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
目的评估并比较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乳腺癌超声影像组学预测模型的诊断性能。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就诊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有明确病理结果的乳腺肿块病例828例,以2018年8月31日为节点将其分为训练集(526例)和验证集(302例),提取肿块的超声影像组学特征并进行特征筛选,运用k最近邻(kNN)、逻辑回归(LR)、朴素贝叶斯(NB)、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5种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建立预测模型,使用重复交叉验证方法做内部验证,计算比较各模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并实施外部验证,绘制ROC曲线并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模型的鉴别诊断性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价模型校准度。 结果从提取的109个影像组学特征中筛选出19个特征建立了5种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在内部验证中,5种模型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比较,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LR模型的特异度、PPV、NPV中位数分别为0.769、0.816、0.778,3项指标均高于其他4种模型;敏感度中位数为0.824,高于kNN、RF和SVM模型。此外,SVM模型的特异度、PPV、NPV中位数分别为0.706、0.774、0.759,虽均低于LR模型,但均高于其他3种模型。在外部验证中,LR、SVM、RF、kNN和NB的AUC依次为0.890、0.832、0.821、0.746和0.703,其中LR与SVM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此外,各模型在校准性能上表现并不一致,LR和SVM模型的校准曲线显示乳腺癌实际概率与预测概率之间的一致性较好。 结论以超声影像组学特征为基础,运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乳腺癌超声预测模型,均表现出较高的诊断性能,其中LR模型表现最为突出;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预测模型的诊断性能,提供更加准确的量化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处理乳腺多发性肿块时微创旋切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术前体检和B超检查诊断为乳腺多发性肿块的65例患者共188个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实时监控下利用EnCor真空旋切系统进行切除,并对手术情况、病理结果、患者满意度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分析。结果:65例患者所有188个病灶均被完整切除,长径为0.5~3.6 cm,其中113个为不可触及肿块,占60%,平均用时15 min。术中2例发生出血,其中1例术后在病灶处出现较为明显的血肿;2例病灶贴近皮肤,术时造成皮肤损伤;所有手术部位无残留病灶。伤口愈合情况,2例切口部位可见较为明显的瘢痕,可能与瘢痕体质或穿刺切口对合不良有关。结论:利用EnCor真空旋切系统进行乳房多发性肿块的微创切除,手术安全性高,恢复快,并发症少,美容效果突出,患者满意度高,对切除乳腺深处不可触及的肿块尤其合适,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防性胸导管结扎对防止术后乳糜胸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0-01-2010-01期间手术切除食管癌1800例,随机分为A组:不结扎胸导管580例,B组:在膈肌上方5cm处游离性结扎胸导管620例,C组:在膈肌上方5cm处大块结扎胸导600例。结果: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乳糜胸:A组1.55%(9/580),B组0.16%(1/620),C组0.17%(1/600)。据统计学处理:B组与C组无差异(P〉0.05),A组与B组、c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中采用膈上低位结扎胸导管可减少或避免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肿块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甲状腺肿块超声表现,包括肿块钙化类型、回声水平、内部成分。结果:甲状腺肿块超声征象表现为有微小钙化、极低回声、均匀低回声且无囊变,诊断为恶性肿块的准确率达81%以上,含有小的或大的囊变的肿块诊断为良性肿块,准确率达90%以上。结论:甲状腺良恶肿块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的差异,综合运用各超声征象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在阻塞性黄疸外科手术前准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2例患者分为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两组,介入治疗组38例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PTCD术,保守治疗组44例采用常规保肝支持治疗。结果介入治疗全部穿刺成功,10天后复查肝功能显示介入治疗组总胆红素(TBI)及直接胆红素(DBI)显著下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超声引导下PTCD是阻塞性黄疸外科手术前准备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房间隔厚度与左房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1例,根据左房容积指数分为左房重构组20例和左房非重构组21例,另选健康体检者25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2D-STI技术测得各组左房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左房平均应变率(mSRs、mSRe、mSRa);应用实时三维容积成像技术(RT-3DE)结合心电图时相获取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re)、左房最小容积(LAVmin),并计算左房被动排空指数(LAEFp)、左房主动排空指数(LAEFa)及左房总排空分数(LAEF);M型超声测量收缩期房间隔厚度(IASTs)及舒张期房间隔厚度(IASTd),计算房间隔增厚率(ASTDF)。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ASTDE与左房各功能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左房非重构组和左房重构组mSRs、mSRe、LAEFp、LAEF均减低,mSRa、LAEFa及ASTDF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左房非重构组比较,左房重构组的mSRs、mSRe、LAEFp、LAEF均减低,mSRa、LAEFa、IASTs、IASTd、ASTDF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STDF与LAEFa、mSRa、LAEF均呈正相关(r=0.568、0.249、0.266,均P<0.05)。结论2D-STI能够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左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房间隔厚度和ASTDF可作为左房功能早期改变的补充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精确定位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87个肌瘤)子宫肌瘤患者,采用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在超声精确定位和实时监控下对靶肌瘤进行消融治疗。治疗1个月内以增强MRI观察靶肌瘤的消融率;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以平扫MRI评价靶肌瘤的缩小率,并随访患者月经量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内靶肌瘤消融率为(83.2±13.6)%,治疗后6个月、12个月靶肌瘤体积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靶肌瘤缩小率分别为(56.04±23.65)%和(70.00±21.26)%。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患者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减少,血液血红蛋白(Hb)升高。治疗中及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镇静镇痛下高强度聚焦超声精确定位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与房间隔厚度的关系。方法 高血压患者41例(左房重构组LAR20例、左房非重构组LAN21例)和25名健康体检者,运用2D-STI技术测得左房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左心房平均应变率(mSRs、mSRe、mSRa),运用RT-3DE(实时三维容积成像技术)结合心电图时相获取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re)、左房最小容积(LAVmin),并计算得出左房被动排空指数LAEFpassive、左房主动排空指数LAEFactive及左房总排空分数LAEF。M型超声测量收缩期房间隔厚度(IASTs)及舒张期房间隔厚度(IASTd),计算房间隔增厚率ASTDF(%)。观察各组间数据有无差异,并对房间隔增厚率与左房主动排空指数、舒张晚期平均应变率及左房总排空分数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AN组的mSRs、mSRe、LAEFp、LAEF均减低,mSRa、LAEFa及ASTDF均增高,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LAN组相比,LAR组的mSRs、mSRe、LAEFp、LAEF均减低,mSRa、LAEFa及ASTDF均增高,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房间隔增厚率与左房主动排空指数、舒张晚期平均应变率及左房总排空分数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早期左心房功能已经开始减退,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够早期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程中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房间隔厚度及增厚率与左心房功能间具有正相关性,房间隔厚度及增厚率可以作为左房功能早期改变的补充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高频彩超征象与分子生物标志物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弋矶山医院收治的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60例的临床、超声和病理资料,分析超声影像特征与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及Ki-67表达情况的关系。结果:6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7%、65.00%、68.33%、70.00%。患者ER、PR的阳性表达与毛刺征、纵横比>1均呈正相关(P<0.05),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CerbB-2、Ki-67阳性表达与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血供情况、腋窝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浸润性乳腺癌高频彩超征象与ER、PR、CerbB-2及Ki-67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