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 探讨SCS评分、SIR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在评估急诊危重患者预后中的作用,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对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412例危重患者进行SCS评分、SIR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追踪患者预后,并根据当次入院后生存与死亡情况,比较3种评分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3种评分系统预测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准确性.结果 SCS评分、SIR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分值越高,病死率越高;3种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692和0.865.结论 SCS评分、SIR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系统均能预测患者预后,准确度APACHEⅡ>SCS> SIRS.但从成本效益方面考虑,SCS评分更适用于急诊危重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危重症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为危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合理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12入住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是否发生应激性溃疡将患者分为两组,以机械通气、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压、颅脑损伤、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肠内营养、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创伤、饮酒史、消化道溃疡病史为变量,分析上述变量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压、颅脑损伤、肝功能衰竭和创伤方面存在差异(P〈0.05),机械通气、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压和颅脑损伤是危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当危重症患者并发存在机械通气、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压和颅脑损伤时应加强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IR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在评估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作用效果,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我院急诊科412例患者入院24h后分别进行SIR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追踪患者去向和预后,并根据其当次入院后病死率,比较三种评分与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三种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准确度。结果:SIR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分值越高,病死危险率越高;SIR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2、0.763和0.865。结论:三种评分系统均能预测患者的预后,其预测准确度为APACHEⅡ〉REMS〉SIRS;从成本效益方面考虑,REMS评分更适用于急诊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院内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中的复杂而又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是完善急诊救治链的重要环节。在急诊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预检分诊的概念已经从简单的“分科分诊”发展到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决定提供医疗服务的优先顺序,从而帮助临床提高救治效率和成功率阻。目前,正确的应用合适的病情评估工具,迅速收集患者信息,测量相关生命体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病情信息,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按照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检测血清S100B蛋白联合降钙素原是否在初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急诊抢救室及急诊留院观察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1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时采集基本信息及血液标本并行腰椎穿刺术进行相关的检查检验。将患者按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分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组(CNS+组)、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组(CNS-组),分析各组患者血清PCT、S100B蛋白浓度,评价PCT联合S100B蛋白在初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应用价值。结果:CNS+组患者血清PCT的浓度高于CNS-组,CNS+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浓度明显高于CNS-组。在PCT初筛阳性患者中有50%患者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感染,而在S100B初筛阳性患者中有91.4%的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在PCT和S100B初筛阳性的患者全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在PCT和S100B初筛阴性的患者有45.3%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论:检测血清PCT和S100B浓度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及垂体后叶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某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休克患者病历资料,按照血管活性药(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使用情况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组和垂体后叶素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Ⅱ( APACHEⅡ)、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 IL?1)、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及28 d病死率。结果三组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和对照组相比,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均能降低脓毒症患者早期细胞因子浓度,去甲肾上腺素降低脓毒症休克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作用比垂体后叶素更明显;三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能降低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细胞因子水平,但对28 d病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急诊分诊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分系统能使分诊更科学、高效。文中拟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Ⅱ,APACHEⅡ)在评估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性能,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急诊科412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追踪患者去向和预后,并根据其当次入院后死亡率,比较3种评分与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3种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性能。结果 3种评分分值越高,死亡危险率越高;MEW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CI分别为0.750(0.685~0.814)、0.763(0.702~0.825)和0.865(0.814~0.915)。结论 3种评分系统均能预测患者的预后,其预测性能为APACHEⅡ>REMS>MEWS;从成本效益方面综合考虑,MEWS评分更适用于急诊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
背景:大部分制造鸡脊柱侧凸的松果体切除均在孵化后3 d内实施,关于或迟或早进行松果休切除后对鸡发生脊柱侧凸是否有影响目前仍不清楚。 目的:分析实施松果体切除的时间与鸡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比进行松果体切除后发生侧凸和未发生侧凸的鸡午夜血清褪黑素水平。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4-03/2006-08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将60只小绍兴鸡随机分为6组:孵化后第2,4,11,18天施行松果体切除组,每组12只,对照组(n=6)及假手术组(n=6)。 方法:4个施行松果体切除组分别在孵化后第2,4,11,18天施行松果体切除,假手术组仅暴露松果体、不切除,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 主要观察指标:每月对鸡的脊柱进行一次俯卧位X射线检查。第3个月时,应用ELASA方法检测午夜鸡血清褪黑素水平。 结果:在孵化后3个月时,孵化后第2,4,11,18天施行松果体切除的小鸡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分别为:66.7%,66.7%,63.6%及66.7%。4组动物的平均Cobb角分别为:32.6°,29.8°,23.8°及22.3°。4组施行松果体切除的小鸡在脊柱侧凸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侧凸的类型上无统计学差异。施行松果体切除鸡的夜间褪黑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 < 0.01),施行松果体切除的发生脊柱侧凸与未发生脊柱侧凸鸡的血清褪黑素浓度无明显差别。 结论:孵化18 d内的鸡实施松果体切除后脊柱侧凸的发生率为63.6%~66.7%,并且不受施行手术时年龄的影响。施行松果体切除后鸡的血清褪黑素浓度较低,但发生与未发生脊柱侧凸鸡的血清褪黑素浓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搏骤停复苏后患者急性肝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本科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将入选患者分为ALI组和非ALI组,比较两组患者入科时的基本情况及是否发生心搏骤停后休克及心功能不全。使用单因素生存曲线(Kaplan-Meier法)分析ALI对患者1年生存率的影响。观察ALI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使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AL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ALI组54人,非ALI组158人,ALI组患者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较长[19(10~27)min, P=0.015],ALI组患者总体病情(SOFA评分、酸中毒和乳酸)较重。ALI组和非ALI组心搏骤停后休克和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74% vs. 55%和89% vs.70%。非ALI组患者的1年累计生存率明显高于ALI组,Log Rank (Mantel-Cox) χ2=4.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3)。ALI持续时间越长,不良预后的发生率越高。心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及心肺复苏后患者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和ALI的发生相关, OR值分别为3.762(2.347~5.098)和4.272(2.943~5.932), P<0.05。 结论:心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及心肺复苏后的心力衰竭是ALI的危险因素,ALI的发生增加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复苏方式对未控制出血致失血性休克大鼠脑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及其配体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C)组、限制性液体复苏(LR)组、常规液体复苏(TR)组,模拟未控制出血的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进行不同方式的液体复苏,分别经历造模休克期、急救复苏期、止血治疗期、观察期,并在观察期1、6及12 h采血、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S100B蛋白、RAGE含量以及血清丙二醛(MDA)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含量.结果 在观察期1h,S100B蛋白及RAGE在LR组、TR组高于C组(P<0.01),到了观察期6、12h,S100B蛋白含量比较为TR组>LR组>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观察期各个时间点,各组MDA在脑组织中含量比较均为LR组>TR组>C组,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同样在观察期各个时间点,各组T-SOD在脑组织中含量比较均为C组>LR组>TR组,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同常规液体复苏模式相比可使失血性休克大鼠脑组织S100B蛋白的表达减缓,S100B蛋白及RAGE表达可能跟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或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