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牛黄小儿退热贴的经皮渗透行为。方法采用垂直式改良Franz扩散池装置进行试验,以栀子苷含量为考察指标,HPLC测定接收液中栀子苷的含量。结果牛黄小儿退热贴在50%乙醇接收液中24h的平均累积透过率为16.73%,经皮渗透速率为1.84μg·cm~(-2)·h~(-1)。牛黄小儿退热贴在PEG400-95%乙醇-水(1∶3∶6)接收液中24h的平均累积透过率为7.03%,经皮渗透速率为0.76μg·cm~(-2)·h~(-1)。结论牛黄小儿退热贴的经皮渗透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栀子苷的经皮渗透速率受接收液中乙醇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灯银脑通胶囊(DYNT)治疗脑卒中的有效成分群及关键靶点预测。方法 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研究综合数据库(TCMID)和 TCM-Mesh,收集 DYNT的化学 成分,并通过 DrugBank、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STITCH、BindingDB和SwissTarget等数据库预测 DYNT各化 学成分的靶点数据。在 DisGeNET、PharmGKB和 CTD 数据库中检索脑卒中相关靶点,取疾病靶点和 DYNT 成分相关 靶点交集作为 DYNT作用脑卒中的潜在靶点。通过 STRING 数据库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 MCODE cluster识别 DYNT的核心靶点。运用 CTD数据库对 DYNT治疗脑卒中相关靶点及调控脑卒中相关通路进行 GO 富集 分析和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 MCC 和 Stress两种算法识别网络中排名前十的关键靶点,取两者交集作为 DYNT治疗脑卒中的关键靶点。结果 从 DYNT中共收集到133个化学成分,涉及靶点588个,化学成分中木犀草素、 山奈酚和芹菜素等59个成分参与了对脑卒中的调控。DYNT 治疗脑卒中的靶点共有 153个,涉及通路 12个,基于 MCC和Stress两种算法发现 DYNT治疗脑卒中的8个关键靶点。结论 DYNT 中的各化学成分可能通过 PI3K-Akt、 HIF-1和 Toll样受体等12条信号通路发挥对脑卒中的调控作用,AKT1、MAPK3、TP53、IL6、VEGFA、TNF、INS和 ALB可能为 DYNT治疗脑卒中的8个关键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长期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大鼠动物模型,观察大鼠在应激后行为学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5周龄,饲养3周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进行为期5周的随机应激刺激,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动物模型,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刺激,正常饲养。两组大鼠每周都要进行体质量测量、矿场行为学测验以及糖水偏好测试,将两组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大鼠在体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而矿场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从第14天就开始出现显著差异(t=-2.420,P=0.016);糖水测验两组出现显著差异则出现在21天时(t=5.854,P=0.000)。结论:大鼠的行为活动在长期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后明显改变,说明大鼠长期处在应激刺激下,正常的行为活动会出现障碍。  相似文献   
4.
急非淋白血病的病程变化不定,能寻找一个可以在治疗前预测病人对治疗的反应和结局的指标是必要的。本文作者分析了89例急非淋病人的细胞遗传学变化与病人的结局以及各项治疗前指标的关系,尤其是与白血病细胞中有无Auer小体的关系。用于细胞遗传学分析的标本取自89例急非淋病人。男47例,女42例,中数年龄50岁。所有病例骨髓中的原始十(早)幼细胞均大于50%。骨髓液经24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加比沙可啶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西沙必利10mg/次,3次/d,饭前县,比沙可啶5mg,早餐前顿服,对照组40例,口服果导片0.2g,早餐前顿服,疗程均为2W。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分别为01例,16例、14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表明,西沙必利加比沙可啶治疗慢性功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对28例成人急非淋病人初诊时的骨髓活检材料进行了巨核细胞体积大小和细胞核大小的形态测定分析,以期了解成人急非淋病人的巨核细胞大小和细胞核大小与完全缓解期长短的关系。材料和方法:28例急非淋病人中,第一组16例病人,诱导方案为:阿精胞苷100mg/m~2×7天,柔红霉素45mg/m~2×3天,和阿糖胞苷3g/m~2×3天。第二组12例病人诱导方案各有不同:8例病人应用阿糖胞苷和柔红霉素,3例病人加用长春新硷,1例病人应用阿糖胞苷和环磷酰胺。28例病人中,有23例获完全缓解,5例诱导失败。病人的外周血和骨髓液涂片  相似文献   
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复发病例,住往对化疗的反应性较差。研究这类病人的原始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变化,对探索病人产生类固醇激素抗药性的机制是很有意义的。先前的资料曾指出了白血病复发时糖皮质激素受体数量的减少与抗药性有关。本文作者对80例儿童急淋复发病例进行原始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测定,GR 水平的测定是应用全血细胞~3H 地噻米松结合检验,对含有>90%原始细胞的新鲜骨髓液重复3次测定。应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胞的表面抗原,应用结合异硫氰酸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制剂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复方中药制剂处理体外培养的髓系白血病细胞株,用CCK8的方法观察中药制剂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测定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单纯的4种白血病细胞系HL-60,MOLM-13,MV4-11,AML-M5相比较,不同中药浓度处理的这4种白血病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5)且其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r=0.9236;r=0.7488;r=0.8889;r=0.8119);与单纯的HL-60和AML-M5白血病细胞系相比,药物处理的这2种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分化形态改变;与单纯的HL-60白血病细胞系相比,IC50中药浓度处理的HL-60细胞表面抗原CD11B增加85%±7.13%;与单纯的AML-M5白血病细胞系相比,1.5μl和2μl剂量中药制剂处理的AML-M5细胞的凋亡率增加(P 0.05)。结论:复方中药制剂对白血病细胞具有抑制增值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和凋亡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9.
老年抑郁症泛指发病于60岁以后,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过度低落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种情感性疾病,可伴有思维和行为的改变及躯体症状,一般病程较长,且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1,2]。部分病例预后不良,可发展为难治性抑郁症;部分老年人的症状不典型,常与其他躯体疾患(如心脑血管疾病、骨折、肿瘤等疾病)并存。其发生原因迄今未明,但与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密切关系[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兔胚胎干细胞(E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方法。方法:应用多种诱导剂联合诱导兔ESCs,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巢蛋白(Nestin)的表达。结果:诱导后兔ESCs能分化为具有典型神经元形态的细胞,Nestin阳性表达。结论:在体外采用定向分化诱导,兔ESCs可直接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