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 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激动剂组及抑制剂组,每组各15只。通过椎板切除术暴露脊髓,用无菌动脉夹在T6-T7节段硬膜外压迫脊髓造成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只接受椎板切除术,激动剂组及抑制剂组大鼠分别在脊髓损伤后腹腔注射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和PPARγ抑制剂GW9662(2 mg/kg,每2小时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等渗NaCl溶液。使用Tarlov’s评分法评估各组大鼠脊髓损伤后3、5、7、14、21、28 d后肢运动功能。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脊髓损伤区组织LC3-Ⅱ/LC3-Ⅰ比值、beclin-1及组织蛋白酶D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脊髓损伤区PPARγ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4组大鼠在各时间点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25.674,P < 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脊髓损伤后3、5、7、14、21、28 d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 0.05)。激动剂组大鼠在脊髓损伤后3、5、7、14、21、28 d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模型组及抑制剂组大鼠(P均< 0.05)。4组大鼠脊髓损伤后3 d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比值、beclin-1、组织蛋白酶D的蛋白及PPARγ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238.213、28.268、172.563、32.492,P均< 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激动剂组及抑制剂组大鼠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比值、beclin-1、组织蛋白酶D的蛋白及PPARγ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 0.05)。且与激动剂组比较,模型组及抑制剂组大鼠LC3-Ⅱ/LC3-Ⅰ比值及PPARγ mRNA均显著降低,而beclin-1及组织蛋白酶D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均< 0.05)。 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PPARγ激动剂可以通过下调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3.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的主要结构之一,其近端附着于股骨外髁内侧面的后缘,远端呈扁平状附着于胫骨隆突的前内上。前交叉韧带的长度为31~38mm,平均宽度为11mm。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防止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前移,以及辅助内外旋运动和防止胫骨过度后移等作用参与维持膝关节的稳定。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在运动和非运动性损伤中容易发生前交叉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校自体与同种异体骨-髌腱-骨(B-PT-B)移植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按病例入选标准选出重建ACL患者50例,其中A组20例采用自体B-PT-B移植,B组30例采用同种异体B-PT-B移植,术后1周与术后1.5,3,6,9,12,15,18个月进行膝关节斜矢状位与斜冠状位及胫骨骨隧道斜轴状MRI扫描检查,观测移植物和胫骨骨隧道的演变过程。结果MRI动态观察,自体B-PT-B在体内重塑形的过程需12个月,而同种异体B-PT-B需15-18个月。移植骨瓣与骨隧道之间产生骨性愈合的时间自体组在术后3-6个月,同种异体组在术后6-12个月。术后两组各时限均有胫骨骨隧道扩大现象出现,其主要发生部位在胫骨骨隧道内口附近;其骨隧道扩大程度两组各时限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术后3,6,9个月比较,两组胫骨骨隧道扩大程度均以术后6周最为显著(均P<0.05)。结论同种异体B-PT-B在人体内重塑的速率较自体B-PT-B慢,自体与同种异体B-PT-B移植重建ACL术后胫骨骨隧道扩大的程度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人工髋关节假体,结合钢丝捆绑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7例。结果:本组17例术后下床时间3~8d。骨折复位满意,随访6~14个月,无假体松动、下沉,无钢丝松动及断裂。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6%。结论: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卧床时间短,可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老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解国辉 《吉林医学》2012,33(12):2605
目的:对椎管内的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治疗的10例椎管内的畸胎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经手术以及病理结果证实,有7例系成熟畸胎瘤,有2例系未成熟的畸胎瘤,有1例系畸胎瘤的恶变。有7例发生于患者髓外的硬脊膜下,有3例发生于其髓内。并且均具有影像学的特征性表现。10例经手术治疗后,有8例患者症状消失,余2例患者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有6例经8个月~4年的回访,有4例出现复发。结论:患者椎管内的畸胎瘤大多发生在髓外的硬脊膜下,仅少数发生在髓内,并且具有影像学的特征性表现。予以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但未成熟的畸胎瘤,以及畸胎瘤出现恶变者在术后容易复发,还可出现髓内的种植转移,因此术后需配合应用放化疗,以及定期予以CT或者MRI的复查。对成熟的畸胎瘤予以手术全切,其复发率往往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烯醇化酶(Enolase)抑制剂(ENOblock)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调控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促进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60只雌性SD大鼠,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3-甲基腺嘌呤(3-MA)自噬抑制剂处理组(3-MA组)、脊髓损伤组及ENOblock处理组(ENOblock组), 每组40只。假手术组行背部椎板切除, 但不损伤脊髓。3-MA组、脊髓损伤组和ENOblock组采用改良Allen法打击装置损伤T8脊髓, 建立脊髓损伤模型。3-MA组和ENOblock组分别在伤后立即向鼠尾静脉推注3-MA(2.5 mg/kg)和ENOblock(100 μg/kg)。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向鼠尾静脉推注等剂量的等渗氯化钠溶液。伤后1, 3, 7, 14, 21 d采用BBB评分评估各组双下肢运动功能。伤后3 d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和LC3-Ⅰ比值、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和多泛素结合蛋白(p62)的表达量。伤后7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损伤区域LC3-Ⅱ和Beclin-1的阳性细胞。伤后3 d 采用RT-PCR检测各组脊髓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