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测定远端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对于诊断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意义。方法将22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与36例非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作对照;在肘及腕部两点,刺激正中或尺神经干,分别于外展母短肌或外展小指肌上记录其动作电位。在膝和踝部两点,刺激腓总神经干,于伸趾短肌上记录。结果在22例研究组中,测得正中、尺神经的MCV减慢及尺神经的RL延长有显著意义;正中神经的RL及腓总神经MCV和RL改变都有极显著意义。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神经病变主要影响髓鞘,但若病变严重不能排除轴突受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状况,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况。结果治疗1个月、6个月末,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u=22.91、19.23,P〈0.01),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Х^2=6.99、6.92,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及血流变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血脂及血流变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血压、血脂及血流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可明显改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血脂及血流变,临床疗效明显,故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对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分级,予以统计学处理。结果舒血宁治疗组与奥扎格雷钠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生物反馈放松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爱贤  徐烨 《中国全科医学》2004,7(21):1567-1568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放松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17)筛选出伴抑郁症状的 12 5例脑卒中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6 3例 ,对照组 6 2例。治疗组给予生物反馈放松治疗 ,1个月及 6个月后再对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及HAMD - 17评分并比较。结果 治疗组 1个月及 6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HAMD - 17评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生物反馈放松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厦其对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以厦安全性、不良反应。方法:对44例脑卒中后合并抑郁的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西酞普兰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荆口服,其他治疗相同。分别于治疗2周和6周评定疗效,评定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抑郁改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酞普兰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井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传统抗癫药物(AEDS)可使70%左右的癫发作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30%的患者通过传统AEDS正规治疗,发作仍不能被有效控制。国外自上世纪90年代起,有不少利用一些新型AEDS治疗癫的报道[1-2],我院将新型抗癫药物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用于治疗癫患者,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病例来自我院2011-01—2012-01我院就诊癫患者,入选标准:(1)年龄18~58岁;(2)按照国际抗癫联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98-1999年应用东菱克栓酶治疗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将有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44-80岁,发病时间在一周之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诊断标准参考1996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关于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接受治疗的条件是:①发病不超过一周;②没有活动性出血疾病或出血倾向者;③无脑栓塞引起大面积急性梗塞;④既往无脑卒中史并遗留偏瘫者;⑤经CT/MRI确诊者。1.2方法治疗组入院后立即给东菱克栓酶…  相似文献   
9.
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临床和肌肉病理分析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特点及诊治。方法收集30例LSM患者的临床及肌肉活检资料,结合临床和病理特点将病例分为2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A组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四肢近端肌无力,肌酶谱明显升高,对激素治疗敏感;B组呈慢性迁延性病程,表现为肌无力和对运动不耐受,对激素治疗不敏感,肌纤维内线粒体异常较明显。30例患者的肌肉活检发现Ⅰ型肌纤维为主的肌纤维空泡样变,油红“O”脂肪染色示脂滴明显增多,电镜也证实肌纤维内脂滴堆积,部分病例伴有异常线粒体增多。结论LSM是一组生化方面十分复杂的疾病,属于线粒体肌病的一个类型,临床上以不能耐受运动和近端肌无力为主,病程呈波动性,部分可有自发缓解,肌肉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2组的临床病理、疗效差异可能提示脂肪代谢障碍的不同环节或不同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进展型脑梗死是指脑缺血发病6 h后,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性加重,其主要发病机制是血栓继续发展或再生成.缺血型脑卒中的治疗方法是超早期溶栓与脑保护治疗的联合,然而由于溶栓治疗严格的时间窗和严格病例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