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肌内效贴联合深部肌肉刺激(DMS)对非特异性颈痛(NNP)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12月,NNP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28)和观察组(n = 28),对照组予干扰电和磁热治疗,观察组加用肌内效贴和DMS,共2周。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和NDI评分均降低(F > 4.137, P< 0.05);观察组在治疗1周和2周后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 > 4.008, P < 0.001)。 结论 肌内效贴联合DMS可有效缓解NNP。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末端驱动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步态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9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偏瘫肢体综合训练、中频脉冲电刺激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训练组接受末端驱动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6 d、持续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FAC)、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下肢部分(FMA-LE)、威斯康星步态量表(WGS)及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AC、FMA-LE、WGS及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训练组治疗后FAC分级[(2.61±0.70)级]、WGS[(23.29±3.85)分]及BBS评分[(35.40±8.41)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 结论 末端驱动型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较传统康复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步态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3.
陆斌  赵晨光  孙玮  琚芬  薛白洁  孙晓龙  牟翔  袁华 《安徽医药》2021,25(10):1981-1984
目的 观察应用肌内效贴合并深部肌肉刺激(DMS)对战士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陕西省总队医院及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战士,共85例纳入本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病人随机分到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干扰电及磁振热治疗,观察组病人除了基础治疗外再给予肌内效贴及DMS治疗.肌内效帖治疗使用2条I形贴布,拉长至115%贴于脊柱两侧,然后再使用1条I形贴布拉长至150%横向贴于胸腰段,隔日1次,每次持续48 h.DMS治疗对竖脊肌、腰方肌、梨状肌等肌肉进行治疗,采用36.5 Hz振动频率,5 cm/s移动速度,每次10 min.除肌内效帖治疗外均为1次/天,6天/周,共治疗2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及治疗2周结束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功能障碍调查量表评分(RMDQ)评价疗效.结果 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VAS及RMDQ评分均明显好于治疗前评分[(4.93±0.93)比(3.87±0.87),(7.23±1.91)比(4.48±1.25),(P<0.05)];观察组在治疗1周后和2周后评分均明显好于治疗前评分[VAS(3.88±0.79)、(3.02±0.82)比(5.15±1.07);RMDQ(4.84±1.78)、(3.24±1.06)比(7.35±1.85)]、且均优于对照组评分[VAS(4.93±0.93)、(4.53±0.85)比(3.87±0.87);RMDQ(7.23±1.91)、(5.88±1.67)比(4.48±1.25)](P<0.05).结论 肌内效贴联合深部肌肉刺激可显著增强常规物理因子缓解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