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伴瘢痕子宫的母婴结局。方法对253例孕28~42周单胎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的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母婴结局包括子宫切除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 Apgar 评分和新生儿体质量,采用逻辑式回归分析。结果孕28~42周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5.54%,完全性39.92%,部分性35.57%,边缘性24.50%。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78例,发生率30.83%。253例中247例行剖宫产分娩,6例经阴道分娩占2.37%。10例因严重的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占3.95%,子宫切除中完全性前置胎盘9例占90.00%,子宫切除中10例均为瘢痕子宫并前置胎盘占100.00%,前置胎盘伴有剖宫产史2次或2次以上占行子宫切除的明显增高(P <0.01)。排除孕龄因素,部分性和边缘性前置胎盘与完全性前置胎盘 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中完全性前置胎盘伴瘢痕子宫增加了子宫切除的风险而对新生儿结局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3.
董兰 《全科护理》2013,(29):2734-2735
后颅窝病变常发生于桥小脑角区、颅颈交界、小脑半球和四脑室等部位。由于后颅窝颅腔狭小,手术难度大且易损伤脑干等生命中枢,术后常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不能早期发现和处理,后果常较严重。因此术后做好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的处理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29岁。因"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胚胎移植(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CSI-ET)后28d,腹痛1d"于2011-12-04入院。病史采集:结婚9年未孕,其配偶患严重少、弱精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 Cook 双球囊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2013年3月 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PUBMED、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英文缩写 FMJS 等有关研究组(Cook 双球囊)与对照组(缩宫素、地诺前列酮栓及单球囊)促宫颈成熟有效性随机对照实验,对同质研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共1366例患者。(1)Cook 球囊与缩宫素比较:纳入4个 RCT,Meta 分析显示,Cook 球囊治疗12 h 后 Bishop 评分、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 Bishop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ook 双球囊与地诺前列酮栓比较:纳入2个 RCT,因偏倚较大未进行 Meta 分析,2篇均报道阴道分娩率及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Cook 双球囊与单球囊比较:纳入1个 RCT,Cook 双球囊与单球囊24 h 阴道分娩率及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ok 双球囊在促宫颈成熟中较缩宫素相比,治疗12 h 后 Bishop 评分及阴道分娩率高,剖宫产率低,但现有研究方法学质量均低,有待高质量研究验证其疗效;现有研究尚不能提示 Cook 双球囊与地诺前列酮栓及单球囊促宫颈成熟疗效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在透析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皮下血肿处理不及时,可造成内瘘阻塞,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给病人增加痛苦.我科于2010年3月收治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发生严重皮下血肿患者,经采用冰硝散外敷后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董兰  雷志礼  李萌  丁冠军 《武警医学》2011,22(11):948-951
目的探讨SLIPA^TM喉罩对应激反应的影响及最佳置入麻醉深度。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6组,根据呼吸道管理方式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数值,依次分为:喉罩+BIS40组(A1)、喉罩+BIS50组(A2)、喉罩+BIS60组(A3)、气管插管+BIS40组(B1)、气管插管+BIS50组(B:)、气管插管+B1S60组(B3)。麻醉诱导时待麻醉深度(BIS)达到40、50、60时,分别置入SLIPA^TM喉罩或行气管内插管,并于入室、插管即刻、插管后1、3、5min(T0、T1、T2、T3、T4)5个时间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监测血浆肾上腺素(E)、血管紧张素Ⅱ(ATⅡ)。结果(1)血流动力学变化:与Tn比较,A1、B1组患者MAP在T1时明显降低(P〈0.05)。与T1比较,除A1组外其余各组患者MAP、HR均于T2时开始升高(P〈0.05),且B3组患者MAP在T2、T1和T4时均明显高于A3组(P〈0.05)。(2)激素水平变化:与T1比较,A1、B2组患者E水平于T2时开始升高(P〈0.05),ATⅡ水平于T3时开始升高,B3组患者E和ATⅡ水平均于T2时开始升高(P〈0.05),并持续到T4时(P〈0.01)。B3组患者ATⅡ水平在T2、T3和T4时均明显高于A1组(P〈0.05)。结论与气管内插管相比,SLIPA^TM喉罩引起的应激反应较小。BIS50是置入SLIPA^TM喉罩比较合适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腹部术口愈合不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在本院治疗腹部术口愈合不良患者50例为对照组,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采用传统清创+利凡诺液或硫酸庆大霉素换药,配合红外线治疗;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腹部术口愈合不良患者63例为实验组,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采用清创+人重组表面生长因子+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次数、每次换药时间、换药费用及术口愈合时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换药费用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换药次数、每次换药时间、术口愈合时间比较,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换药次数、术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每次换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腹部术口愈合不良能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0岁,于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妊娠。妊娠21周因双下肢水肿,大量蛋白尿等症状,于2012年8月21日以“妊娠期肾病综合征”收入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