糖、血脂以及肾功能指标后,血清HMGB1(OR=1.706)、IGF-1(OR=1.937)、VEGF165(OR=3.404)水平升高是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HMGB1、IGF-1、VEGF165水平均明显增高,3种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随着病情的发展而上升,3种指标对于判定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4.
胃癌是因外邪侵袭、情志内伤、饮食失调等,致气机升降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常,气滞、血瘀、痰浊及癌毒内生,日久积聚于胃脘而成。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则精微不能濡养,浊液不能排出,影响体内正常气机升降。肝主疏泄,调节全身气机的条达,肝之疏泄功能失常,气机升降失调,则影响气血运行。气机升降关系在胃癌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气机升降失调,气血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运行,则气凝血滞,痰浊内停,甚则癌毒内生,发为癌瘤。故在临床治疗中注重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辛开苦降,调畅气机,恢复脾胃的正常升降功能,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5.
中药经典名方开发已成为当下中医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其中经典名方物质基准的成功研制对于整个中药经典名方的申报极为关键。经典名方物质基准既是检测经典名方制剂质量的基准,同时又需反映整方的物质基础。中药成分众多而复杂,单成分的、化药式的研发与质量控制模式难以适用于整体药用的中药制剂的开发,亟需开辟一条中药专属的研发模式。以目前已有的现代科学技术,笔者建议将中药的遗传多态性、提取动力学、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超分子"印迹模板"等结合应用于经典名方物质基准的研制,探讨中药经典名方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技术,以期全面、准确地阐明药材-饮片-物质基准的成分群量值的传递规律,为推进中药经典名方的研制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血清抗α-辅肌动蛋白抗体(anti-alpha-actinin antibody,AαA)、补体水平及血清蛋白对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发病的预测价值。 方法 以2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为研究对象,前瞻性观测LN的发生,39例进展为LN,173例未出现LN。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αA水平、抗双链DNA抗体(anti-double-stranded DNA antibody,anti-dsDNA)及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等,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补体水平及肝功能指标。 结果 LN组与非LN组平均年龄分别为(30.2±7.6)岁与(38.3±8.2)岁,LN组患者年龄相对较低(t=5.645,P<0.001)。LN组SLE诊断时即出现白球比倒置,LN组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lbumin to globulin ratio,AGR)平均值显著低于非LN组(t=3.975,P<0.001)。LN组血清AαA与补体C3平均水平分别为(82.5±36.2)pg/mL与(53.2±26.3)mg/dL,均显著低于非LN组(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清AαA、AGR及补体C3水平是患者发生LN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αA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45(95%CI:0.776~0.915,P<0.001);其次为AGR,AUC=0.774(95%CI:0.776~0.915,P<0.001);年龄与补体C3的AUC分别为0.594与0.728。 结论 SLE血清AαA与AGR水平降低与LN的发生存在强相关性,低龄与低血清C3也增加了LN的发生风险,上述指标的监测有助于LN的早期诊断与干预。   相似文献   
7.
针灸是中医学特色疗法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腧穴是针灸发挥治疗作用的直接靶点,不同的腧穴其治疗作用各有差异,不同腧穴配合使用可有效增强针灸治疗的效果,提高临床疗效。胃肠道疾病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常见胃肠道疾病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其中的腧穴配伍规律,对丰富和发展针灸腧穴配伍的理论和应用,促进针灸学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人类蛋白组图谱(The Human Protein Atlas,THPA)和人类肿瘤相关的基因表达汇编(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的数据挖掘,探索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 1,PTTG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从TCGA、THPA和GEO数据库提取PTTG1在乳腺癌及正常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GEO在线预后分析数据库Kaplan-Meier Plotter(http://kmplot.com)检索PTTG1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数据库中,PTTG1 mRNA和蛋白水平在乳腺癌队列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PTTG1 mRNA在不同的分子亚型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PTTG1 mRNA在ER和PR阳性乳腺癌患者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ER和PR阴性乳腺癌患者(P<0.05);PTTG1 mRNA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早期乳腺癌患者(P<0.05);PTTG1 mRNA随着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程度升高而降低(P<0.05)。PTTG1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显著好于其高表达患者(P<0.001);PTTG1高表达的ER和P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均显著差于其低表达者(P<0.05)。PTTG1高表达乳腺癌样本富集到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细胞毒性、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集。结论:PTTG1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PTTG1 mRNA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相关且在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中具有不同的预后监测意义,可以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HPLC双波长指纹图谱快速测定藿香正气制剂中和厚朴酚含量的方法,建立糖量计法快速测定其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并分析其差异性。方法 HPLC采用XB-C18(H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和0.1%磷酸水溶液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94、270 nm,柱温30℃;糖量计法以50%乙醇为阴性对照;聚类分析重复性样品,对比不同指标间的聚类结果。结果 HPLC测得和厚朴酚在1.40~0.14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12182633C-217418,r~2=0.9995;藿香正气水中和厚朴酚浓度为(0.4008±0.0050)mg/mL,藿香正气滴丸中其浓度为(0.4879±0.0089)mg/mL。总多糖在0.91~0.29 g/mL范围内与其百分值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51.949X+0.868,r~2=0.9999;藿香正气水中总多糖浓度为(0.31±0.003)g/mL,藿香正气滴丸中其浓度为(1.12±0.005)g/mL。聚类分析筛选出和厚朴酚峰面积和总多糖百分值作为表现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滴丸间差异的指标。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及糖量计法能有效用于藿香正气制剂多类指标的质量控制及不同剂型间的差异考察;聚类分析筛选出的峰面积和总多糖百分值作为评价指标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计算针灸学是一门集计算科学与针灸学于一体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计算针灸学的出现,为针灸学的数据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临床疗效的因素,我们以腧穴配伍为切入点,将腧穴配穴方法与计算科学中的复杂网络技术结合,构建了"经脉-穴位-病症-基因"为一体的针灸腧穴配伍研究框架,并提出网络配穴法的概念。网络配穴法的提出符合针灸的整体调节作用,它将腧穴配伍规律研究从"疾病-穴位"层面深入到"疾病-穴位-基因"层面,为针灸腧穴配伍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为实现针灸的靶点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