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破坏性行为障碍(disruptive behaviour disorder,DBD)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特点。方法对湖南省六个地区5~17岁中小学生采用分层随机的抽样方法,共抽样9495名儿童,使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由符合标准的DBD及对照组儿童自己填写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CSCS),最后收集CSCS资料完整的共1572人(对照组798人、单纯DBD组404人、DBD共病组370人)。结果单纯DBD组及DBD共病组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DBD共病组与单纯DBD组相比,行为、智力、焦虑、合群因子分及总分均小于单纯DBD组(P<0.05~0.01),而躯体情况和幸福因子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D儿童较正常儿童的自我意识差,而DBD共病的儿童又比单纯DBD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更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具有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儿童父母养育方式、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及家庭功能的特点。方法:对来自湖南省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全部对象进行DSM-IV诊断,其中符合ODD诊断标准的对象225人及对照组225人由父母填写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儿童自己填写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结果:ODD组在父、母亲惩罚、干涉、偏爱、拒绝及父亲过度保护等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教育成效、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ODD组家庭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和理想适应性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ODD患者的父母存在不良的养育方式,心理控制源外控性较强,家庭亲密度低、适应性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及伴对立违抗障碍(ODD)患儿的行为特点.方法 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湖南省六地区9495名儿童用半定式诊断检查表(K-SADS-PL)和DSMⅣ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凡符合ADHD和ADHD+ODD诊断标准的儿童由父母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从筛查阴性者中随机抽取正常对照组儿童.结果 (1)单纯ADHD组、ADHD+ODD组CBCL各行为问题得分高于正常儿童对照组(P<0.01),ADHD+ODD组的违纪问题[(4.10±3.17)分,(2.68±2.63)分]、攻击行为[(8.80±6.34)分,(6.85±5.69)分]、外向性问题[(12.90±9.09)分,(9.54±7.88)分]、行为问题总分[(36.39±25.59),(30.35±24.32)]高于ADHD组.(2)ADHD组各社会能力得分低于正常儿童对照组(P<0.01),ADHD+ODD组学校分及社会能力总分低于正常儿童对照组(P<0.01).结论 ADHD患儿行为问题的发生高于正常儿童,合并ODD的ADHD患儿行为问题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自我意识特点。方法: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湖南省9495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ADHD患儿和正常儿童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做进一步调查。结果:①ADHD三种亚型及对照组儿童的自我意识量表中除在躯体外貌和合群因子两个分项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分项中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两两分析比较在行为因子和量表总分两个分项中三种亚型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而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在智力与学校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混合型在焦虑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多动冲动型在幸福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ADHD不同亚型儿童与对照组相比在自我意识量表各分项中表现出不一致的特点,尤其以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的自我意识评分在更多的分项中表现更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伴对立违抗性障碍(ODD)的自我意识特点。方法:对湖南省六个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共抽样9495名儿童。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后,凡符合诊断标准的儿童填写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CSCS),其中最后CSCS资料齐全者425人(对照组146人,单纯ADHD 170人,AD-HD伴ODD 109人)。结果:单纯ADHD组及ADHD合并ODD组在量表总分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主要表现在行为因子、智力因子、焦虑因子、合群因子、幸福因子方面;在躯体因子这一项目上单纯ADHD组及ADHD合并ODD组得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ADHD合并ODD组在量表总分上要明显低于单纯ADHD组,表现在行为因子、智力因子、焦虑因子、合群因子、幸福因子方面;在躯体因子这一项目上ADHD合并ODD组得分要高于单纯ADHD组。结论:伴或不伴ODD的ADHD患儿的自我意识都明显比正常儿童差,而伴ODD的ADHD患儿自我意识又要明显比不伴ODD的ADHD患儿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述情障碍与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侵袭性思维在述情障碍与负性情绪之间的 作用。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流行病调查中心用抑郁问卷、状态-特质焦虑 量表中的状态-焦虑分量表对115名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负性情绪与侵袭性思维及述情障碍各维度存在显 著正相关(r:0.251~0.600,P<0.01),述情障碍总分及其辨别情感困难、描述情感困难因子分值与侵袭性思维呈低至中 度正相关(r:0.261~0.430,P<0.01)。述情障碍对负性情绪不仅具有直接效应,还可通过侵袭性思维间接作用于负性情 绪,侵袭性思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71%。结论:侵袭性思维在述情障碍与负性情绪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旨在编制适合我国学龄期儿童的心理虐待与忽视自评量表.方法 对有关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的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检索和分析,确定量表的理论框架,建立条目库;经专家论证和小样本调查,对条目进行修改,形成测试版本(45个条目)并对444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以鉴别指数、相关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法筛选条目,形成正式量表,然后进行信、效度的检验.结果 (1)条目分析共删除14个条目,余下31个条目;(2)全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2,各维度、分量表和全量表的同质信度为0.56~0.88;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各维度对所属因子有中度以上的负荷,抽取的两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68.9%.心理虐待和忽视分量表与父母养育方式各因子相关系数为0.02~0.60,大多数显著相关.结论 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的条目质量及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心理虐待与忽视经历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以探寻适宜的父母养育行为.方法 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调查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心理虐待与忽视阳性组132名与阴性组312名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组心理虐待与忽视和儿童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0.413<r<-0.0099),且阴性组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的得分均高于阳性组(-6.294<Z<-2.166),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父母责骂、恐吓、干涉、情感忽视、教育忽视、躯体/监督忽视等行为进行积极干预,有利于提高儿童自我意识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病程〉6个月的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应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联合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2周.以餐后不适综合征症状评定量表(PDSR)评定疗效,SDS抑郁自评量表诊断抑郁症.[结果]治疗12周,治疗组及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71.7%(29/42)及47.8%(20/42),治疗组SDS评分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抗抑郁药黛力新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疗效显著,是一个理想的餐后不适综合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男性儿童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行为特点。【方法】对湖南省六个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共9 495名儿童。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用半定式诊断检查表(K-SADS-PL)和DSM-IV对ADHD筛查阳性患儿进行临床诊断,凡符合ADHD诊断标准的由照管者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结果】①ADHD三种亚型CBCL各行为问题分项中仅在退缩、性问题、活动情况三个分项中没有组间差异,其余分项中均存在组间差异;②两两分析比较在社交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外化性问题、行为问题总分、社交情况、学校情况、社交能力总分等8个分项表现为一致的组间差异,即三种亚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而三种亚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而其余分项则在三种亚型间分别显示出不同的组间差异。【结论】ADHD三种亚型儿童行为问题在CBCL各分项中的表现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