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目的 测定全麻联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EC50)。

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65~80岁,BMI 18~30 kg/m2,ASA Ⅱ或Ⅲ级。在超声引导下行PENG阻滞,设定罗哌卡因容量为20 ml,浓度由序贯法确定,初始浓度为0.375%,若神经阻滞20 min后,静息NRS评分较阻滞前下降≥2分且活动时NRS评分较阻滞前下降≥3分时,则视为阻滞成功,反之则视为失败,阻滞失败则下1例患者提高1个浓度梯度,阻滞成功则下1例患者降低1个浓度梯度,相邻浓度比值为1.0∶1.2,直至出现7个拐点。采用Probit概率法计算罗哌卡因的EC50及其 95%可信区间(CI)。记录PENG阻滞前(阻滞前)、阻滞后20 min和术后2、6、12、24 h静息和活动(被动抬髋15°)时NRS评分,术后穿刺部位感染、血肿、神经损伤、局麻药中毒、恶心、呕吐、头晕等发生情况。

结果 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行PENG阻滞的EC50为0.185%(95%CI 0.154%~0.213%)。无一例患者穿刺部位感染、血肿、神经损伤、局麻药中毒并发症。

结论 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PENG阻滞的EC50为0.185%(95%CI 0.154%~0.21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阐明其用于唇裂修复术患儿术后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试验方法,选取60例行唇裂修复术患儿,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地佐辛组和多模式镇痛组,每组20例。罗哌卡因组和多模式镇痛组患儿于手术切皮前给予0.25%罗哌卡因1.5mL行眶下神经阻滞,地佐辛组患儿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地佐辛组和多模式镇痛组患儿于术毕前2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5mg·kg-1,罗哌卡因组患儿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记录各组患儿年龄、体质量、麻醉和手术时间;记录苏醒、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及发生率、有无喉和支气管痉挛;记录术后2、4、6、8、12和24h CRIES 评分;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年龄、体质量、麻醉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模式镇痛组和地佐辛组患儿苏醒、拔管时间长于罗哌卡因组(P < 0.05),苏醒期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均未发生喉及支气管痉挛。多模式镇痛组患儿术后2h CRIES评分最低,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地佐辛组患儿术后4h CRIES评分较术后2h有所升高,罗哌卡因组和多模式镇痛组患儿术后4h CRIES评分低于地佐辛组(P < 0.05);多模式镇痛组患儿术后6h CRIES评分仍最低,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罗哌卡因组患儿术后6h CRIES评分较术后4h时有所升高,但与地佐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8、12和24h CRIES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模式镇痛组患儿心动过速发生率最低,使用镇痛药例数最少,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儿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痛可有效延长患儿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唇裂修复术患儿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肺超声评分(LUS)评估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与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通气功能及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男67例,女13例,年龄45~75岁,ASA 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VCV通气模式组(V组)和PCV-VG通气模式组(P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常规麻醉诱导,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VT 7 ml/kg,呼气末正压(PEEP)5 cmH2O,FiO2 40%。采用床旁肺超声评估患者双侧肺部共12个区域的LUS。记录入室时(T0)、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20 min(T1)、建立人工气腹后30 min(T2)、气管导管拔除后15 min(T5)的LUS评分。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PaCO2。记录T1、T2、气腹后1 h(T3)、手术结束时(T4)的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气道平均压(Pmean)、动态肺顺应性(Cdyn)、VT。记录术后3、7 d内PPCs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T0时比较,T1、T2、T5时P组整体、前部、外侧、后部、左肺、右肺、上肺及下肺LUS明显降低(P<0.05);T2时V组整体及部分区域(后部、下肺及右肺)LUS明显降低,T5时V组整体及部分区域(外侧、下肺及左肺)LUS明显升高(P<0.05)。与V组比较,T1、T2、T5时P组整体及各区域LUS评分均明显降低,PaO2明显升高,T1、T5时PaCO2明显降低,T1—T4时Ppeak明显降低,Pmean、Cdyn明显升高,T4时Pplat明显降低(P<0.05)。术后3 d内P组PPCs发生率明显低于V组[4例(10%)vs 11例(28%),P<0.05]。
结论 LUS能够显示手术期间PCV-VG模式和VCV模式下肺通气的非均匀性和体位性变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下,PCV-VG模式明显改善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肺通气及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豆腐果苷(hel i ci d)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模型(CCI)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的影响;探讨豆腐果苷在神经病理疼痛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2只180~220 g Wi st 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分别为Sham组(假手术组)、CCI组(CCI模型组)、豆腐果苷低剂量组(H1)和豆腐果苷高剂量组(H2)。4组分别于CCI手术前1天、CCI手术后第10天灌胃给药,1次/d,连续10天测定后肢MWT和TWL。结果:CCI手术后第9天Sham组、CCI组、H1组、H2组MWT和TWL值分别与术前基础值比较,Sham组无差异(P〉0.05),CCI组、H1组、H2组均有差异(P〈0.05),CCI模型制作成功。给药后第1~10天,H1组、H2组MWT和TWL值分别与CCI组组间比较,MWT和TWL明显升高(P〈0.05),H2组较H1组保持较高水平。结论:口服豆腐果苷能剂量依赖性提高CCI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延长热缩足潜伏期;可延缓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的方法系统探索瑞马唑仑的研究现状,评价其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发表的有关瑞马唑仑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采用CiteSpace 6.1.R6和Excle 2021分析纳入文献的年发文量、发文国家、发文机构、发文期刊、被引频次和关键词等基本概况。
结果:共纳入文献194篇,年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地区是中国,最多的机构是德国PAION公司;尽管Anesthesia & Analgesia期刊的共被引频次最高,但在Journal of Anesthesia上发表的有关瑞马唑仑应用于临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文献共被引频次最高;关键词聚类和引文突现分析显示,瑞马唑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应用场景的有效浓度及特殊人群的用药效果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结论:国内外对瑞马唑仑的研究高度重视,但相关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瑞马唑仑在特殊人群用药效果、其最适剂量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手术操作导致的局部炎症和神经刺激所引发的术后疼痛是该类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目前用于术后镇痛的主要有各种类型的镇痛药物(阿片类药物、类固醇、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局部麻醉喷雾及局部浸润麻醉。舌咽神经是支配扁桃体和扁桃体周围感觉的主要神经,因此阻滞该神经可以达到镇痛的目的。关于舌咽神经阻滞(GNB)减轻扁桃体术后疼痛的研究近年逐渐增多,现针对该技术的镇痛原理、阻滞方法、镇痛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对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的静脉麻醉药,观察用药后β-内啡肽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小白鼠72只随机分为7组,生理盐水0.04ml/g(Ⅰ组,13只),硫喷妥钠60mg/kg(Ⅱ组,10只),依托咪酯水剂12mg/kg(Ⅲ组,10只),依托咪酯乳剂12mg/kg(Ⅳ组,9只),咪唑安定20mg/kg(Ⅴ组,12只),芬太尼100μg/kg(Ⅵ组,10只),盐酸哌替啶20mg/kg(Ⅷ组,10只)。各组动物均第一日上午9时和下午3时(药量减半)腹腔注药,第二日上午9时取血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各项参数,取全脑测定鼠脑β-内啡肽含量。结果与Ⅰ组(对照组)相比,Ⅳ组和Ⅴ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RC3bRR)、促肿瘤红细胞花环率(ETER)、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率(ATER)均明显降低(P<0.01)。Ⅵ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明显升高(P<0.01),RC3bRR、ETER及ATER明显降低(P<0.01或0.05),鼠脑β-内啡肽含量Ⅱ组、Ⅲ组及Ⅶ组明显降低(P<0.01),Ⅵ组明显升高(P<0.05)。Ⅱ组β-内啡肽含量与RICR呈正相关(r=0.652,P<0.05),Ⅲ组β-内啡肽含量与ATER呈负相关(r=0.698,P<0.05),Ⅶ组β-内啡肽含量与RC3bRR呈显著的负相关(r=-0.781,P<0.01)。结论硫喷妥钠、依托咪酯水剂及盐酸哌替啶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β-内啡肽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双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9.
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进化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调节全身细胞能量代谢的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AMPK能够促进大脑发育和调节神经元极化。在缺血性脑卒中中,AMPK的上调可以减弱氧化应激,抑制神经炎症,调节神经元自噬和凋亡,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等。AMPK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具有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主要形式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受体靶向治疗。但靶向AMPK的应用在临床中的证据和机制依然不是很充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局部用药对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EC_(5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30~65岁,BMI 18~28 kg/m~2,ASAⅠ—Ⅲ级,在T_(4-5)水平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观察组(T组)。C组神经阻滞用药为罗哌卡因20 ml;T组神经阻滞用药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6 ug/ml的混合液20 ml。罗哌卡因浓度由上下序贯法确定,起始浓度为0.5%,间隔浓度比值为1.2。若阻滞效果评定为优良,则下一例采用低一级浓度;若阻滞效果评定为差,则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研究终点为达到7个上下周期,或者罗哌卡因浓度≤0.1%或≥1%并持续7例。按照Dixion-Massey EC_(50)序贯法计算公式计算罗哌卡因EC_(50)及其95%CI。结果 C组罗哌卡因EC_(50)为0.41%,95%CI为0.39%~0.43%;T组罗哌卡因EC_(50)为0.33%,95%CI为0.31%~0.35%。结论复合舒芬太尼0.6μg/ml局部用药可降低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的EC_(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