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外源NO对刺五加种子解除休眠及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及酶的变化规律,为打破刺五加种子休眠和人工栽培提供依据。方法:考察不同浓度(1,5,10,20 mmol·L~(-1))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刺五加种子,而后进行变温层积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出在不同层积时间(0,30,50,80,100,130 d)的内源激素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及水杨酸(SA)含量变化。采用酶标仪全程监测体内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在刺五加种子萌发过程中,GA3,IAA,IBA和SA的含量逐渐增大,脱落酸的含量逐渐减小。POD和MDA水平显著下降,CAT和SOD的酶活力显著上升。外源NO可以提高刺五加种子萌发率,缩短种子萌发时间,20 mmol·L~(-1)SNP促进种子萌发效果最为明显,10 mmol·L~(-1)SNP促进种子萌发效果最弱,呈"V"型变化。结论:SNP促进刺五加种子萌发可能通过提高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激素和酶的含量,以提高种子内源NO含量而实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输卵管部分炎症性梗阻吻合的具体方法。方法利用电视腹腔镜5mm器械、三切口的微创腹腔镜方法,对3例输卵管妊娠手术后患侧阻塞患者以及4例继发性不孕患者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显示伴有一侧或双侧输卵管病变患者行双层6/0尼龙线内缝吻合输卵管,其手术平均时间为63.6min。结果7例患者手术后通水均示通畅,5例患侧进行修复的输卵管经输卵管子宫碘油造影术显示均通畅,并且获得宫内妊娠3例,足月分娩1例。结论电视腹腔镜下采用显微吻合手术对输卵管局部炎症梗阻进行治疗,有助获得妊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及Cullin蛋白4B(CUL4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CC1和CUL4B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CC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CUL4B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其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01)。结论 MACC1基因可能不是子宫内膜癌变的重要影响因子。CUL4B基因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CUL4B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分娩是一个消耗性过程。分娩过程中由于精力和体力的消耗,加上产妇的失血,容易导致产后疲乏无力,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尤其是产后盗汗。几乎70%~80%的患者均诉产后虚汗淋漓,产程较长者更为明显。我院制剂室1999年研制的“产妇乐口服液”,临床应用于产后气血虚弱之面色无华、乏力;腰酸腿软,虚汗淋漓等,效果显著。1 处方党参210g,黄芪210g,白术120g,山药120g,炒灶仲100g,当归60g,川芎60g,白芍60g,熟地60g,大枣210g,蔗糖200g,苯甲酸钠适量。总量1000ml。2 制法以上10味中药,用煎煮法煎煮2次。第1次1.5h,第2次1h,合并煎出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绒毛膜癌(缄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绒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结果:8例脑转移患者中5例继发于葡萄胎,足月产后发生2例,流产后发生1例.6例患者血β-HCG大于200100 U/L;2例行头部CT检查均发现病灶;6例行正规化疗后,4例脑转移症状近期即消失,脑转移症状缓解率为66.67%.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血β-HCG的测定及CT检查有助于诊断.在全身化疗及鞘内化疗的基础上,手术切除绒癌原发及转移灶对延长患者生存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两种类型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进行对比。方法 同期施行捆绑式胰吻合术Ⅰ型(同时施行空肠粘膜和胰腺缝合以及空肠断端与胰腺缝合等三项防漏步骤)35例(A组),与只行捆绑吻合的Ⅱ型手术49例(B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两组都没有发生胰吻合口漏,没有手术死亡。术后随访,两组均无胰管扩张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的表现。完成吻合时间A组平均27min,B组平均16min。结论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相比之下Ⅱ型更加简单、省时,而且能够在吻合口完成后立即对它进行检测,可以避免捆绑过紧,从而无须插入胰管导管作为支撑。两种类型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均可掌声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但是Ⅱ型应当成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严重肝外伤创面处理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外伤由于首次手术处理不当,造成严重并发症不少,以缝合止血后造成需再次手术为最常见。笔者对4例肝破裂处理的经验和教训加以总结并讨论如下。临 床 资 料病例1:左肝内侧叶严重挫裂伤,其中最大一裂口近正中裂,上至膈肌,下达第1肝门,肝中静脉中段暴露约4cm,且有0.5cm裂口,见血液外溢。术中控制肝门阻断入肝血流,修补肝中静脉,并切除失活的左肝内侧叶、方叶肝组织,所遇胆管、血管均结扎处理,创面严密止血,以洁白纱布按压创面未见胆漏,不缝合肝创面,置引流管后关腹,术后15天痊愈出院。病例2:右肝粉碎性破裂,Ⅴ、Ⅵ、Ⅶ、Ⅷ4段均受累,…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1岁,湖南常德津市人.患者自述约在7岁时出现皮肤色斑,呈黑褐色,直径0.5 mm~3 mm,最先出现于唇黏膜,而后逐渐在手指及脚趾上出现,未予重视.患者在14岁时出现间歇性便秘症状,约每周排便1次,且偶有间歇性腹痛,位于脐周,呈阵发性隐痛,能忍受,可自行缓解,自觉腹痛与排便无关.16岁时,行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性息肉,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入湘雅二医院住院诊治.入院后行全消化道胶囊内镜检查发现其胃内可见数十个大小不等的息肉,小的直径约为0.3 cm,大的直径3 cm~4 cm,多呈圆形,部分有分叶,表面充血肿胀;十二指肠内可见多发性小息肉,直径约0.3 cm~0.6 cm空肠上段可见一直径约2.5 cm的圆形亚蒂息肉,表面充血;回肠末端可见直径在0.3 cm~0.5 cm的多发性、圆形、亚蒂的息肉样病变;而结肠内因其内容物较多,黏膜显示欠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在诊治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应用单一腔镜治疗效果不好而具有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共172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分别实施诊断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5290 min,平均102.6 min。手术进行均比较顺利,术中血压、脉搏均平稳,手术中出血平均<50 ml,患者均未出现较明显的并发症。其结果与术前诊断基本相符的150例(87.21%),不符合或有新发现的22例(12.79%%)。172例患者155例术后体温完全正常,17例患者出现发热迹象,3 d内均恢复正常。结论: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对于妇科疾病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随着其不断完善将成为妇科临床上有效的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