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2.
3.
背景:经口前路松解后路融合内固定已成为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主流治疗方法,但目前还缺乏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口前路松解后路融合及钉棒置入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经口前路松解后路融合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患者32例,治疗后行颈椎正侧位数字化DR及颈椎MRI影像学检查了解神经压迫解除情况和骨性融合情况;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JOA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治疗后2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①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寰枢关节复位和骨性融合,实现了复位与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双重目的。②所有患者治疗后脊髓受压明显减轻,神经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③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脊髓、椎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无感染、破溃等并发症发生。④影像学检查显示,经口前路松解后路融合内固定是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观察。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该院的86例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3例。研究组行TLIF术,对照组行改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活动功能、腰背部疼痛程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PLIF相比,老年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行TLIF治疗,患者腰椎活动功能与减轻腰背疼痛程度改善效果更佳,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补肾壮骨汤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行PK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拟行PKP手术的单椎体OVCF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术后予以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B组43例,术后予以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唑来膦酸注射液+补肾壮骨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定期随访,统计其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体前缘相对高度、Cobb角,以及PINP和β-CTX等骨代谢指标数据,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 d、3个月、6个月、1年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骨密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B组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A组(P<0.05).两组术后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和Cobb角均获显著改善(P<0.05),随访期间未见明显丢失现象,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新发骨折的总发生率10.8%,B组为5.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VCF患者行PKP手术后,联合应用补肾壮骨汤+唑来膦酸的中西医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根阻滞与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许昌市中心医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应用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1.09±4.41)岁。研究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1.85±5.27)岁。对照组采用单纯神经根阻滞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根阻滞+冲击波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临床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93±0.54)分比(3.84±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DI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3.03±2.74)比(26.55±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29±0.44)分比(2.23±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DI低于对照组[(13.76±2.33)比(19.7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单纯的神经根阻滞与神经根阻滞+冲击波治疗都能减轻患者症状,但后者更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祛肺毒一号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物质基础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祛肺毒一号方中各药味的归经,并构建药味-归经网络;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并筛选祛肺毒一号方中各药味潜在活性成分,通过文献检索补充不满足上述条件但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采用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成分相关靶标,采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COVID-19疾病靶标;运用DAVID数据库对成分和疾病共有靶标进行KEGG通路注释和GO功能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5.1软件构建靶标蛋白互作PPI网络和成分-靶标-通路网络;采用SYBYL-X.v1.3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祛肺毒一号方中药味主要归经是肺经和胃经。预测和筛选得到260个成分和85个靶标,核心化合物有槲皮素、β-谷甾醇、咖啡酸、人参皂苷Rh4、甘草查尔酮A等18个,靶标主要涉及PTGS2、NOS2、MAPK14、PPARG、PTGS1等55个,PPI核心网络涉及GAPDH、TP53、MAPK3、EGFR、TNF、IL6等11个靶标。通过GO富集获得BP、MF和CC条目分别352、71和41条,获得121条(P<0.05) KEGG信号通路,核心通路有33条,主要涉及乙型肝炎、甲型流感、PI3K-Akt信号通路、丙型肝炎、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驴食草酚和3''-甲氧基光甘草定与ACE2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刺果甘草查尔酮、驴食草酚和咖啡酸与3CLpro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阐释了祛肺毒一号方治疗COVID-19的多靶标、多通路协同作用,为中医药治疗COVID-19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发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载双氯芬酸钠明胶多孔支架,为缓解再生软骨组织植入体内后的炎症反应及促进体内软骨再生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将双氯芬酸钠与明胶混匀,通过冻干法制备载双氯芬酸钠明胶多孔支架作为实验组,单纯明胶多孔支架作为对照组。观察支架大体形貌,扫描电镜观测支架孔径,排水法计算支架孔隙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检测双氯芬酸钠负载情况,体外缓释实验检测实验组双氯芬酸钠释放曲线。将两组支架材料与脂多糖预激活的RAW264.7巨噬细胞体外共培养后,行RT-PCR、ELISA、Western blot检测IL-1β和TNF-α的表达,评价支架体外抗炎性能。将新西兰大白兔第2代软骨细胞种植于两组支架上进行体外培养,活/死细胞染色及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支架细胞相容性,行大体观察、HE染色、番红O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生化成分定量分析验证支架体外再生软骨的可行性。最后将两组软骨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新西兰大白兔皮下,4周后行大体观察、HE染色、番红O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生化成分定量分析验证体内软骨再生情况,以及RT-PCR法检测炎症相关基因CD3和CD68的表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