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磁敏感成像技术在隐匿性脑微出血(rCMB)中的价值。方法应用3.0TMR全身检查设备(Achieva3.0T TX,Philips),检查序列包括轴面T1WI、T2WI、FLAIR、DWI、SWI。SWI成像采用VEN-BOLD-HR三维梯度回波序列。采用SENSE并行采集技术,SENSE因子2。层厚6mm,层间距0.6mm。结果 rCMB表现为圆形低信号,部分病灶外周可见单层或双层环形低信号,分布不均匀、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结论 SWI在检出rCMB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在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疾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磁敏感成像技术在隐匿性脑微出血(rCMB)中的价值。方法应用3.OTMR全身检查设备(Achieva 3.0T Tx,Philips),检查序列包括轴面T1WI、T2WI、FLAIR、DWI、SWI。SWI成像采用VEN-BOLD-HR三维梯度回波序列。采用SENSE并行采集技术,SENSE因子2。层厚6mm,层间距0.6mm。结果rCMB表现为圆形低信号,部分病灶外周可见单层或双层环形低信号,分布不均匀、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结论SWI在检出rCMB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在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疾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的Flash序列在肋骨外伤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28例肋骨外伤患者分别使用常规螺旋序列扫描和二代双源Flash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常规螺旋序列扫描图像的优良率明显低于Flash序列扫描图像。Flash序列扫描的管电流、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扫描时间均低于常规螺旋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ash序列扫描具有辐射剂量低、扫描时间短、图像质量高等特点,优于常规螺旋序列扫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的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 ADC)评价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MRI DWI检查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66例,年龄41~88岁,平均年龄60.00岁。行MRI检测,并与病理检测结果对照。MRI扫描序列包括T_1加权成像(T_1WI)、T_2加权成像(T_2WI)、脂肪抑制序列和DWI序列(b=0 s/mm~2、1 000 s/mm~2);并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e ADC值。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之间的ADC或e ADC值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绘制所测数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曲线下面积,根据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最大值,计算ADC和e ADC值的诊断阈值,比较两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共发现96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前列腺增生组)44个,恶性病灶(前列腺癌组)52个。前列腺增生组ADC值为(0.98±0.15)×10~(-3)mm~2/s,前列腺癌组ADC值为(0.63±0.15)×10~(-3 )mm~2/s;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1.62,P0.01);以0.78×10~(-3)mm~2/s为最佳阈值,ADC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20%、88.50%。前列腺增生组平均e ADC值为(0.20±0.17)×10~(-3 )mm~2/s,前列腺癌组e ADC值为(0.34±0.10)×10~(-3 )mm~2/s;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30,P0.01);以0.22×10~(-3 )mm~2/s为最佳阈值,e ADC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0%、84.10%。AD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3,e AD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两者的诊断效能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 ADC图消除了T_2投射效应,改进了组织对比度,是评估前列腺癌的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HRCT与PET/CT在肺孤立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55例孤立肺结节患者,回顾分析其HRCT及18F—FDGPET/CT影像资料,有两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联合诊断,采用ROCKIT9.0B版本拟合两种诊断结果的相关双正态ROC模型分析评价两者在孤立肺结节定性诊断价值,检验结果取95%可信区间。结果:HRCT诊断资料的ROC曲线的截距a=1.2777,斜率b=1.0346,曲线下的面积Az=0.8127;PET/CT诊断资料的ROC曲线的截距a=2.8655,斜率b=1.3096,曲线下的面积Az=0.9590,两者ROC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性检验,单尾P值为0.0001。结论:在孤立肺结节定性诊断价值上PET/CT较HRCT有着明显的优势,在HRCT上定性可疑的肺孤立结节可进一步考虑PET/CT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磁共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对41例临床拟诊为AS的患者行MRI检查。使用Marconi超导型1.5T磁共振机型,脊柱线圈。患者仰卧位,扫描方位全部为轴位。采用常规SE(spine cho,SE)T1WI(TR 700ms,TE 12ms)序列、快速自旋回波FSE(fast spin echo,FSE)序列T2WI(TR 3000ms,TE90ms)、短时反转恢复(Short T1 Inversion-Recovery,STIR)序列(TR 4000ms,TE 90ms,TI 150ms)。层厚3mm,层间距0.8mm,采集矩阵256x256,NEX=2。结果 ASI级9例,Ⅱ级15例,Ⅲ级11例,IV级6例。侵及髂骨侧34例,侵及骶骨侧7例。I-Ⅱ级MRI主要表现为T2WI滑膜信号增高;T1WI显示软骨不规则增粗或扭曲,T2WI显示软骨信号增高,骨髓水肿信号不均匀增高。Ⅲ-Ⅳ级主要表现为:T2WI软骨信号不均匀增高或减低,骨性关节面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骨质硬化的征象是线样的无信号带不规则增宽。骨髓水肿范围更大。结论 MRI检查方法敏感,无放射性,可以显示X线、CT观察不到的软骨异常、骨髓水肿等早期变化,应作为AS早期诊断的优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磁共振静脉造影(MRV)非增强髂静脉成像诊断Cockett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采用Ingenia 3.0T超导型MRI系统,选择腹部表面线圈,扫描序列为M2DIPEAR (TR/TE=45/5.8 ms,翻转角60°)、THRIVE(TR/TE=6.8/3.5 ms,翻转角10°)、BTFE-SPAIR(TR/TE=3.4/1.7 ms,翻转角80°)和FLAIR(TR/TE=9 000/120 ms,翻转角90°),层厚均为3 mm,平均采集次数3次.结果 Cockett综合征MRV表现为受压骼静脉前后径变窄,横径增宽,血管前缘可见弧形压迹,侧支血管形成等;轻、中、重患者左侧髂静脉平均直径分别为7.52、4.83、2.76 mm,平均受压率分别为37%、69%、83%.结论 非增强MRV是可行的髂静脉狭窄诊断方法,尤其适用于特定人群检查需要.  相似文献   
8.
医学影像学已经成为所有临床科室医师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必须接触的学科,而规范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对疾病进行影像诊断的前提,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校所学的影像专业基础知识不能满足MR检查技术临床需求,同时MR扫描仪是一种结构复杂医用大型设备,患者检查时有很多的禁忌证。教学中增加参与课题实验、微信交流、人文教育与参加学术研讨这些教学方法以后发现,参与课题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参数优化和伪影辨别能力;微信交流、人文教育与参加学术研讨可以提高学生查阅文献兴趣和拓宽专业知识视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在超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根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将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与非溶栓组,两组均行常规磁共振(MRI)及1H-MRS扫描,分别比较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病灶周围正常区与对侧镜像区之间NAA、Cr、Cho、NAA/Cr、Cho/Cr、NAA/Cho等值的差异。结果 (1)溶栓组与非溶栓组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及病灶周围正常区NAA、Cr、Cho均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P0.05),病灶中心区Lac较对侧镜像区升高(P0.05)。(2)溶栓组病灶中心区与病灶边缘区Cr、NAA/Cho明显低于非溶栓组(P0.05),溶栓组病灶边缘区Lac、Lac/Cr低于非溶栓组(P0.05)。(3)溶栓组患者病灶侧NAA、NAA/Cho与临床NIHSS评分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病灶侧Lac与临床NIHSS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非溶栓组患者病灶侧Lac与临床NIHSS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 1H-MRS可以直接、准确地、全面地检测脑梗死溶栓治疗后脑受损神经元的恢复情况,能客观评价脑梗死预后及临床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的Flash序列在肋骨外伤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28例肋骨外伤患者分别使用常规螺旋序列扫描和二代双源Flash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常规螺旋序列扫描图像的优良率明显低于Flash序列扫描图像。Flash序列扫描的管电流、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扫描时间均低于常规螺旋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ash序列扫描具有辐射剂量低、扫描时间短、图像质量高等特点,优于常规螺旋序列扫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