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xTAG脑脊液病毒多重检测试剂盒(cerebral spinal fluid viral panels,xTAG CSFVP)对成人疑似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原体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9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115例疑似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的成人患者脑脊液标本115例,使用xTAG CSFVP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5例脑脊液标本中,有28例检测出病毒,阳性率为24.3%,其中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检出率最高(7.8%),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EB病毒检出率次之(均为6.1%)。共检出病毒30例,其中单一感染占92.86%(26/28),混合感染占7.14%(2/28)。xTAG CSFVP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脑脊液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成人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者xTAG脑脊液病毒检出率最多的病原体为单纯疱疹病毒1型,水痘-带状病毒和EB病毒,检出2例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HIV-1感染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最具挑战性的公共卫生难题.尽管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显著改变了HIV-1感染的典型病程,极大地增加了HIV-1感染者的预期寿命,但如何有效地控制HIV-1的传播、减少新发感染者的数量并对特殊人群[如性工作者、发生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等]实施有效干预仍是目前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目前使用的预防HIV-1经性途径传播的策略包括安全套的推广使用、安全性行为的宣教等,并未有效地控制HIV-1在普通人群中的传播,在某些特殊人群(如非洲女性)甚至出现了发病率逐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启动时机是治疗HIV-1(若无特殊说明,以下HIV指HIV-1)感染的核心问题之一,长期处于争论状态. 1987年引入耐受性较差的齐多夫定后,相继出现了支持早期与推迟使用齐多夫定的临床试验[1-2].1996年出现的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方案使得人们再次重视早期治疗,1997年国际AIDS协会指南推荐所有可检测到血浆HIV RNA的无症状感染者接受治疗[3].  相似文献   
4.
一、慢性肾脏疾病定义和分期的简介及其意义 200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NKF-KDOQI)工作组发布了慢性肾脏疾病(CKD)临床实践指南,涵盖了CKD的临床评估、分级以及危险分层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启动时机是治疗HIV-1(若无特殊说明,以下HIV指HIV-1)感染的核心问题之一,长期处于争论状态. 1987年引入耐受性较差的齐多夫定后,相继出现了支持早期与推迟使用齐多夫定的临床试验[1-2].1996年出现的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方案使得人们再次重视早期治疗,1997年国际AIDS协会指南推荐所有可检测到血浆HIV RNA的无症状感染者接受治疗[3].  相似文献   
6.
<正>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9岁。主因记忆力减退1年,加重伴视物异常3个月,于2013年12月11日入院。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经常找不到常用物品,此后逐渐出现找不到常去地点,伴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视物模糊、反应迟钝;约6个月前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伴视野缩小、视物发白、视物变形和听力明显下降。当地医院腰椎穿刺脑脊液常规、生化均于正常值范围(具体不详);血清蛋白酶3特异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启动时机是治疗HIV-1(若无特殊说明,以下HIV指HIV-1)感染的核心问题之一,长期处于争论状态. 1987年引入耐受性较差的齐多夫定后,相继出现了支持早期与推迟使用齐多夫定的临床试验[1-2].1996年出现的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方案使得人们再次重视早期治疗,1997年国际AIDS协会指南推荐所有可检测到血浆HIV RNA的无症状感染者接受治疗[3].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65岁。因反复淋巴结肿大5年余, 肌酐升高6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明确诊断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经历多线、多种抗肿瘤药物治疗, 包括细胞毒化疗、表观调控药物西达本胺和阿扎胞苷、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靶向CD20的利妥昔单抗和靶向CD30的维布妥昔单抗。肿瘤虽得以稳定, 但在抗肿瘤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多种病毒激活(包括BK病毒、JC病毒、巨细胞病毒)及相应靶脏器损伤(多瘤病毒肾病、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通过暂停肿瘤治疗以降低免疫抑制, 并加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后, 血病毒载量下降, 脏器功能得以稳定。本例患者的诊治过程提示临床医师, 在抗肿瘤治疗的同时, 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免疫状态及病毒感染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20岁,主诉"咳嗽18 d,发热、血肌酐升高13 d",于2016年12月30日收住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1.1现病史患者2016年12月12日无明确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黄黏痰,咳嗽时伴胸痛,无发热、憋气、咯血,当地医院考虑"肺炎",予阿奇霉素(剂量不详)静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启动时机是治疗HIV-1(若无特殊说明,以下HIV指HIV-1)感染的核心问题之一,长期处于争论状态. 1987年引入耐受性较差的齐多夫定后,相继出现了支持早期与推迟使用齐多夫定的临床试验[1-2].1996年出现的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方案使得人们再次重视早期治疗,1997年国际AIDS协会指南推荐所有可检测到血浆HIV RNA的无症状感染者接受治疗[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